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妃英
摘要:美術教師在幼兒美術讀物選擇的標準上并不一致,而且認知上也存在問題,導致幼兒美術讀物的開發利用率受到了限制。對于幼兒讀物的運用也有諸多問題,導致美術教學的質量不高,因此,提高教師對美術讀物的運用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美術讀物
引言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提出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從美術活動之于幼兒成長的意義以及價值來看,此種活動能夠使幼兒的藝術想象力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幫助其更好地了解和認知世界。通過從事美術創作活動,能夠實現對幼兒感覺器官的有效鍛煉,讓其獲得更為優質的成長契機。
一、當前幼兒美術教學的現狀
(一)美術教學側重繪畫,內容單一
幼兒美術教學是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遠遠不止繪畫一項內容,還可以有很多內容,比如手工、創意美術、美術欣賞等。然而,縱觀當下的幼兒園美術教學,更多側重于繪畫,甚至認為美術等同于繪畫,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內容比較單一。
(二)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與靈活性
在當下的幼兒美術教學中,不僅內容單一,形式也非常單一,缺乏創新性與靈活性。比如,有的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會為幼兒示范繪畫,然后讓幼兒根據示范畫進行繪畫;有的教師在繪畫中每一個步驟都嚴格要求幼兒,以至于雖然畫得不錯,但是全班繪畫都是一個風格。美術創作應該是由幼兒自己的體會、感受出發,進行個性化的創作,而非照貓畫虎,千篇一律。這樣的美術教學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三)評價單一
教師對于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非常關鍵,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于美術的樂趣,還能夠強化幼兒自信,使幼兒得到點撥。但是,縱觀當前的幼兒美術教學,教師的評價是比較單一的,往往是對幼兒作品進行結果性評價,而且以“像與不像”作為評價的標準,限制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二、幼兒美術讀物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一)利用圖畫提高幼兒的繪畫技巧
教師應該通過幼兒美術讀物,讓幼兒學習到各種繪畫技巧,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創作空間,鼓勵幼兒表達自己。可以讓幼兒組成小組,討論不同物體的表現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幼兒的創作興趣,增加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引導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利用美術讀物來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充分尊重幼兒的創作,對幼兒的每一次進步給予表揚,讓幼兒體會到美術創作中的快樂。
(二)注重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導入法、情境教學法等,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突出美術讀物中的趣味性,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比如對于小班的幼兒,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體會讀物中的情感上,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而中班的幼兒,則可以引導其通過圖畫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對故事的理解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大班的幼兒則能夠讓其用連貫的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想要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性,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考慮到其實際的認知能力,充分尊重幼兒,以幼兒的角度來選擇和講解美術讀物,更好地滿足幼兒的需求。
(三)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好奇心強和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充分發揮美術讀物中的圖片教學功能,用講故事的形式,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將音樂教學融入其中,讓音樂帶動美術,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教師還可以設置教學情境,讓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讀物中的場景,并且依據自身的情感體驗,來繪制新的場景,以提高其美術創作能力。
(四)豐富美術教學形式,逐步提升寫生能力
幼兒階段的寫生教學具有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教學對象的特殊性,調動幼兒的眼、腦、口感官能力可以把寫生對象反映于思維中,瞬息萬變、美麗多姿的寫生內容使得美術學科教學趣味橫生。在寫生教學前,教師可以提出適度的要求,支持幼兒的大膽創作和個性培養,不要局限在一定的思維框架中影響想象能力的有效提升,采取多種多樣的寫生教學引導方法,可以滋養審美情懷,提升課堂整體教學質量。立足幼兒進行寫生教學,包括導入、觀察和作畫交流等環節,逐步提升聽說審美能力,提升寫生水平。例如,教師要對幼兒的寫生持自由發揮的態度,不限定繪畫條件,鼓勵幼兒從個人角度進行繪畫,組織科學有效的美術教學活動可以支持幼兒美術的有效教學。在教學關于“花瓶”的美術寫生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相關問題引發幼兒思考,包括:從小朋友們個人角度來看,你看到的花瓶花紋、形狀有什么特征?請小朋友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色彩涂色,以完成繪畫任務。教師要支持幼兒的美術創作,推動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五)依托豐富的美術素材,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靈感
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指南》的要求:“幼兒繪畫時不適宜提供范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畫來畫。”因此,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向幼兒“提供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等藝術活動”。由此能夠看出,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在平日里注重收集美術素材,并依托豐富的美術素材,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靈感,使幼兒在美術素材的啟發之下,按照自身的想法和構思去表達自身的美的訴求。具體而言,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當中組織幼兒進行拓印、水粉等美術相關創作活動,這樣將會有效調動幼兒的美術作品創作熱情。對于幼兒這一群體而言,其有著豐富的想象力,鑒于此,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善于依托各種類型的美術素材使幼兒突破固有思維定式的局限,從而能夠將內心當中對于外部客觀世界的看法以及感覺,借助手中的畫筆加以展現,進而達到抒發內心美的感受的目的,如此一來,將使幼兒從中感受到美術創作所帶來的樂趣,進而增強其對美術創作活動的參與熱情。同時,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園內的自然環境資源,組織幼兒參與“涂涂畫畫”以及“梨園寫生”等室外美術創作活動,由此將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當中感受到美。
(六))科學評價幼兒作品,增強幼兒自信心
渴望得到認可,得到鼓勵,是每一個幼兒的心理活動。在幼兒完成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尤為關鍵,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夠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為此,在幼兒完成作品的時候,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展示平臺,并且利用多元化的評價視角來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
結束語
幼兒美術讀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給幼兒帶來了趣味性十足的藝術體驗,在美術教學中使用幼兒美術讀物,能夠顯著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讀物時,要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出發,選擇合適的美術讀物,豐富教學形式,改變落后的教學理念,優化美術課程,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以提升幼兒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柴林麗.兒童繪本在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20.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李慰宜.幼兒園美術活動這樣做[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紹興市柯靈幼兒教育集團親親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