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晟
摘要:水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本人結合多年的施工,就建筑給排水節水措施發表自己看法,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 節水 措施
一、建筑節水形勢嚴峻
水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當前我國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不僅困擾國計民生,并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據水利部統計,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缺水范圍不斷擴大,缺水程度不斷加劇,全國680座建制城市中有420座不同程度的缺水,120座嚴重缺水。正常年份全國城市缺水68億萬m3.2018年由于我國北方地區春、夏連旱,嚴重影響了城市供水。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今夏已有12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被迫限時限量供水,面對缺水的現狀,節約用水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建筑節水更是任重道遠。
二、水量浪費的隱患
如何實施節水的國策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思考并予以重視的問題。本人主要結合給排水的設計工作,經過分析和統計,水量的浪費隱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超壓出流浪費水量巨大
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是為滿足使用要求,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出口,在單位時間內流出的規定出水量。流出水頭是保證給水配件流出額定流量,在閥前所需的靜水壓。給水配件閥前壓力大于流出水頭,給水配件在單位時間內的出水量超過額定流量的現象,稱超壓出流現象,該流量與額定流量的差值,為超壓出流量。給水配件超壓出流,不但會破壞給水系統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對用水工況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因超壓出流量未產生使用效益,為無效用水量,即浪費的水量。因它在使用過程中流失,不易被人們察覺和認識,屬“隱形”水量浪費,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然而這種“隱形”水量浪費在各類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費的水量也是十分可觀的。
2、管道及閥門泄露
管道銹蝕、閥門的質量等導致大量的水消失于無形。經常都能看到路邊的給水管道在管子接縫處及法蘭、閥門連接處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開不見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戶們經常反映浮球閥經常損壞、漏水,不論是用于水池、水箱的還是馬桶上使用的,其質量的低劣直接導致大量水從溢流管流出。據調查,滴漏的水龍頭每天就可耗水70升。
三、建筑節水采取的一些措施
建筑節水有三層含義:一是減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是防止泄漏。針對以上水資源浪費隱患,提出以下解決辦法以供商榷。
1、明確提出控制超壓出流的要求,以減少“隱形”水量浪費,促進科學、有效的用水,控制超壓出流的有效途徑是控制給水系統中配水點的出水壓力,在80,90年代所建建筑中有的也較好地解決了控制給水系統超壓出流的問題。經筆者調查研究,認為做好防超壓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首先應遵循,合理分區。
“規范”第2.3.4條規定“高參建筑生活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應根據使用要求、材料設備性能、維修管理、建筑物層數等條件,結合利用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合理確定。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住宅、賓館、醫院宜為300~350Kpa;辦公樓宜為350~450KPa.”對于一個具體工程來說,最佳給水分區壓力值可以通過優化設計確定,必須考慮建筑物的層數、層高,水泵的性能,室外管網的壓力。
(2)供水方式建議采用水箱供水方式。
本人認為在市政管網不能滿足用戶供水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水箱供水方式。無論是水箱獨立供水,還是各種聯合水箱供水方式,比如:水泵—水箱供水方式、水池水泵供水方式等,它不但供水可靠,而且水壓穩定,因而各配水點的壓力波動很小,有利于節水。
(3)設置減壓裝置
筆者認為可在進戶管處,水表前裝設調壓孔板或節流塞實施減壓,減少超壓出流量。而規范要求“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住宅、賓館、醫院宜為300~350KPa;辦公樓宜為350~450KPa”,大部分都超壓。到底多少米開始減壓,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我院給排水技術人員也正在探討此問題。建議在“高層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靜水壓,不宜大于0.45Mpa,最大不得大于0.55Mpa”的基礎上,采取“配水點處靜壓大于0.15MPa時”,采取減壓措施,值得大家借鑒。
2、熱水循環方式的選擇,建議集中熱水供應系統應保證干管、立管中的熱水循環。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施工、管理的不當,也有設計的不足。就設計而言,熱水循環方式的選擇,是影響無效冷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規范》中提出了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即干管循環,立管、干管循環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環。根據以上分析結果,顯然干管循環浪費水量最多。改變這種\“先天不足\”的現象,當前已成為用戶迫切的要求。
由于目前我國不少城市實施了計劃用水,不少單位為控制用水,避免超標,正紛紛改造供水系統,采取多種有效的節水措施。采用支管、立管、干管的熱水循環方式最為省水,但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目前要求全部熱水供應系統采用這種供水方式,還難以實現,但對多層定時供應熱水系統采用立管、干管循環方式是有必要也是有條件做到的。為此建議設計集中熱水供應系統時應保證干管、立管中的熱水循環,有經濟條件的可做到支管循環。
3、廢水再利用
建筑中水工程是節約用水的好措施,既保護了環境,又極大的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建筑中水工程設計應作到安全使用、經濟合理、技術先進。但對于小型建筑等可實行一些簡單可行的廢水再利用措施。
4、重視設計所選水表的設置要求及水表和表前閥門的質量要求
(1)增加小區給水系統水表的設置
它還是合理用水分析和水量平衡測試必不可少的儀表。水量平衡測試是用水單位對本單位用水體系進行實際測試,根據其輸入水量與輸出水量之間的平衡關系進行分析的工作。目前各城市節水法規中對開展合理用水分析和水量平衡測試工作均有明確的要求。而增加小區進戶總水表,通過與各戶水表進行水量平衡分析,有利于查出漏水隱患。
(2)水表是法定的計量儀表,其計量值是供水部門向用戶收費的憑據。
若水表質量低劣,計量不準,不但將直接影響供水部門和用戶的經濟利益,還會使為遏制水資源嚴重透支,利用經濟杠桿調整水價和采取用戶計劃用水,節約獲獎,浪費受罰等節水措施因缺乏正確的依據,而不能順利實施。同時,水表長期使用,由于水質或自身零件磨損等原因,會影響水表的計量精度。但隨著建筑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水價的逐步調整,用戶對水表正確計量的要求,必然越來越強烈。所以,控制閥門的質量要求,以利于水表保證計量的正確,保護用戶的利益和節水的積極性。
5、使用合格給水管件及配件、推廣新型節水設備
由于管道及閥門泄露問題,采用合格、合理的管材、閥門,給排水設計、施工等方面應嚴格把關,使用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
新型節水龍頭、節水型馬桶、節水型、洗衣機等已推出,這方面的研究一直不斷。推廣節水器具的使用是開源節流的節水措施之一,以提高廣大市民的節水意識,節約寶貴的水資源,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節能節水型的設備應為設計首選。
四、總結
建筑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正在飛速發展,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供水量和質的要求正不斷擴展,同時實施水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使水資源不受破壞,并能進入良性的水質、水量再生循環,也已成為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這一切都給建筑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供水技術先進化的步伐急待加快。而目前節水最關鍵的不是建筑節水技術,而是人們節水的意識,人們的用水習慣。據調查目前這種觀念尚未真正有效樹立。應倡導人們將淡水資源當作一種珍稀資源,節制使用,呼吁全民節水。
參考文獻:
楊聲波.建筑給排節水措施分析【J】新材料新技術2018.12
沈陽晶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