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鵬
摘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強農村基層黨建是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發展過程中提出的兩個重要任務,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直面農村基層黨組織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式,在思想、隊伍和動力等方面下功夫,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共同前進。
關鍵詞:鄉村振興; 基層黨建;強村富民
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必須堅強有力敢于擔當。但是,在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還存在著政治上不夠硬,發展本領不夠強,自身建設不夠實,隊伍發展活力不夠足,壯大集體經濟的路子尚不夠寬,推動改革發展的動力有待提高,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有待加強等諸多問題,這嚴重影響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速度和效果,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加以思考、改革和探索。
(一)加強思想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效應。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是貫穿于黨的一切建設的中心環節。必須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提高他們接受、理解、執行各級黨委指示精神的能力。所以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圍繞理想、信念等核心問題,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基本路線和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有針對性地解決基層黨員干部身上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要通過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強化主體素質,促進村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要通過學習和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進一步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從而為更好地執政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
(二)強化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國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依靠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所以,要進一步強化基層組織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建為人民服務的戰斗堡壘作用。一是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引領群眾干事創業。要持續推進強堡壘強班子強隊伍強本領工作,特別是強化新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保證黨的基層組織隊伍永遠年輕和充滿活力。在組織內部,要堅持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由黨組織決定。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基層組織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二是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引導群眾同心同德干事業。日常村務管理中要多多聽取和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引導群眾參與村務討論,支持村集體事業發展。堅持決策透明化、辦事規范化、管理制度化,對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公開研究、公開決策,確保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落實,最大限度凝聚民心。三是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社會號召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對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無論大小,無論矛盾多么復雜,都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直到人民群眾滿意為止。基層黨員要經常深入村居和企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幫助群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憂、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壓,做到小問題不變大,大問題能處理,矛盾不上交。
(三)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針對性,筑牢黨的執政根基。黨的基層黨組織與群眾聯系最直接、最經常、最密切,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的執政根基來源于人民。所以,要始終對照中央文件精神,結合基層組織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可行的舉措,建立健全無職黨員考核獎懲機制,設立矛盾調處、信訪穩定、招商引資、環境整治等崗位責任區,通過黨員以一帶一、一對三、一對多形式帶動群眾共同參與。農村基層組織要多開展諸如黨員政治生日、入黨初心分享、黨員季度之星評比等活動舉措,提升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把黨員群眾像石榴籽一樣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筑牢黨的執政根基。
(四)激發基層黨員干部的創業熱情,催生強村富民動力。鄉村振興的基礎在產業。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實現產業振興,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助推鄉村各項事業發展,最終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標。所以,農村基層要抓住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機遇,加大農業項目建設,提高農業發展的產業化、規模化、園區化、智能化水平。為此,一方面,應按照融合黨建的要求,明確分工、目標、職責和要求,真正做到責權明確、責任到人,人人有事做,個個有壓力。對基層黨員干部的考核,既考核個人素質、工作作風、黨的建設等軟指標,也要考核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幅硬性指標,將考核結果作為獎勵和任用的基本依據,最大限度地激發內生動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激勵機制。從政治上關愛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拓寬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的發展空間。從經濟上提高物質激勵和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更科學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考評體系。在社會上積極營造尊重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的氛圍,加強全社會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干部的理解和對他們勞動的尊重。
(五)優化農村基層組織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我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社會安全穩定,原因是多方面的,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個重要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這是我們制度的顯著優勢。所以農村要積極圍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思路,瞄準“生態優、環境美、產業特、集體強、百姓富、鄉風好”的建設目標,立足“生態、宜居”定位,充分挖掘村域文化資源,并通過整合各類資源,有序對村莊環境改善、水環境提質、公共服務設施提擋。要用好農村黨群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鄰里中心等設施,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功能,切實保障村民的基本服務需求。同時,通過各類主題活動廣泛宣傳村民身邊的善行義舉、農村尊老愛幼傳統等鮮活事例,在寓教于樂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要通過新型活動載體,推動良好社會風尚內化為群眾的道德自覺,進一步培育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獲得感顯著提高,真正將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一棋活,滿盤活。相信廣大農村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強村富民功能,產業項目建設和村級經濟發展規模會不斷壯大,公共事務管理功能會不斷完善。她將踏著我國鄉村振興的激揚鼓點,聞歌起舞,一個強富美高的新農村指日可待。
中共海安市委黨校 江蘇海安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