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8.5億
(截止2月26日)
唯信仰者得尊重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刺殺小說家》:路陽還是那個路陽,既現實又充滿想象力。他用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構建了一個基于熱愛和真誠而誕生的電影世界。《刺殺小說家》用雙維度視角使電影的故事情節在現實與小說中進行切換,小說能改變現實,但現實也會主導小說,層層關系疊加,互相影響,最后兩個世界彼此交纏并進,駛向結局。乍一聽,似乎有點復雜,但事實上《刺殺小說家》敘事主題圍繞父女親情、信息強權、個人選擇三個大方向展開,相對簡單易懂。與此同時,兩個世界的角色因為需要互相映射,導致他們幾乎都是走工具人路線,又進一步削弱了敘事情感驅動力。毫無疑問,《刺殺小說家》有先天瑕疵,但“奇怪”的是觀眾仿佛能感知路陽的想法,一路追隨他踐行著“只要相信,就能實現;只要相信,它就存在”理念,穿梭于兩個世界完全沒有割裂感。在《刺殺小說家》中,有人看見蚍蜉撼樹之力,有人看見父愛入河之勇,有人看見個人職場選擇之悖論,路陽仿佛為觀眾量身定制了不同答案,并為此添上一個“相信”的注解,于是一切聽上去真美好。
和《繡春刀》系列一樣,《刺殺小說家》特效依舊過硬,服化道極其考究細節。2021年春節檔,如果選擇用一部影片證明電影終究歸屬于電影院,《刺殺小說家》無疑是最佳答案。繼《流浪地球》之后,它可能是中國電影工業的另一標桿。獨具中式美學的燈籠龍,造型詭異冷酷酷似“魂系列”風的紅騎士,最后大決戰中聳立的石像山,還有半臉佛半臉魔的赤發鬼以及奇幻世界“那座城”的概念設定等等,都有內核有靈魂,從材質到色調極具東方色彩,是屬于中國電影的奇幻世界。如此程度的特效呈現,可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也不完全依靠后期,它一定是從劇本創作時期即開始構思。世界觀設定、服裝設計、場景概念、人物性格、特效合成、后期剪輯、演員表演……《刺殺小說家》渾然一體的電影設計真正將這部電影立起來了。
不過,虎頭蛇尾似乎是路陽電影的通病。《刺殺小說家》劇情崩壞的槽點大約在最后20分鐘——雷佳音救女兒,董子健從旁協助戰勝大BOSS赤發鬼的橋段。在此之前,整部電影敘事幾乎都在鋪墊“最后一戰”,然而誰也沒想到居然是加特林熱火力武器跟水冰月的代表月亮消滅你,輕松搞定了一切。如此簡單粗暴的實現勝利,著實有些草率。另外,影片的反派角色過于臉譜化,扁平化,于和偉飾演的老板毫無變化可言,赤發鬼的前世今生亦不明不白,導致最后拔赤發鬼眉心刀的關鍵一擊讓人看得有點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