劉益昌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與在教學實踐中的充分利用,在教育方面,信息技術不斷體現著其重要性。當前,初中教學逐步轉向信息化與多元化,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綜合素質更全面地發(fā)展,各項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本文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及重要意義,重點探討網絡時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可采取的相應策略,以期能夠對初中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信息技術;閱讀教學
引言:自從新課改以來,初中課堂的教學實踐就著重強調以人為本理念,注重初中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與綜合能力的提升。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革新,信息技術豐富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能夠在信息時代做到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貫徹,利用好網絡平臺與信息化工具,切實做到對學生全方位的關懷,是初中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
1. 教學內容上未能充分使用信息技術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升級與革新,多媒體進教室已經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與之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手段也不斷豐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授課已經不罕見,但多媒體教學重點多集中在課文教學和寫作教學,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不少教師還是傾向于文本或試題解析,對多媒體及信息技術工具使用較少。
2. 教學階段未能充分使用信息技術工具
在語文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普遍習慣于課堂教學上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而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往往忽視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實際上,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教師課前課后的教學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做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充分使用十分有必要。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掌握初中語文閱讀切入點,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始終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而言,初中語文教師首先應當認識到閱讀部分對于初中語文教育階段的重要意義,并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工具的助力下提升教學能力。
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的競爭,已經從課堂教學能力的比拼轉向準備工作的比拼。相比于課堂教學的接受來說,初中生在課前對教學內容的接觸,在生活實踐中自然輸入的語文知識更樂于被他們接受。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籌備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多樣課堂”,將課前籌備的內容利用網絡技術工具展示出來,融入到語文閱讀課堂之中。在初三的語文教學實踐之中,閱讀的試題講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實際的課堂實踐中,不少教師也反饋學生興趣不高,參與熱情低等問題,這一點就可以利用網絡工具,教師在發(fā)放試卷時可以讓學生自行分析試卷內容,初步分析閱讀題的錯誤部分并改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工具,讓學生填寫問卷,針對錯誤較多的幾題設置問題,通過觀察學生的反饋情況,從而把握課堂進度。在問卷的問題設置中,除了學生對易錯題的反饋,教師還可以設置辯論題等,針對該試卷中的難點問題,給學生提供兩種不同選項并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了解與準備,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辯論明晰自己的錯誤點,從而在激發(fā)課堂興趣的同時,也對題目有了更深的認識。
2. 利用網絡工具,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方案
目前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專門涉及到信息技術使用或人工智能方面的內容介紹較少,但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部分也已經有不少內容體現出需要與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的趨勢,這就對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水平與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的教學內容重點,也需要時刻關注信息技術水平的最新進展,更要將兩者結合,融會貫通,運用在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內容之中。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工具的“割裂感”存在的問題。其實,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從自身擺脫這種視信息技術為“洪水猛獸”的觀點,充分了解適合初中語文閱讀使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將網絡信息技術工具當作實用的助手,提升對網絡語文閱讀教育效果的信任感與使用能力。現階段我們最直接能運用到的地方包括校方微信公眾平臺、微博、QQ空間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成熟的官方平臺工具,讓初中生在官方平臺中完成教學內容的課外部分。比如,教師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微博、QQ空間中發(fā)布閱讀內容,并附以簡單的幾道題。這些閱讀內容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搜集符合初中生興趣點的閱讀文本,并加入短視頻、互動游戲等元素,讓學生更樂于完成教學任務,增加初中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語文閱讀內容的興趣。
3. 培養(yǎng)協(xié)作意識,注重個性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階段,學生能夠接觸的理論上的閱讀方法還是有限,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學生快樂學習,避免知識的生搬硬套,因此更多的時候教師是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引導,通過具體文本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理論方面的補足則顯得比較困難。信息技術由于其功能豐富、工具便捷,可以彌補這類問題。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引導學生記錄自己在閱讀理解中的知識點與解題思路,并將這些內容與小組成員分享,小組成員在整合大家的思路后利用電腦軟件整理成為思維導圖,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電視或電腦將每個小組的知識體系展示給班級同學參考使用,讓同學們可以參考別人整理的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與長處,不斷完善自己小組的知識體系內容,從而真正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而在小組協(xié)作的過程中,每位同學都參與其中,對知識點的總結與歸納都提供了自己的思路與看法,教師通過分工內容了解每位同學所掌握知識點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到學生協(xié)作項目中承擔的角色,從而對班級學生有更加深入的認知,方便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與教學。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進入網絡時代后的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分析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教學階段中加入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的現狀與重要意義,梳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旨在豐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使信息技術能更好參與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之中,真正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湯巧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67):51-52.
[2]李燕萍.智慧校園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才智,2021(06):117-118.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湖洋中學 36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