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怡
摘要: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劇烈的疼痛癥狀,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故在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治療中優質的護理干預措施不可避免,通過護理手段緩解患者的疼痛,并促進患者病情和心理健康狀態的改善,方可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為此,本文便針對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了研究,并通過對相關期刊資料的查詢總結了常見護理措施在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希望能夠為廣大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康復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護理干預;進展
風濕病是一組以侵犯機體肌肉、骨骼、關節、血管和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多為免疫性疾病,并普遍具有病程長、發病隱匿和存在遺傳傾向的特點,患者通常會出現關節病變并便有疼痛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臨床常見的風濕性疾病包含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白塞病等,上述疾病均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損害,且隨著病情加重有一定的概率發展為皮膚血管炎,威脅患者健康。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學界對于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的認識也在不斷增加,臨床針對患者的護理方法也逐漸增多。為此,本文便針對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中的作用進行了探析,現綜述如下。
1.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
皮膚血管炎是一種炎性疾病,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皮膚血管炎的出現與風濕病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相關研究指出:風濕病會損傷患者的皮膚血管,從而導致免疫異常的出現,增加機體發生皮膚血管炎的概率。臨床研究發現,皮膚中含有大量的結締組織和血管,屬于重要的靶器官,而風濕病會侵犯機體的血管、骨骼和結締組織,故風濕病患者常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1]。在臨床上,皮膚血管炎的出現會導致風濕病患者出現皮膚潰瘍和網狀丘疹等癥狀,且患者還伴有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2.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
2.1心理護理
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易因劇烈的疼痛和皮膚潰瘍等癥狀而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故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手段在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護理中不可或缺。在臨床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心理健康狀態的評估,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進行相應心理干預方案的制定,通過溫和的語言和恰當的肢體運動予以患者支持與鼓勵,并安撫患者的負面情緒,以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并且,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施行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若患者性格外向,護理人員應采用列舉實例的方式向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以達到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的目的。若患者性格外向,護理人員則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鼓勵患者傾訴自身的情況。在梅芳學者的研究中指出:對風濕病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可改善疼痛癥狀,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2]。在康利琦學者的研究中也指出: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改善風濕病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疼痛感,使患者身心舒適度都得到提升,對醫護人員工作更加滿意[3]。而在張茹玉學者的研究中則表明:將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模式施以風濕病疼痛患者,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患者臨床疼痛癥狀明顯減輕,護患關系有效緩解,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顯著提高,該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4]。上述研究結果均證明了心理護理的優質作用,不僅有助于患者疼痛癥狀的緩解,還能夠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2.2 疼痛護理
疼痛是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常見癥狀,劇烈的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生理應激和心理應激,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因此,針對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施行針對性的疼痛護理,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對于患者的治療意義顯著。在臨床上,針對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疼痛護理應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干預,若患者可耐受疼痛,護理人員可采用放松療法或注意力轉移療法的方式進行疼痛干預,通過按摩、聊天、聽音樂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身心或轉移注意力,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若患者無法耐受疼痛,護理人員則應在上述疼痛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于患者皮膚創面的護理,采用皮損組織清潔、潰瘍面清創、敷料包扎和藥物干預等方式加快患者的皮膚創面愈合速度,從根本上減輕患者的疼痛并促進潰瘍面的愈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2.3 中醫護理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風寒濕熱入體所致的經絡閉阻、氣血運行不暢是導致風濕病的主要病機,故中醫針對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多采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干預方案。在臨床上,醫護人員針對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患者的中醫護理多采用藥浴的方式,藥浴組方包含杜鵑葉、苦參、草烏葉和刺柏葉等藥材,上述藥物組成的藥浴可有效起到疏經通絡、發熱解毒和祛風除濕等作用,從而有助于患者關節腫痛和發熱等癥狀的緩解。在張茹玉學者的研究中表明:將中醫特色護理措施應用在風濕病患者中,能夠顯著提升療效,由此這種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5]。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中醫護理的優質作用。
3.討論
風濕病患者一旦伴有皮膚血管炎,便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的疼痛癥狀,不僅會加重患者的痛苦,還有極高的概率誘發患者出現心理問題,影響患者的治療。而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從而有助于患者優質心理健康狀態的建設,對于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的提升均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現有的風濕病伴皮膚血管炎護理手段上存在許多不足,廣大醫護人員仍需加強對于該疾病的研究,以幫助患者保持更好的狀態,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伍娟艷,朱勤,李田田,等. 免疫性皮膚血管炎伴皮膚潰瘍的護理干預臨床作用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4):105+117.
[2]梅芳. 心理護理對風濕病患者癥狀改善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2):1704-1705.
[3]康利琦. 心理護理干預對風濕病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4):86-87.
[4]張茹玉,楊尚霖. 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在風濕病疼痛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4):338+340.
[5]張茹玉,楊尚霖. 風濕病的中醫特色護理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5):260+265.
(武漢市普仁醫院 湖北武漢 43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