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升入大班,通過“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幼兒逐漸樹立了自己是幼兒園中的“大孩子”的意識。實踐證明,鼓勵并引導幼兒幫助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適當開展一些“大帶小”的活動,不僅對小班幼兒盡快適應新環境、認識新朋友、建立新常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對于大班幼兒能激發他們關心他人,幫助弱小的情感,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關鍵詞:大帶小活動;建立新常規;中心意識
幼兒升入大班,通過“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幼兒逐漸樹立了自己是幼兒園中的“大孩子”的意識。實踐證明,鼓勵并引導幼兒幫助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適當開展一些“大帶小”的活動,不僅對小班幼兒盡快適應新環境、認識新朋友、建立新常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對于大班幼兒能激發他們關心他人,幫助弱小的情感,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指南》中指出:5到6歲的幼兒“應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游戲”在主題開展中,每個大班都與一個對口班級結對開展“大手拉小手,我們是朋友活動”活動。
首先,讓幼兒說出自己和小時候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七嘴八舌踴躍表現:我會穿衣服、我會系鞋帶、我會掃地……然后啟發幼兒去幫助小班的小朋友,大家興致極高。活動前和幼兒討論:今天你打算跟弟弟妹妹玩什么?怎么玩?活動后分享:今天跟弟弟妹妹玩,你有什么特別開心的事?你是怎么照顧弟弟妹妹的?有什么問題你解決不了,說出來大家給你出出主意。就這樣,每天早上大班幼兒輪流去陪伴新入園的弟弟妹妹,帶他們熟悉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孩子們分享著做哥哥姐姐的經驗和感受,同時體會著付出的快樂。
第一天:挑戰的開始
做哥哥姐姐是大班孩子們最期盼的事情,但在第一次活動后,他們很快感覺到,做哥哥姐姐是挺累的一件事。充滿熱情但缺乏相關經驗的哥哥姐姐們不停碰壁。
場景一:圖圖找到一個小男孩作為照顧伙伴,看著其他小朋友嫻熟的照顧弟弟妹妹,他表現的有點不知所措(昨天他沒來),他搬著板凳走向益智區,把小弟弟扔在那里……
我:圖圖,你的伙伴呢?
圖:他不跟我走……
我:你叫叫他呀,把他領過來。
圖圖茅塞頓開的把他領過來,給他把玩具放在眼前,自己接著玩了起來。
場景二:玲玲找到一個特別活潑開朗的女孩作為照顧對象,她帶著小妹妹來到理發店,一會給小妹妹梳頭發,一會給小妹妹帶漂亮的小發卡,倆人咯咯笑著,因為這個小班的是朝鮮族的,她倆的語言只有玲玲一個人在說話,小班的則是用“呃、嗯”來回應,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她倆的交往和游戲。
教師策略:活動結束我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說自己的小伙伴很聽話;有的說小伙伴不聽指揮;有的說帶著去喝水;有的說給找紙擦眼淚……這些體驗都是說教和書本上給不到的寶貴經驗。
第二天:可喜的變化
場景一:圖圖還是找到昨天的男孩作為照顧對象,這次他們多了語言的溝通,圖圖:小弟弟,走,我們一起去玩吧。那個男孩跟著他,小弟弟問:哥哥,怎么玩?圖圖開始教著他玩了起來……
場景二:玲玲的那個小妹妹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她跟在后邊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對她說:在教室里要輕輕走路,走,我們去那里玩吧。然后手拉著手一起來到理發店,看來小女孩都喜歡美……
教師分析:孩子們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變得越來越像稱職的哥哥姐姐。懂得講故事時要給弟弟妹妹看書,自己邊講故事邊指著講到的地方讓弟弟妹妹看;玩戶外活動的時候要讓弟弟妹妹玩,自己則要保護弟弟妹妹的安全......我能感覺到孩子們照顧弟弟妹妹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樣化,會用語言引導弟弟妹妹一起在游戲,交往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第三天:真愛的流露
在活動中,孩子們流露出的對弟弟妹妹們的愛護之情讓我們感動。平時有些莽撞的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平時只顧自己的孩子,會主動幫弟弟妹妹擦鼻涕;看到弟弟想玩別人的玩具,哥哥就向別人借來給弟弟玩;妹妹想畫畫,姐姐就拿出自己的蠟筆手把手跟妹妹一起畫……
教師分析:本次活動在設計之初,將目的放在關注孩子成長。“做個哥哥姐姐”的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做哥哥姐姐的機會,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做哥哥姐姐的體會和自豪,還有主動關心他人的意識和責任。
在本活動中,我認為在以下幾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帶小活動可以減輕小班新生的入園焦慮。幼兒剛入園時出現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一定的焦慮有助于孩子的成長,但長時間的焦慮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在大班幼兒陪伴小班幼兒游戲時,小班幼兒的焦慮情緒得到分散,情感得到陪伴的安慰。
二、大帶小活動促進幼兒責任感和榮譽感的形成。
大帶小活動的實質是提倡“關心愛護弱小”的品質,培養幼兒懂得關心弱小群體的意識。在觀察大班幼兒時,無一例外都帶了弟弟妹妹游戲、能將自己喜歡的玩具讓給弟弟妹妹,懂得了謙讓和關愛。
三、互相促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大班幼兒的交往能力除了與同齡幼兒交往以外,與比自己年紀小的幼兒交往,可以擴大他們的交往層面,而且還能在照顧年紀小的伙伴的同時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關注他人的情感,養成與人友好相處的好習慣。
四、在體驗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
通過幼兒一次次的照顧弟弟妹妹,從開始的沒有語言交流到后來用關愛的親昵的語言引導弟弟妹妹去完成一些事情,體驗和實踐使“愛護幼小、幫助他人”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
參考文獻:
[1] 王燕.淺談幼兒園“大帶小”活動的意義[J]. 新課程(小學), 2013(05):99.
[2] 施斌仙. 大手拉小手,快樂向前走——幼兒園的大帶小活動的初探[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15):176.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中心幼兒園 山東青島 趙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