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研
摘 要:舒適設計是以“人”的感受為思想內涵,以美學藝術為表現形式,以科學技術為設計基礎,以用戶體驗為根本目的。設計的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休息,豐富人們的生活,改善城市空間的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需求,給人留下舒適的感覺。通過實踐調查、相關案例分析和設計實踐,為公園座椅的設計提供一個新的依據。通過對公園座椅現狀和使用者需求的調查,指出公園椅設計中存在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為了使公園座椅滿足戶外活動的需要,達到使用者的最佳體驗,必須注意舒適性問題,將舒適性設計的相關理論融入公園椅的設計過程。公園椅的舒適度比本身高很多。運用舒適設計理論,把握這一設計的新趨勢,可以使舒適設計理論下的公園椅設計更具競爭力,受到更多用戶的歡迎。
關鍵詞 舒適;舒適度設計;公園椅
第1章 緒 論
1.1問題的提出
“舒適”這個詞匯是近幾年提出的,由于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追求以及享受生活的追求。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良好的合作才能讓人快樂。公園椅的設計和布局直接影響游客的心理。公園椅是風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游客聯系、交流的重要設施。其舒適度也是人常常在意的一個重要要素,舒適的主題是“人”,人處于核心位置,無論什么樣的設計,最終的使用者都是人,如果用戶在體驗的過程中感覺到不適,就可以認為是產品設計的問題。因此,舒適度也是人們衡量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在產品設計中,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人們的需求和體驗,包括視覺和心理需求。設計的最終目標都是為用戶服務,因此如果用戶不滿意,就很難稱得上是一件好的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立足與用戶舒適度是產品設計發展的必然選擇。
接下來的探討有助于豐富和發展舒適設計理論,拓展公園椅的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運用舒適設計理論,把握這一設計的新趨勢,可以使舒適設計理論下的公園椅設計更具競爭力,受到更多用戶的歡迎。舒適設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不過舒適度理論和實踐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我們今天討論的舒適性設計已經超越了產品的范疇,延伸到了人-物-環境系統的設計。
第2章 基于舒適度理念的設計觀
2.1研究背景與意義
2.1.1研究背景
在材料相對豐富的時代,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正在逐漸發生變化,當提供休息時,對公園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純粹的物質功能,他們希望公園椅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心理享受性。因此,公園椅的機械化批量生產越來越難以滿足用戶多樣化、時尚化和情感化的需求。在時代背景下,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物質生活的豐富,經濟形式的改變,讓舒適設計成為了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2.1.2研究的意義
就理論而言,對公園椅舒適設計的研究是舒適性設計理論的應用研究,這是舒適性設計理論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豐富舒適性相關理論。結合時代的脈搏,從新的角度審視自己,不斷補充和完善舒適性設計理論,進行具體的設計實踐,有利于理論的拓展。
就現實而言,公園椅與新時代的活動緊密相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的生活質量。運用舒適性設計理論,巧妙把握這一設計的新發展趨勢,可以使舒適設計理論下的公園椅設計更具競爭力,受到更多用戶的歡迎。并為舒適性設計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指導。
2.2研究目的以及創新點
2.2.1研究目的
人們的戶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說,公園椅是伴隨著人們的戶外活動的需要不斷更新發展。也是城市空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F代城市的規劃和城市建設將會越來越重視城市的整體設計,以提高城市規劃的內涵。
2.2.2研究創新點
研究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園椅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要達到人、物、環境之間的協調與統一,必須結合舒適設計理論。第二,將舒適設計理念應用于公園椅的設計中,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2.3研究內容
1.主要介紹了背景、意義、創新點、目的、內容等,從宏觀上對研究的框架作介紹。
2.介紹和評價了涉及的舒適性設計的基本概念、理論基礎、影響因素、設計原則和設計表達方式。
3.指出舒適度設計主要遵循平行設計程序,突出人在設計中的核心地位,設計方法更注重人為因素以及整體因素。
4.介紹在前人分析研究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的設計案例,在實踐中驗證如何將舒適度理論融入到實際設計中的研究成果。
2.4舒適度設計解讀
2.4.1舒適度設計的內涵
舒適設計是以美學藝術為表現形式,以科學技術為設計基礎,以舒適設計為基本內容,以用戶體驗為根本目的。從人、物、環境的整體關系上看,設計要在動態發展中平衡整合,構建統一整體。最大限度滿足多個用戶的需求。
2.4.2舒適度設計的特點
從舒適性設計的概念出發,在理解舒適性設計的設計內涵的基礎上,舒適設計概括為三個方面:整體性、人性化、科學性。所謂整體性,就是舒適性設計把所有設計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再精細的局部設計,如果設計作品與整體環境和周邊環境不協調,都沒有審美價值,甚至降低使用價值。設計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建立人際關系。本質上是處理人際關系。無論什么樣的一件產品,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人設計的。舒適設計應把現代科學技術作為設計的主要手段,使藝術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并使藝術設計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1]
2.5公園椅的舒適度設計
2.5.1公園椅的功能
公園椅是城市休閑活動場所中常見的公共設施,它為人們提供思想交流、放松心情、親密環境場所等休閑景觀,具有一定的功能。如果設計師是在不了解用戶需求的前提下而設計出的產品那便不算上是一件完美的設計產品。公園椅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來閱讀:實用性、美學性、完整性。
為人們提供實用功能,是公園椅的首要功能。由于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不同,人們的行為方式也不同,也決定了公園椅應該與公共環境有適當的關系。如殘疾人、兒童、青少年、老年人,他們有不同的心理狀況和行為模式,只有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特點,才能充分體現公園椅的相關功能。審美性在公園椅的設計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公園椅為人服務,在滿足與人的同時還應取悅于人。公園椅的造型可以在不同環境背景下與人的審美心理產生對應關系,可以通過美的視覺效果塑造人的情感,構建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情感空間。公園椅還應體現在處理細節的美感上,如改變以前的直線布局,利用弧線的形狀,給視覺線條帶來沖擊感,在使用獨特的陳設給人們帶來視覺愉悅。
2.5.2公園椅舒適度設計的影響因素
1.人機工程學因素
現在的產品設計已經將人機工程學作為評價產品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2]人機工程學能夠為產品設計提供必要的人體機能參數。[3]如果超出自己的生理反應和控制能力這個范圍,人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诖耍覀兛梢园l現公園椅的設計應該系統地研究公園椅與人和生活三者之間的關系,讓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找到最佳的舒適狀態。反之,如果不符合人類行為的和諧,不符合科學合理的人機工程學原理,就會帶來很多不方便的行為。
現如今大眾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實用性、環保性、美觀性以及產品品質的好壞,新時代下的設計師應將這種全新的設計風格與設計觀念加入到現在的設計中去。公園椅的設計只有盡可能的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原理、符合大眾的喜好,才能得到社會人群的廣泛認可。
2.公園椅本身的設計因素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公園椅本身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主要體現在:視覺、功能以及材料三方面。
視覺主要包括產品本身的形態以及產品定位的色彩。形態是公園椅功能實用性以及美學性的具體體現。色彩依附與形態展現在人們眼中,據相關實驗表明,色彩的第一印象能先于形態影響人的情感,因此色彩起著重要作用。
于設計師而言,產品的功能是每一次設計產品時重點考慮的因素。功能可以溝通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公園椅最基本的一個功能就是隨時可以為活動累的人們提供一個可以舒適休息的地方,釋放疲勞、放松身心。
新材料的開發與使用也是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可以使公園椅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新的變化,使公園椅看起來煥然一新,更好地與環境對應?,F代設計追求簡約、自然、材料美觀。材料決定產品的形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會有不同的表現效果,帶給人不同的美感。所有的設計都需要通過材料和工藝來完成。而公園椅的材
料選擇應滿足實用功能、審美功能、環保功能符合環境的需要以及現有加工工藝的技術條件等。正確合理的選擇材料也是產品完成的關鍵。
2.6公園椅舒適度設計的原則
產品設計的原則在設計中起著指導作用。舒適度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四種原則:
1.整體性原則
公園椅要與其周圍環境保持協調一致。只有了解了產品設計本身,才能將設計與生活相交集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從而表現出近乎完美的產品。誠如評論家柏涅克所言“凡意圖使設計獨立于現實而存在的人,必須先了解設計本身就是生活條件的交集?!盵4]
2.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設計就是把人與物的關系轉化為人與人的關系。公園椅的設計是圍繞人的需求而改進出來的。以人為本是設計發展的核心,公園椅的設計要以人為本。讓大眾人群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舒適,從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體現對人的關懷。
3.自然性原則
自然設計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又稱綠色設計,它使環保理念與設計相結合起來。自然設計從產品在原材料、生產、銷售、使用和處置等一系列生產周期中密切聯系生態環境、人類安全的設計原則。將自然原理運用到公園椅的設計中,通過設計再對有限的資源進行良性循環。
4.個性共生原則
公園椅的設計要遵循個性與共生相結合的原則。這個原則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要具有獨特的個性化設計加以創新多樣化選擇。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個性的設計,就不會帶給人一種新穎的視覺效果也吸引不到大眾的眼球。二是設計要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設計應當保持本身的特色,增強設計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設計要與時俱進。任何產品一旦脫離社會發展的節奏都將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而將設計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使其相互依存、相互進步、相互發展從而達到一種微妙的共生關系。
2.7公園椅舒適度設計的設計表達
公園椅設計的重心已經不再局限于其本身,反而更加重視人—物—環境之間的關系。公園椅的設計不僅要實用,而且還要舒服。我們設計師不僅要熟練掌握人機工程學的理論知識,還要將其應用于實踐,從而設計出科學合理但又符合人們需求的產品審美需求。在滿足各項功能的前提下賦予人最美好的情感體驗。
2.8本章小結
本章重點分析了與公園椅舒適度設計特征的有關內容。結合現有的舒適度理論,在對公園椅現狀以及使用者需求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目前公園椅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公園椅的設計只有符合人機工程學等因素以及本身因素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想要達到這個效果,就要遵循舒適度設計原則。本章的分析為進一步公園椅舒適度設計理論研究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周芬芬,焦成根.論和諧化藝術設計[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92
[2] 魯曉波,趙超.工業設計程序與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55
[3] 曲偉.基于和諧化理念的戶外休閑椅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1
[4] 過偉敏,周方昱.戶外家具設計探微[J].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184
指導老師 葛序風 張鳳軍 劉東 趙林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聊城市 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