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祥龍
【摘要】目的:闡述在治療成人肱骨遠端骨折時手術后實時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對肘關節功能恢復的作用效果。方法:設定實驗時間2019年5月~2021年1月分析成人肱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恢復狀況,共計60份資料在信封法下分成常規組為實驗組,每組30例。前組接受基礎訓練干預,后組執行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干預,而后比較組間對象肘關節功能評分和關節恢復優良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肘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常規組,同時關節恢復優良率優于常規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結論:針對肱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術后為恢復肘關節功能,執行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能使其積極接受訓練,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關鍵詞】肱骨遠端骨折;個性化運動康復;肘關節功能;效果
在成年患者人群中,肱骨遠端骨折為常見行關節損傷疾病,有嚴重移位表現,且骨折癥狀常常累及關節面,呈現粉碎性骨折。臨床針對此疾病多選擇手術治療,通過解剖組織和直接干預恢復患者的骨質結構。而為讓患者盡快恢復,在手術后應及時實施康復訓練干預,既是提升肱骨功能運動性干預,也是減少并發癥發生的積極預防措施。考慮到不同成人病患的肱骨遠端骨折類型有區別,以及是否盡早實施運動康復治療的安全性、恢復階段性均有不同,所以要開展個性化運動康復訓練來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肘關節[1-2]。基于此,本實驗設定統計時間和納入資料分析運動康復介入的效果,詳情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9年5月-2021年1月期間因肱骨遠端骨折骨折后肘關節功能運動限制而入院的患者中選擇60例研究,依據統計學研究資料并按照信封法分不同組別,各組30例。對象入組前知情同意手術方式且知曉實驗目的[3-4],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常規組年齡在18-70周歲間,平均為(40.84±9.29)周歲,患病時間0.5~7天。實驗組年齡在19-71周歲,平均為(39.92±8.23)周歲,患病時間0.5~7天。資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為患者做好術后麻醉處理,按照醫囑給予常規藥物,維護手術后病房環境以及其創口衛生。
實驗組:首先要鍛煉患者上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功能,屈曲患者前臂鍛煉肱三頭肌、肱二頭肌,屈指旋轉手指向外擴張,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逐漸增加訓練量。鍛煉患者手腕,手掌的運動功能。在活動腕關節時[5-6],每次可做20~35下的手腕旋轉運動,每天4~6組,讓腕關節完成外展、后伸、前屈、內收的運動,在與身體水平位置上垂直向下旋轉運動。注意要配合手骨肌腱鍛煉,逐漸增加肌肉運動力度,通過張開,握拳等操作增加手部運動,每天3~5組,每組20下左右。然后鍛煉肘關節屈曲運動性,肘關節屈伸過程中能夠鍛煉韌帶和肘關節肌肉,關節周圍的血循環因此提升,從而能避免關節失活,運動性較差問題出現。
1.3觀察內容
以不同術后干預方式分組,評價肘關節功能評分和關節恢復優良率。
1.4統計
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分析,計算型(n/%)表示,x2檢驗,計量型(x±s)描述、t檢驗。P<0.05,代表數據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肘關節功能評分
常規組對象關節自由(29.3±2.1)分、肌肉力量(18.8±0.3)分;實驗組對象關節自由(37.8±1.2)分、肌肉力量(23.6±1.2)分。對比下可見實驗組的肘關節功能優于常規組,比較T=19.249、21.255,P<0.05。
2.2關節恢復優良率
常規組優13例、良10例、差7例,總優良率76.7%;實驗組優16例、良14例、差0例,總優良率100%。實驗組關節恢復優于常規組,對比下T=7.924,P<0.05.
3.討論
從臨床表現看,肘關節脫位最常見的是后脫位,患者主要表現為尺骨鷹嘴窩空虛,關節彈性固定等。如果出現肱骨遠端骨折,發生肘關節功能減弱的幾率非常大且通常肘關節的腫脹會非常明顯,且肱骨周圍有明顯壓痛點,甚至會出現肘關節畸形,肘關節往往也由于疼痛而不能活動,出現關節強直的表現。所以臨床面對肘關節功能喪失問題,正在積極探索優質的功能鍛煉運動[7-8]。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能將骨折預后治療和運動康復有機結合,來加速恢復肘關節功能。在制定康復方案的同時,也能評估患者骨折穩定進步性變化,以及明確軟組織損傷程度制定要修復的工作方案。而且運動康復在骨科中占據重要地位,會以患者的個體性差異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9-10]。針對肘關節功能喪失后可能出現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問題針對性解決,因此整體實施效果理想。
結果可見,實驗組患者的肘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常規組[11-12],同時關節恢復優良率優于常規組,比較P<0.05。
綜上所述[13],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對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術后肘關節功能恢復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遠謀,陳艷粉. 個性化康復治療對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術后肘關節功能的影響[J]. 養生保健指南,2017(50):187.
[2]仇鐵英,王衛星,黃金. 康復運動處方在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2):1-3.
[3]張河堅,沈翊華,傅琳怡,等. 針灸聯合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自發性疼痛及上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108-110.
[4]陳昕,陳述榮,施少云,陳秀清.個性化運動康復處方對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術后肘關節功能恢復影響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22):9-11.
[5]魏力標,胡涂,安智全.經肘關節內外側入路結合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1、C2型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8,21(6):705-707.
[6]吳崇穎,王燦鍵,林曉琪.肱骨遠端C型骨折術后不同時期及體位功能鍛煉的效果對比[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4):4487-4488.
[7]李海波,王躍,車崢,茍永勝,徐琳,盧冰.肱骨遠端C型骨折術后不同時期功能鍛煉及不同制動體位對療效影響的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7,31(8):946-951.
[8]曾政倫,彭國瑞,蘇少萍.術后不同時期及不同制動體位對肱骨遠端C型骨折患者肘關節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37-41.
[9]戴閩,楊康驊,艾江波,帥浪.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術后肘關節功能個性化康復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14):1257-1259.
[10]饒綱明.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配合中藥外敷治療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0,36(3):274-275.[11]何曉,楊佳瑞,馮泉,李杰,衡立松,張堃.灌注引流在肘關節恐怖三聯征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21,29(4):307-311.
[12]阿卜力米提·列提普.成人肱骨遠端骨折術后肘關節功能個性化康復治療[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3):99-100.
[13]孫新光.成人肱骨遠端骨折應用3D打印技術治療的臨床價值[J].東方藥膳,2020,(11):96.
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 安徽蕪湖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