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垚
在體能訓練領域,肌筋膜梳理在近幾年,已被越來越多的教練員應用在熱身中的梳理與訓練后的放松恢復中。借助按摩球、泡沫軸等器械,通過對肌筋膜的梳理來緩解肌肉緊張和肌筋膜粘連,并可以有效的治療和消除扳機點;同時對神經肌肉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運動相關系統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訓練后做肌筋膜放松,以求身體更好恢復以及軟組織再生,已然形成共識,但是應用于熱身中的肌筋膜梳理,對運動員運動表現的即時提高效應,還未得出定論。筆者旨在通過系統的介紹肌筋膜梳理的理論,及其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成果,為實踐和科研帶來幫助。
1 引言
熱身活動對于隨后的運動表現毋庸置疑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而據筆者觀察,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水平隊伍以及國家隊,在體能訓練實踐中已經將肌筋膜梳理作為熱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項理論已經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長期使用一成不變的熱身,會使得隊員在身體產生適應性、在心理上形成倦怠感。如果熱身充分到位,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運動損傷、調整運動狀態、提高隨后的運動表現。因此,應著國家積極引進國際先進訓練理念與方法、體能助力競技體育的新趨勢,如何應用新的理論研究來獲得更有效的熱身,使運動員隨后有更佳的運動表現,是值得探索的。
2 肌筋膜理論的研究
筋膜( fascia),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人體最大的本體感覺系統,也是疼痛的原因之一。2007年第一屆國際筋膜大會(The First Fascia Congress)在哈佛醫學院召開,在大會中筋膜被定義為:形成整個機體連續性的三維立體結構支撐,貫穿和包裹在所有器官、肌肉、骨骼、神經纖維和血管中,有疏松結締組織系統組成的軟組織,為人體功能系統創建一個獨特的環境。
骨骼肌是人體發生動作的動力器官,其表面的筋膜即肌筋膜,為一層薄薄的,近似半透明的致密狀物質,它包裹著骨骼肌組織,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同時,肌筋膜也包繞著肌纖維、肌束和肌肉,繼而延續形成肌腱和韌帶。肌筋膜在肌束間穿行,與骨廣泛連接。
3 肌筋膜梳理發生作用的機制
淺筋膜、深筋膜、肌肉、皮膚等結締組織的機械松解恢復過程就是肌筋膜梳理的過程。通過對肌筋膜的梳理,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修復肌纖維的超微結構損傷。既可將其作為熱身活動的組成部分,又可作為促進神經肌肉系統疲勞后的恢復的手段,達到軟組織喚醒激活和扳機點梳理治療兩種作用。其發生作用的機制是利于肌肉的自我抑制原理。當練習者利用自身體重,使按摩球、泡沫軸在肌肉上產生一定壓力時,肌張力隨之增加,從而激活感受肌張力變化的感受器——高爾基腱器官,其活躍后進一步抑制肌肉中的肌梭,從而放射性的引起肌肉的舒張進而達到放松肌肉的效果。因此,肌筋膜梳理活動可以作為熱身中的基礎部分,通過泡沫軸、按摩球等工具,放松深層肌肉群,降低因疲勞引起的酸痛感,減少結締組織的粘連程度,從而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增強神經肌肉的伸展性、柔韌性和彈性,從而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4 國內外關于在熱身中運用肌筋膜梳理對即時運動表現的研究現狀
國內邱波波(2016)的研究對10個足球運動員進行熱身后的泡沫軸滾動(涉及的肌群僅限于下肢),接下來做各種體能測試,結果顯示,除坐位體前屈測試以外的測試,成績都出現了顯著提高 。
國外Corey等人(2014)的研究首次將全身動態熱身與肌筋膜梳理作比較,并且在實驗設計上將肌筋膜梳理放在動態熱身前。通過測試他們發現,運動員在動態熱身前使用泡沫軸進行全身滾動使爆發力、靈敏、力量以及速度的體能測試成績提高了4%-7%,證明了采用泡沫軸的肌筋膜放松是提升即時運動表現的有益方法。而與之相左,Healey等人(2014)的研究設計了平板支撐跟泡沫軸滾動這兩個對照組,滾動部位包括每側的下肢和背部,每個部位30秒,得出相反結果,認為泡沫軸干預對即時運動表現沒明顯效益。但是在測試過后的疲勞跟酸痛感主觀感覺上,泡沫軸干預組有優勢。
5 小結
本文通過大量收集國內外的文獻,了解到動態熱身結合肌筋膜梳理,使爆發力、靈敏、力量以及速度的體能測試成績提高,證明其對提升即時運動表現的益處。盡管有研究者得出效果不顯著的結果,但并沒有對成績造成消極作用,所以建議在日常訓練和比賽熱身之前采用肌筋膜梳理。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