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玉
摘要: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品格和素質建設方面所發揮的導向和支撐作用十分顯著。在組織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實際情況分析具體問題,從思想觀念、課程資源、實踐活動、育人載體和渠道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為學生打造符合其素質深入發展的教育新環境,讓他們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勞動思想觀,健全品質素養。
關鍵詞:小學勞動教育;現實困境;實踐路徑
引言
實施好、發展好有目標、有規劃、有保障的勞動教育,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在人生基礎階段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實踐意識與勞動創造能力,并以勞動為手段,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健康發育。據此,本文以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袁橋鎮尚德小學的“四季牧歌”項目組課程建設為例,對勞動教育的意義與策略展開討論。
1小學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將使他們受益終身。學校在設置勞動教育課程時,要充分開發校本資源,結合學校特色,以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我們要發揮勞動教育在培養人才中的關鍵作用,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力度,積極開發勞動教育資源,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為國家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所在學校實施的“四季牧歌”項目組課程是一種不錯的勞動教育方式并且筆者擔任該項目組組長,筆者也在不斷的摸索中改進,爭取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小學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問題
2.1小學生勞動素養有待提升
《綱要》明確指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過程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和方法。勞動素養的養成是勞動教育的本質目標,是勞動精神、勞動態度、勞動情懷、勞動能力等的綜合體現。將勞動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能夠激勵學生重視勞動教育,將其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通過公示、審核制度保障勞動素養評價的真實性、可靠性,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
2.2勞動教育保障機制不健全
在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上,勞動教育教師缺口大,很多教師是從其他學科教師抽調而組成的勞動教育教師,這類教師沒能掌握系統、科學的勞動教育知識,甚至是老弱病殘差者,素質較低,雖也有部分校外的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但這一部分教師從數量、質量上不能滿足學生勞動素養養成的需求。在師資隊伍結構上,勞動教育教師隊伍較為年輕,教師具備教學者和學習者的雙重角色,需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2.3勞動教育學科地位邊緣化
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力度不足,很多人缺乏勞動教育觀念、勞動教育條件不足、教師勞動教育能力欠缺、教學形式枯燥與單一等;家長、教師、校長普遍認為成績是主要的,其他都是無關緊要的,甚至在部分人眼中,開展勞動教育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表現;還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勞動教育課,但也只是搞形式主義,勞動教育課常常被其他課程霸占。
3小學勞動教育的現實實踐優化
3.1吸引學生從“有限課堂”中享受“無限生活”
知識從生活實踐中來又回歸生活。知識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是能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并在生活實踐中檢驗其合理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不斷完善的。人們將所擁有的知識與技術正確地運用于社會實踐,能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以學生學會多少知識為衡量的尺度,而是讓學生盡可能地掌握多種獲取知識的渠道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造良好的技術素養,使學生在新時代中能更好地為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就好比老師給學生教數學,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靈活處理教材,從學生熟知和有興趣的故事、實例等入手。
3.2開發勞動教育的可用資源
為改善小學勞動教育場所的不固定情況及資源不健全等現象,相關學校要從多種渠道開發各類可用資源,發掘校內外實踐基地。學校要依據建設標準開發勞動教室、實訓基地等勞動教育的專門場所,或選擇當地相對安全、適合的企業作為實踐場所,對其特有的資源加以利用,以此體現勞動教育的多樣性
3.3建立專業的師資團隊
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專業化水平的培訓力度,組建一支專業的勞動教育師資團隊,以此來保障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為培養對應的小學勞動教育專職教師,教育部門可在師范學校或其他職業學校設置相關的專業;對于在職的教師,學校要加強培訓力度,使其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得到提高,并與其他課程的教師享有同等的薪資、晉升等權利和機會;同時還可聘用校外的專業人員來擔任兼職教師,以此幫助本校教師提高專業能力。
3.4樹立勞動教育全新觀念
育人思想是否正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勞動課能否規范進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踐行新的思想觀念,為促進勞動課程實現深化改革提供基礎助力。首先,要認識到開展勞動課的必要性,認識到其在學生觀念養成、素質建設等方面所具有的促進價值。其次,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進行課程規劃以及活動設置的過程中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理念,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合理地設置勞動課程,使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對待和完成相關的實踐任務。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核心環節之一,勞動教育對我國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勞動教育工作全面開展和深化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踐行激勵性的評價思想,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激勵,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勞動實踐體驗中的成就,并產生實踐探索的自信。同時,為了讓學生端正對待勞動活動的態度,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當中,引導學生通過反思與互動,總結在勞動實踐體驗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注意事項,以及具體實踐經驗和心得感悟,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在勞動實踐領域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偉偉.筑牢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生活化立德樹人的基石[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6):188-189.
[2]倪娟.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變革及其發展[J].基礎教育課程,2018(12):245-246.
山東省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袁橋鎮尚德小學 山東德州 25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