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霞
跳長繩是學校體育課堂中比較常見的體育項目,尤其到了冬季,跳長繩又火熱起來了。跳長繩除了有鍛煉的價值,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筆者從細心觀察、認真聆聽、耐心詢問、多元評價等方面闡述小學體育課堂上情感目標達成的策略、方法。以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關注自身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其價值體系的個性化做好鋪墊。
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將教育目標分為三大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克拉斯沃爾(KrathwohlDR) 根據(jù)價值內化的程度將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由低到高分為接受或注意、反應、評價、組織價值觀念與價值體系的個性化等五個層次。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培養(yǎng)前三層次的情感目標為主,為其價值體系的個性化做好鋪墊。那么教師可以通過哪些策略來促進情感目標的達成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 細心觀察,有意注意
一上課,可以直接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如果一聽上課內容就綻放笑容,就知道他們對此感興趣;如果看到學生皺眉、泄氣,就知道他們對內容興趣不大。在課中,看到同學們?yōu)橥榧佑椭椭浪麄儓F結一心;看到他們擊掌慶祝,就知道他們在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看到他們扶起摔倒的同學,就知道他有關心同學的好品質;看到他咬牙堅持,就知道他在戰(zhàn)勝自己,有勇敢頑強的精神;看到他左顧右盼,敷衍了事,就知道他不盡心想偷懶……通過細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里想法,洞察他們的情感世界。
基于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什么情景中(條件),做什么或怎么做(行為)”。教師講解跳長繩的技巧、方法時,要學會認真傾聽,同學示范、表演時要仔細觀察,學會尊重他人。
在跳長繩過程中時,要學會排好隊,注意秩序,學會遵守秩序,做一個文明的人;在跳長繩比賽中要尊重對手,公平競爭,勝不驕敗不餒,培養(yǎng)他們“遵守體育規(guī)則與道德”的基本素質。
在有點害怕時,自己給自己做暗示性的鼓勵的動作和表情,培養(yǎng)他們“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當同學有進步時,給他豎起大拇指或者鼓掌,引導學生“樂于助人、善于合作”的互助精神。
在比賽中相互鼓勵、努力拼搏,爭取最好成績,引導他們“積極進取、超越自我”的人生態(tài)度。
2 認真傾聽,觀察反應
教師要學會聽懂學生的聲音。在課堂上,學生有愉快的笑聲嗎?有為同伴加油喝彩的喊聲嗎?有比賽失敗時的嘆氣聲嗎?聽到這些聲音,教師要結合情感目標的達成,引導學生發(fā)出正能量的聲音。如,跑進跳長繩時,針對個別不會跑進的學生,可以給她們喊“1、2、3跳”或者“跑”,幫助他找到跑進跳繩的時機。練習了好久終于能跑進了,可以大聲喊“好,有進步”,讓他感受到進步的喜悅。而對于那些指責聲“都怪你”換人,教師要及時制止,并引導學生發(fā)出正能量的聲音。讓教師和同學們“能聽見”:勇敢正義、團結拼搏、友好相處的聲音。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敢于挑戰(zhàn)自我與對手”的勇敢精神。
3 耐心詢問、正面引導
詢問就是教師詢問學生在活動中的一些感受和認識。如:在跑進跳長繩中,對于一開始不會的孩子可以采用一幫一的方式。你愿意幫助誰?你愿意他幫助你嗎?他給你指出不足之處幫助你提高,你感覺效果如何?在進行組與組之間比賽時,能說出哪一組次數(shù)多?為什么?次數(shù)少的組該怎么改進?你的組被分到不會跳長繩的人,你會怎么做?
在一問一答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能了解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互助、練習、比賽時的感受、認知,學會“正確對待自我與他人”的寬容態(tài)度,幫助學生真實認知自己,促進情感目標的達成。
4 多元評價,提升水平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及時、有針對性,找到切入點,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轉變。教師的評價在傳統(tǒng)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兼顧發(fā)展性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體能達標、技能評定、體育知識、課堂參與情況、學習態(tài)度、情意與合作表現(xiàn)等,各項指標占不同的比例。這樣就可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發(fā)展性評價體系下,融入品德的評價內容。
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學生的互評、自評更有利于促進了解自我。如,在跑進跳長繩中,想達成“合作互助”的情感目標,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通過自評認知自我;互評,通過別人再次認識自己,糾正不足之處,達到能接受同伴的意見、自覺改正缺點,同伴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效果。
5 結語
體育課的特點使它成為情感目標達成的一個重要載體。當然,課堂教學“情感”目標并非都能在一堂課中高效實現(xiàn),價值觀內化(個性化) “情感”目標實現(xiàn)、“體育品德”核心素養(yǎng)達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唯有通過觀察、傾聽、詢問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感,及時進行溝通、引導,讓學生學會評價,在評價中把情感目標進一步提升。關注價值觀內化的層次性,以此促進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高及正確價值觀的內化。
(作者單位:寧波市翰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