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電影在脫貧攻堅、抗美援朝題材方面求新求變,蓬勃發展,中國電影人不論是集體抗疫、還是聯合執導亦呈現出可喜的向心力。此外,雙雄電影風生水起、直播賣票成宣發利器等現象持續上演。風云變幻的2020年中國銀幕上,每一種現象都是一個信號,每一種聲音都值得認真聆聽。
團結
電影人集體抗疫
上榜理由:疫情無情人有情 電影人聯手走過疫情陰霾
持續時間:全年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擾亂春天的步伐。隨著史上最強春節檔的緊急撤片,電影行業團結一致,毅然決然向疫情“宣戰”!在疫情最為嚴重的初期,電影人發揮名人效應,捐款捐物;積極創作,捐獻影視版權,為一線醫護與病人帶去精神食糧;錄制防疫小短片,科普健康生活習慣。從電影頻道出品抗疫特別節目《兩地書》《戰疫故事》《最美的平凡》《守望家國》《在春天》等多檔欄目,到新浪娛樂聯合公益官博發起的“抗疫行動手寫加油接力”活動,再到《南都娛樂周刊》聯合多位藝人,開展電子雜志義賣活動……灰色的天空下,電影人編織出一張溫暖的保護網。與此同時,電影人們積極自救。行業呼吁、政策輔助、影人配合,電影行業隨著疫情有效控制,逐漸復蘇,重新啟動。2020年下半年,疫情題材電影積極籌備,電影頻道出品的《武漢日夜》、博納影業出品的《中國醫生》等一大批抗疫題材電影紛紛官宣最新進展,用影像記錄下不平凡時代下的真心英雄。
豐收
脫貧電影成果滿滿
上榜理由:脫貧攻堅題材電影走紅大銀幕
持續時間:全年
2020年電影界繼續響應脫貧攻堅號召,產出一批反映脫貧成果、致敬脫貧一線基層工作者的電影作品,用影像記錄并展示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我和我的家鄉》以地域空間為線索,用五個風趣幽默的喜劇故事,再現脫貧第一線廣大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一點就到家》從城市走進農村,深入挖掘偏遠山區脫貧故事,聚焦年輕一代返鄉創業的勵志之路;《千頃澄碧的時代》以繼承老一輩脫貧精神為主題,講述當下利用科學脫貧的故事;《秀美人生》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人物原型,描繪她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的故事;《我的父親焦裕祿》再現脫貧楷模焦裕祿不為人知的一面……從脫貧攻堅戰打響那一刻起,電影人繼往開來,不僅接棒脫貧公益,2020年更是用作品回顧了脫貧一線的種種成果與艱辛,以影像鐫刻歷史進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脫貧精神,傳播時代強音,成果斐然,值得喝彩。
熱血
抗美援朝題材受青睞
上榜理由:抗美援朝七十載 光影流轉祭英魂
持續時間:下半年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祭奠英雄,不忘歷史,這一年,銀幕上涌現一批類型多樣、標新立異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戰爭片《金剛川》以燃為引,強類型多維度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與志愿軍的英勇不屈;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以人為楷,將楊根思、邱少云、黃繼光、張桃芳、王海大隊等國人耳熟能詳的抗美援朝英雄故事熱血書寫;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以史為筆,真實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崢嶸歷程;劇情片《英雄連》以情動人,第一視角展示志愿軍奔赴戰場的無畏身姿。四部電影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奉上屬于中國電影的誠摯敬意。與此同時,2020年開機的建黨百年巨獻《長津湖》、張藝謀鼎力打造的《狙擊手》皆取材于抗美援朝戰爭,高調并入致敬行業,它們一起講述不能忘卻的歷史,傳承不朽的民族精神。
點贊
國產電影再掀獻禮片熱潮
上榜理由:主旋律電影奏響樂章 獻禮片熱潮再上層樓
持續時間:10月-12月
隨著疫情控制得當,2020年國慶檔,主旋律電影備受熱捧,展現女排四十年奮斗史的《奪冠》率先上映,流血不流淚的女排精神引發共鳴;《我和我的家鄉》全明星陣容集結,“中國喜劇夢之隊”喊大伙兒“今年國慶一起回家”,用小人物大情懷的正能量讓觀眾喜極而泣,笑中帶淚;隨后,《一點就到家》中“創業三杰”前來銀幕報到,帶觀眾見證青春合伙人脫貧致富的勵志故事。這三部影片贏得票房口碑雙豐收,點燃國慶大盤后,接棒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金剛川》,用熱血光影向先烈致敬。此外,《1921》《革命者》《長津湖》《中國醫生》《狙擊手》等一批建黨百年的獻禮片熱拍,題材不同、類型迥異的主旋律影片有望以百花齊放的姿態綻放于大銀幕,電影人同心協力,再創佳績。
帶感
多導演合拍蔚然成風
上榜理由:導演“天團”霸氣來襲 組團拍片各展所長
持續時間:下半年
導演“組團”合拍之風源于2019年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導演七段故事為新中國七十年送上一份電影大禮。2020年,導演合拍之風更有盛行之勢。《我和我的家鄉》中,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七位喜劇導演執導五組喜劇故事,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小康生活新畫卷;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硬核出擊,共同執導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三個視角三方緯度,合力締造震撼視聽的戰爭場面。除了已上映影片,黃建新、鄭大圣聯合執導紀念建黨百年的獻禮影片《1921》,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制、導演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長津湖》也于2020年開機。聯合執導成風多為集合眾人所長,百花齊放助力國產影片更上一層樓,這不僅是大體量影片在制作上的新嘗試,也是我國電影工業越發成熟的體現。
紅火
直播賣票初成規模
上榜理由:疫情激發直播效應 線上賣票反響熱烈
持續時間:下半年
2020年,“直播帶貨”成為網絡最火詞匯之一,疫情激發線上經濟潛力,在“直播+”帶動眾多產業發展之際,主打線下的電影行業把目光投向直播,部分頭部直播間儼然成為電影上線前的重要宣傳陣地。電影院“重啟”之初,《第一次的離別》入駐汪涵直播間,徐崢直播帶貨首秀獻給《八佰》,羅永浩直播為《一秒鐘》宣傳打CALL賣票,“直播賣票”成為推進電影宣傳與電影院復蘇的重要手段。進入賀歲檔后,直播中賣票如火如荼,電影主創與帶貨大咖強強聯手,將直播賣票營業額不斷刷新。陳立農攜《赤狐書生》走進薇婭直播間,賣出28萬張電影票;彭于晏帶《緊急救援》搭檔“口紅一哥”李佳琦,秒空23萬張電影票;劉德華做客薇婭直播間為《拆彈專家2》賣票,四輪售出66萬張……直播賣票已漸成規模,成為電影發行方認可的宣傳方式與擴大受眾范圍的渠道之一。
共贏
雙雄模式電影崛起
上榜理由:銀幕頻現雙雄搭配 嬉笑怒罵各自精彩
持續時間:下半年
一剛一柔、一冷一熱、一動一靜、一正一邪——“雙雄”影片成為2020年中國銀幕一道別樣的風景線。《赤狐書生》里呆書生攜手狐貍精以友誼之名,敘知音之義;《拆彈專家2》中一黑一白兩兄弟既相背而行、正邪相殺,也共赴危境、并肩作戰,此外,《人潮洶涌》《長津湖》《獵狐行動》《秘密訪客》等影片,也證實這種現象將愈演愈烈,戲里演技雙雄在線飆戲,戲外一對好友有愛互動,為銀幕貢獻印象深刻之角色,博網友駐足閑談,話題飆升、熱度不減。“雙雄”電影從常見的男女主角設定中突圍而出,攻占院線,既迎合觀眾喜好,又豐富銀幕角色。
轉戰
少量院線影片轉流媒體平臺播出
上榜理由:疫情致院線上映受阻 少量新片改線上播出
持續時間:上半年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影院關閉長達178天,在院線暫別觀眾的日子里,少許本打算在銀幕放映的電影登陸流媒體平臺。2020年1月24日大年初一,徐崢執導并主演的喜劇《囧媽》率先登陸頭條系四大平臺;2月1日,甄子丹主演的喜劇片《肥龍過江》在愛奇藝、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網絡游戲改編電影《征途》于7月24日登陸愛奇藝平臺;余文樂、春夏主演的《怪物先生》8月18日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上線;三天之后,《春江水暖》在愛奇藝超級影院上映……隨著疫情被控制,電影院逐步開放,院線電影守得云開見月明,重新回歸大銀幕。與好萊塢大片多部上線流媒體平臺不同,中國疫情防控得當,使得觀眾能繼續在大銀幕上見證電影之美。
逆轉
引進片市場大變
上榜理由:好萊塢大片遇冷 日本片集中引進
持續時間:下半年
近年來,上映前備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已不是新鮮事,2020年,因美國新冠疫情失控,導致多部好萊塢大片檔期一跳再跳,最終登陸中國銀幕的《信條》《花木蘭》《神奇女俠1984》統統折戟沉沙,讓好萊塢未上映大片的中國之旅更加舉步維艱。2020年的引進片市場上,日本電影堪稱一枝獨秀,《數碼寶貝:最后的進化》《未來的未來》《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海獸之子》《崖上的波妞》等動畫片紛紛來襲,一些知名IP衍生電影更是滿足粉絲期待,讓觀眾翹首以待下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