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洋






摘要:17世紀前流行于歐洲的七聲自然調式,叫做中古調式。此類調式在中世紀教會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又稱教會調式。通常作為調式音階的書寫,我們習慣用同主音大小調來思考。筆者結合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從首調入手來嘗試中古調式的分析,希望為將來的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調號? 首調
在大小調體系中,除了大調式和小調式外,還有一種其他的七音級自然調式,這些調式雖然好像是由大小調音階中的不同音級開始,但它并不是由大小調派生出來的,而是具有獨立意義的調式,筆者稱之為廣義的音級調式。
辨明主音、調式、調號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學好中古調式的關鍵所在。在自然調式七個音級上可分別建立七種自然調式音階,中古調式即含此七種音階。其中,伊奧尼亞相當于自然大調音階;愛奧尼亞相當于自然小調音階。以上兩種音階與調號之關系皆與相應的大調與小調相同。
其余五種調式與調號之關系有著一定的規律可循。
1.多利亞調式
該調式所用調號是在同主音小調調號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記號。如E多利亞,即在e小調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號,調號就是兩個升號的調框架;G多利亞,即在g小調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號,調號就是一個降號的調框架。主音上方大六度就是該調式的特征音程。
2. 弗里幾亞調式
該調式所用調號是在同主音小調調號基礎上順延一個降記號。如G弗里幾亞,即在g小調基礎上順延一個降號,調號就是3個降號的調框架;E弗里幾亞,即在e小調基礎上順延一個降號,調號就是無調號的調框架。主音上方小二度就是該調式的特征音程。
3.利底亞調式
該調式所用調號是在同主音大調調號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記號。如G利底亞,記在G大調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號,調號就是兩個升號的調框架;?B利底亞,即在?B大調基礎上順延一個升號,調號就是一個降號的調框架。主音上方增四度就是該調式的特征音程。
4.混合利底亞調式
該調式所用調號是在同主音大調調號基礎上順延一個降記號。如D混合利底亞,即在D大調基礎上順延一個降號,調號就是一個升號的調框架;F混合利底亞,即在F大調基礎是順延一個降號,調號就是兩個降號的調框架。主音上方小七度就是該調式的特征音程。
5. 洛克里亞調式
該調式所用調號是在同主音小調調號基礎上順延兩個降記號。如?F洛克里亞,即在?f小調基礎上順延兩個降號,調號就是一個升號的調框架;D洛克里亞,即在d小調基礎上順延兩個降號,調號就是三個降號的調框架。主音上方小二度與減五度就是該調式的特征音程。
那么此種辦法對于高職學生來講有一定難度。他們從小大多是學習演唱和演奏民族樂器,在此過程中不由自主的建立了首調的概念,而讓他們用固定調來思考中古調式是有很大的難度的。首先,他們容易脫離調性,孤立地處理七個音級;其次,在訓練的過程中還容易把同主音大小調相混淆。因此,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容易使學生失去信心,甚至厭惡此類調式的學習。
對于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思考習慣的學生,一味地堅持用固定調書寫調式音階而不注重因材施教顯然是不科學的。這種情況下,老師有責任調整教學方法,以便適應學生的學習訴求。首調概念對于有著首調思維的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個制勝法寶,下面從首調思維入手,分析中古調式的調式音階。
1.Do調式
相當于自然大調音階結構的調式,在中古時期稱為伊奧尼亞調式。調式音階如下:
2. Re調式
多利亞調式,與同主音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大六度為該調式特征音程,稱為多利亞六度。
3.Mi調式
弗里幾亞調式,與同主音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小二度為該調式的特征音程,稱為弗里幾亞二度。
4.Fa調式
利底亞調式,與同主音大調相比,主音上方增四度為該調式特征音程,稱為利底亞四度。
5.Sol調式
混合利底亞調式,與同主音自然大調相比,主音上方小七度為該調式特征音程,稱為混合利底亞七度。
6.La調式
相當于自然小調音階結構的調式,在中古時期稱為愛奧尼亞調式。
7.Si調式
洛克里亞調式,與同主音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小二度與減五度稱為該調式特征音程,稱為洛克里亞二度與五度。
上述音階列表中,第一個都是以首調思維去書寫的中古調式音階,第二個是以固定調書寫的調式音階。兩者的明顯對比可以幫助首調學生更好的記憶中古調式的音階形式。此種辦法需要牢記的是七個音級的順序,在教學過程中,我稱之為多、弗、利、混、洛。每種調式取之第一個漢字縮記,對應的調式音級為II、III、IV、V、VII。再把伊奧尼亞和愛奧尼亞加起來,一共七個音級為首調的中古調式音階一目了然。
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我們學習音樂理論的目的就是了解音樂、分析音樂、進而鑒賞音樂,只要能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讓他們得到很好的訓練,最后能愛上這門課的學習。至于選擇哪一種方法沒有固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