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濱 劉婷 黃金 姜麗娟
【摘要】目的 研究兒童孤獨癥的治療中應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的效果。方法 選取50例孤獨癥患兒進行分析,均來源于我院,于2019年5月~2021年2月到我院就診。通過盲盒抽取組別編號的方式將其均分為兩組,分別是采取常規訓練方案的對照組與采取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治療的研究組。對兩組患兒在行為、癥狀以及發育商方面的情況進行比較,所采用的量表分別是ABC、CARS、DQ。結果 在上述的量表評分方面,治療后研究組的ABC、CARS數據低于對照組(P<0.05),DQ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兒童孤獨癥的治療中,采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治療,在糾正患兒的異常行為、消除相關癥狀、改善心理發育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 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兒童孤獨癥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utism. Methods 50 children with autism were analyzed, all derived from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21 by ~ in May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repeated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parison of behavior, symptoms and developmental quotient by ABC, CARS, DQ.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above scale score, ABC, CARS data in the posttreatment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DQ data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utism, it plays a obvious role in correcting abnormal behavior, eliminating relevant symptoms and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peat; transmagnetic stimulation technology; child autism
兒童孤獨癥[1]屬于一種以心理發育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認知、感知、語言功能方面的障礙,對患兒的正常學習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產生嚴重影響[1]。但是目前關于該疾病的相關發病原因和機制并未明確,因此缺乏特效藥物。臨床上針對該疾病以康復訓練為主,但是改善效果欠佳。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在近些年來治療兒童孤獨癥的應用逐漸增多,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50例孤獨癥患兒進行分析,均來源于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診。通過盲盒抽取組別編號的方式將其均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的男童與女童各有13例、12例與15例、10例,年齡(3.75±1.06)歲與(3.58±1.09)歲。一般資料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康復治療,2h/次,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4月。對照組應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治療:先對患兒的腦電圖進行檢查,來確定治療中的alpha峰頻;根據EEG10-20標準,定位F7-Cz以及T3-Fz交叉點,作為治療的刺激點。20min/次,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6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在行為、癥狀以及發育商方面的情況進行比較,所采用的量表分別是ABC、CARS、DQ。ABC量表的評分范圍在57~228分,當評分越高時表示越嚴重。CARS評分界值是30分,超過30分表示有孤獨癥,當超過53分表示有自閉癥。DQ評分界值是85分,85(含)以上為正常。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s):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當所計算出的P<0.05時則提示進行對比的對象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ABC評分分別是(75.33±9.62)分與(88.49±9.57)分,CARS評分分別是(28.75±4.66)分與(33.01±4.52)分,DQ評分分別是(76.65±10.33)分與(68.77±10.05)分,研究組的ABC、CARS數據低于對照組(t=4.849,P=0.001;t=3.281,P=0.002),DQ數據高于對照組(t=2.734,P=0.009)。
3 討論
孤獨癥患兒往往不能夠獨立生活,對患兒自身而言會造成諸多不便,同時對患兒的家庭以及社會而言,會帶來一定的負擔,因此,臨床上對孤獨癥患兒的治療十分重視[2]。在孤獨癥患兒的大腦皮層可塑性與興奮性上的情況,相對正常兒童對信息處理表現出異常情況[3]。這為孤獨癥患兒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此次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的ABC、CARS數據低于對照組(P<0.05),DQ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數據對比情況能夠看出,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的應用,對孤獨癥患兒的病情改善效果痹常規康復訓練更為顯著。經顱磁刺激能夠對刺激的頻率與強度進行調解,通過刺激對患兒的特定腦部位產生相應的作用,進而來實現對患兒精神等的改善[4]。在該治療方式下,能夠對患兒大腦的Broca區產生刺激作用,能夠改善因為該病情影響造成的腦組織灌注量降低和含氧量降低。
綜上所述,在兒童孤獨癥的治療中,采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治療,在糾正患兒的異常行為、消除相關癥狀、改善心理發育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杰,吳野,李新劍,等.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感覺統合、認知訓練在高功能孤獨癥患兒中的應用探討[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20,15(10):617-620.
[2] 董寵凱,張繼華,高丙南,等.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2~6歲孤獨癥兒童療效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20,12(3):209-211.
[3] 季倩倩,仇愛珍,李新建,等.經顱磁刺激聯合ESDM對孤獨癥患兒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0,30(21):54-58.
撫州市第三醫院 江西撫州 3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