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敏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背景下,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歸納演繹等研究方法,從武術產業發展承載文化繁榮、經濟昌盛的責任視角闡述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體現,分析現階段我國武術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提升路徑,推動我國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1 新時代我國武術文化產業發展的價值體現
新時代我國武術文化產業發展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發展武術產業,積極弘揚中華民族武術傳統文化,不斷滿足當今社會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傳統文化發展的時代課題;面對國家經濟建設以及文化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武術文化產業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主動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使命,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國家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2 新時代我國武術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2.1 武術市場運行機制有待健全加強
現階段,武術產業對于我國政府有著相當強的依賴性,縱觀武術產業長久科學發展,政府主導型的武術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局限性,如何讓市場主動良性運作,形成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科學的市場運行手段和管理方式是武術產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2.2 武術賽事運作體系仍需完善
武術進奧運,走向國際體壇任重而道遠。武術競賽評分標準和難度動作、競賽規則需進一步規范。一方面由于武術地域性劃分較強、門派之間各成體系;另一方面武術競賽規則繁多,普通民眾難以掌握,導致的結果是武術職業聯賽少、群眾武術競賽盛行但評判標準不一,進而導致武術產業發展地區差異大,所以武術競賽運作體系仍需完善。
2.3 武術產品創新程度需提升
武術產品創新程度需提升,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武術產品走出去包裝少、效益低。中華傳統武術與跆拳道、空手道等賽事相比,在政府支持力度、競賽項目內容改造、武術文化輸出、市場營銷策略、段位考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 新時代我國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路徑
3.1 優化武術支持方式,積極促進產業融動
推動武術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拓寬多種支持方式,推動武術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武術與教育、醫療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實施“體育+”行動。促進體醫深度融合,鼓勵醫院培養和引進運動專業康復師,進行運動促進健康指導,醫療服務與武術健康指導充分結合;加快體教融合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專業武術教練員、退役運動員、武術培訓機構等為學校傳統體育文化宣傳、學生課外拓展和武術競賽提供指導。
3.2 加強部門有效協同,創新武術產業機制
武術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多層次支撐、多方面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政策要求,不斷創新武術產業機制。同時,優化武術產業運行機制合理劃分部門權責,保障有效協同合作,明確責任主體,穩步加快武術產業市場化進程,實現政府放權、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的三方協同機制,切實給予武術產業更多的發展活力。
3.3 聚焦武術全產業鏈,帶動全民健身消費
新時代背景要求下,我們要在武術產業的專業人才管理、武術產品經營理念、市場運營模式、宣傳手段以及文化挖掘、品牌效益、公共服務等方面合理優化,科學創新。發展要根據市場經濟和武術自身發展的規律,結合消費者的需求意愿正確運用有的手段和策略走科學可持續的創新發展之路。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特點,開發武術服飾、武術健身器械等一系列武術配套設施全產業鏈。
3.4 對接國家戰略政策,共享武術健康成果
共享武術健康價值,產業成果惠及全球人民。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政策,開放共享,擴大體醫融合影響半徑,舉辦以武術項目為代表的科學健身活動,創新發展以武術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運動處方,增設監督體醫結合發展的健康管理機構,圍繞慢性病預防、運動康復、健康促進等目標,推廣體醫結合服務。武術運動包括太極拳等傳統運動項目經國家體委改編后,其動作舒緩柔和,對場地要求小,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際情況,更有利于發展各國家地區基層體醫結合服務。
4 結語
新時代我國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武術產業提供更多服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是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政府政策的持續性促進、穩定性邁進、協同性前進,是新時代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手段;武術文化的橫向拓展、縱向深入,是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是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必備的價值環境。推動武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國家文化產業綜合實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