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紅
統編教材著力加強單元內部的橫向聯系,使各板塊之間的內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發展。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在單元導語中明確語文要素(其中一項是表達要素);單元中的某些課文落實語文要素,貫穿習作表達方法、能力的學習和運用;在口語交際中,通過口語的方式,激發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滲透習作表達能力,更加注重生活中習作能力的運用;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交流平臺”欄目,進一步強化習作能力要素,梳理、總結、提煉習作方法,有些單元還安排“詞句段運用”,引導學生初試身手,提高表達能力;單元習作更是對本單元語文習作要素的再次升華與檢測。單元各部分內容環環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一個單元形成一個系統。基于這樣的思考,對單元的各個板塊進行研究,力圖形成一個“以習作能力培養為核心,各個板塊教學合力,推進單元整組習作教學”的教學形式
1.篇章導向:明確能力要素 ?喚醒習作動機
每一個單元的篇章頁有上下兩部分的內容組成: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人文主題的描述語句,揭示了本單元習作的內容指向;表達要素則是對本單元習作的主要目標的反應。我們以六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進行對應關聯。如圖1
我認為,在開啟單元教學的時候,要加強篇章頁教學對本單元習作教學的促進作用,讓篇章頁學習成為學生習作表達的觸發點,導向習作內容選擇指向,導向習作目標的要求,為單元習作奠定方向性的基礎。
2.閱讀導法:融合多方要素 ?植入習作方法
受傳統單元教學的影響,教師往往把識字寫字、文本解讀當作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而“五導一體”單元整組習作教學的要求是:讓閱讀教學指向習作能力的培養,在閱讀中積淀寫作的方法。提出這樣的建議是由依據的,還是以五上第一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例。
篇章頁中的“閱讀能力要素”是“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為何要在閱讀教學中去了解抒情的方法呢?這是因為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寫一種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從語言學習的角度看,閱讀是輸入、植入,習作是輸出、表達。因此,閱讀教學要融合多方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植入“習作方法”,放大習作方法的發現、揣摩與嘗試。
3.交際導情:營造生活場景 ?激活口語表達
閱讀、習作需要“場景”的介入,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學生習作素材的組織、習作思維的培養等有正向的促進作用。統編教材精心篩選與設計“口語交際”指向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為書面寫作做好鋪墊;同時,我們發現,在閱讀教學、單元習作教學中也需要“交際語境”的創設。通過一個個“交際”激發表達興趣,在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激活學生口語表達的意趣,提升習作能力。
如研究課五下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讓學生走進大人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要求從不同的方面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根據整理的記錄有條理地表達。本單元的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寫一件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把感到自己長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寫具體,記錄真實感受。通過內容、要求比對,不難發現:口語交際與習作息息相關,口語交際是豐富生活經歷、體驗真實場景、獲取生活資料、表達自我感受;習作是對口語交際的進一步升華,從生活到寫作,從口頭走向書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交際”的導情功能,激活學生生活的味蕾,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激起學生“我口說我事,我手書我心”的表達興趣。當然,在閱讀教學、語文園地等環節中,教師也要善于應該在一個個“交際”場景,讓學生能圍繞“習作要素”進行口頭操練,形成一種表達的圖式,為單元習作教學提供借鑒。
4.習作導寫:勾連閱讀經驗 ?遷移方法應用
單元習作教學是“習作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教師要著眼單元整體,勾連單元的篇章、閱讀、口語交際等內容,指導學生習作。閱讀與習作表達密不可分。單元習作,安排在閱讀與口語交際之后,其意圖就是通過之前的文本閱讀或拓展回顧、聚焦發現,認識“表達的巧妙”,強化“表達的范式”,形成一種“表達的圖式”,最后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借助單元中的閱讀材料(精讀、略讀課文、閱讀鏈接等),回顧、提煉、總結習作表達的方法,為學生的習作鋪路;當學生在習作中遇到阻礙時,再次進行教材(典型語例)的支援,溫故知新。如研究課例四上第三單元《寫觀察日記》的教學:教師先讓學生回顧課文《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的寫法:連續觀察,記錄變化;接著創設交際語境,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觀察經歷,分享觀察記錄表;讓學生組織語言,嘗試第一次寫;在評價過程中,鏈接單元回顧中“交流平臺”,并再現《爬山虎的腳》中描寫“爬”的描寫,再次體會觀察的細致以及觀察過程中的感受(想法和心情),進行習作的再次修改。這樣,在單元習作中,勾連之前的學習經驗,活化教材使用,促進習作能力再次顯性與升級。
5.回顧導用:總結學習經驗 ?加強作后鞏固
單元教學的回顧一般是借助“語文園地”,其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等欄目,其中“交流平臺”是對單元“雙線”的回顧,再次呈現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聚焦閱讀、習作要素,“詞句段運用”一般也以“遣詞造句”為內容,著力強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比如,五下冊第四單元的安排:
單元習作要素: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內心;習作要求:從多個角度寫一個人當時的表現;交流平臺:回顧《軍神》閱讀課中內容,強調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內心”是很好的閱讀方法;詞句段運用:一題是,照樣子,選擇一種情景,寫出人物的內心。一題是,照樣子“對比著寫人物與平時不同的表現,體會表達效果”。
五導一體,指向習作能力的培養,通過篇章導向、閱讀導法、交際導情、習作導法、回顧導用,構建一個有機的單元習作指導系列,為學生習作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