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濤
摘要:我國整個的科學技術都得到了飛躍發展,這樣對于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建筑領域是受益更深的一個行業,其中混凝土的運用在我國建筑行業內是最基礎的,混凝土在整個操作方面是需要有著非常好的技術,同時也需要更準確的原材料來進行混合,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操作,以此來滿足建筑工程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然后提出了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策略。
關鍵詞: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技術
引言:混凝土整個結構要不斷進行創新,并且對于整個施工技術也要不斷進行優化,這些是整個的建筑工程,一個基礎的進步,對于混凝土在施工技術優化上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息息相關,對于技術工人在整體素質以及專業水平上不斷提升,都有直接關系,對于原材料整體質量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現如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混凝土技術要不斷做好創新,這樣才可以在市場當中占有自己位置。現在房屋建筑工程需要做出一個全面機械化改革創新,使整個房屋建設更具有現代化特點,有效帶動我國整個建筑企業發展,使我國的整體建設更加具有現代化。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一)施工準備
首先要準備好施工工具,如混凝土地泵、振搗機等。其次要把混凝土材料選好,準備進場。進場之前要檢驗材料是否符合施工標準,達到合格后材料才能放進場地。因溫差較大,水泥混凝土就會形成裂縫,因此在選擇水化水泥的時候,應選擇熱量比較低的配料,比如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等這些可以減少熱量增多的配料。最后還要保證技術方面過關。在建筑施工中,為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必須選擇與施工要求相符的材料。在做好施工準備的同時還需要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所用的設備和機械進行檢驗,確保這些設備在施工過程中正常的運行。
(二)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好壞,直接關系整個施工質量,在整個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首先對于原材料質量一定要達到建筑需求標準。比如砂集料,必須選擇粗骨料,這樣對于含泥量可以達到規定要求標準,整個智力以及大小都可以符合整個施工要求,一般含泥量是在3%以內即可。水泥是按照混凝土結構需求來進行選擇,選擇不同水泥而運用的粗集料也是不相同,水化低熱,水泥會選擇粒徑大約在三厘米左右的碎石。與此同時,在混凝土混合過程當中,會選擇中性的水,會加入適當水,這樣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混凝土的運輸
現如今,很多建筑物會是選擇是商業混凝土來進行施工。商業混凝土當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是進行運輸。運輸時間約混凝土質量有直接關系,所以對于混凝土在運輸過程當中做好全面管理工作。混凝土在運輸時,主要管理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一定要制定相應運輸工作計劃。第二,在運輸計劃完成后,需要按照整個工程特點選擇相應材料進行配比,然后再確定整體個運輸過程,做好一個全面的整個安排工作,以保證混凝土在運輸時不會有問題出現,例如混凝土出現分層等現象,這樣都會影響混凝土質量。第三,對于混凝土塌落度指標,要做好控制,以保證整個工程實際要求。通過以上所有的對于混凝土在運輸過程當中加強管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混凝土在運輸時避免浪費時間,而確保整個混凝土質量,這樣才可以確保施工質量。
(四)混凝土的振搗和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在受料斗上加滿混凝土所需材料,且應安裝上網篩,安排相應的人員進行監督,從而避免物料在輸送的過程中因為空氣的阻塞,而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若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出現了大粒徑的骨料或者其他與混凝土無關的物體進入到施工的泵管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其排除,以免影響混凝土的澆筑。另外,混凝土一旦開始澆筑,應確保其連續澆筑,保證其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在澆筑的過程中,還應及時進行振搗。振搗棒插入的深度應不低于50mm,進而使混凝土之間的縫隙減小。并且在操作過程中,振動棒的插入點也需進行合理地安排。首先,振搗棒在插入過程中與混凝土的角度為90度,且振搗棒的移動應按照砼的澆筑順序來進行,從而避免混凝土的漏振現象;其次,混凝土的振搗棒的移動半徑應不超過300mm;最后,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與模板的距離應為振搗半徑的0.5倍。在振搗和澆筑的過程中,應使各項操作內容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執行,最終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所保證。
(五)澆筑后混凝土養護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時對其進行養護,在實踐中可以得知,保濕養護是混凝土養護的主要方法,養護應該不小于15d,在保濕養護的同時還要對混凝土的外表面進行保護。比如撒一層灰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護。而負溫保溫層的設計主要是根據工程項目的地點、氣溫和混凝土內外溫差等條件,但是負溫保溫層必須設置密不透風的材料覆蓋層,才能發揮其本能作用,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
二、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策略
(一)科學的設置混凝土配合比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把原材料配比進行測驗,試拌對于整個配比可以有效提高,這樣可以減少配比過程當中一些不合理問題出現,避免一些浪費。進行試拌時,要對于水泥用量作出相應調整,使水泥可以發揮最大效果,以保證混凝土整體質量。混凝土長時間在空氣當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反映出現,這樣會造成質量受到影響,如果是一直使用,會有腐蝕現象出現,如果要保證混凝土使用壽命,就必須要做好水膠比控制,運用減水劑,可以使混凝土收縮程度有所減少,也可以使混凝土內外溫度差縮短,確保混凝土可以長久被使用。
(二)嚴格控制溫度條件
溫度和濕度對于混凝土質量有著非常大關系,特別是混凝土在進行保養過程當中,對于環境的溫度以及濕度,要做到充分考量。如果環境出現變化,要及時進行調整養護方式,確保混凝土質量不受影響。在夏季施工過程當中進行混凝土澆筑,溫度不得高于25攝氏度。在冬季進行施工,必須確保溫度是在10度以上,如果沒有得到保障,對于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差,會非常大,容易出現裂縫,造成混凝土使用壽命受限制。
(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混凝土整體抗裂性能越強,而引起裂縫的幾率就會越低。提升混凝土整體抗裂性,其主要是對于材料的整體材質進行改變,已落實好原材料,有效結合,因此,對于原材料在配比上要求非常高。對于材料調整比例,可以使混凝土在抗裂性上得到提高,這樣對于有關的材料,在配比上一定要做好科學合理調整。科學進行混凝土配比,這樣可以使混凝土質量達到要求以及標準。但情況下會反復進行試驗,以確定這個比例可以符合工程需求,這樣才可以進行混凝土整個的制作,使混凝土整體強度和性能都得到提升。在攪拌過程當中,必須按照所有程序來進行,這樣使整個混凝土教完質量得到提升,避免出現離析現象。
三、結語
由此可以看出,混凝土作為建筑材料的一個主要材料,在施工過程當中,有著非常重要作用,為了可以使整體建筑水平得到提升,首先要從技術方面進行全面提高,因此,對于技術人員在策略上必須要做出科學合理的應變,這樣才可以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整體上得到全面提升,以此使我國整個建筑質量達到更高標準。
參考文獻:
[1]張濤.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06):63-64.
[2]蔡廷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J].江西建材,2016,09:95+101.
[3]許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7:211.
[4]王嬌嬌.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45):10-11.
[5]溫雨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7(0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