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童 宋子翾



去年,在世界歌壇享有盛譽的俄羅斯歌手Vitas為紀念出道20周年,發行了《opera20》專輯,并邀請中國青年男低音歌唱家王晰共同完成了《向著太陽》。這支在專輯六首曲目中唯一的合作曲,被稱為神仙合唱,廣受業內贊譽。
《向著太陽》以致敬全球抗疫英雄為主題,氣勢恢弘磅礴,音域跨度極大。全曲兩個人的音色剛柔交替、盤旋并濟,于高峻處現清明之況,于淵深處見生機之勢,于和緩處顯熹微之意,絕對是一場聽覺盛宴。充分展現歌者的音色與功力之長,各承其重,各呈其美,相互成就,并駕齊飛,在極具力量感的張力中流淌細膩的鐵血柔情,是這首歌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可聽、可賞之處。
配器簡化,突出人聲。二人均音域寬闊,王晰有罕見的磁厚通透中低音,Vitas則以嘹亮高亢的音色聞名。為了最大程度凸顯音色之美,這首歌的配器部分做了減法,除前奏的鋼琴與三角鐵引出歌曲、少部分鼓元素鋪墊在根音處外,未再安排其他與二人聲音頻率相近的配器過多參與。其原因,一是Vitas的聲音頻率多處于高頻音區,與1提的演奏頻率很接近,都在1~2kHz左右,因此提琴無法像常規編排中那樣擔任織體背景,否則會顯得歌曲像糊墻一樣凌亂無章;二是王晰的聲音更多圍繞在cello根音和底鼓等樂器的頻率點,在500~1kHz左右,這樣一來很多打擊樂器也不宜過多引入其中,以免使得整曲過于厚重繁復,喪失翱翔之勢。這種極簡的配器編排方式,固然因需要兩位的人聲挑起大梁顯得冒險,但也由此給出了更多機會,讓聽眾能夠充分領略“人體樂器”的絕美,而無配器添足爭輝之虞。
歌曲采取c小調,開始是鋼琴和背景的電子合成音同時進行,背景音微弱,鋼琴的單音清晰,營造一種略帶悲傷的氛圍。兩遍相同的鋼琴旋律反復之后,弦樂和鋼片琴淡入,提升了樂曲的厚度,同時通過一個合成的聲音徘徊往復,加重緊張感,順勢引出了全曲第一句詞“路在伸延的前方,尋找我的方向”,以一個主和弦,宣布全曲正式開始。
歌曲A段主要由王晰的聲音擔任主體部分,Vitas作為女聲進行和聲。在此過程中,王晰的氣息始終很穩,牢牢把持住中低音的音準?!跋蛑栵w翔”的“翔”字音高到A,或許是接近換聲區,故而他使用了氣聲唱法。這是很出彩的一個細節處理,與詞意所想表達的輕盈感完美契合。同時王晰本段其他字眼都保持穩重的真聲,這就彌補了Vitas的聲線中那些輕飄的特質,不會顯得歌曲有過重的漂浮感。Vitas的聲音高出正常男高音一個八度,比起真正的女聲,在細膩中尤顯力量,將棗核型的發聲方式運用得爐火純青,實現了情感充沛的音色表達,不愧是叱咤歌壇二十余年的老練歌手(棗核型發聲方式:口腔內部在字頭開始時先由窄到寬張開,隨著字音口腔打開到最大限度,之后迅速收窄,因全過程很像棗核的形狀故而得名。其聲音效果字音清楚、珠圓玉潤)。
A段結尾處,自“一點火光”至“飛向夕陽”,由Vitas主唱,王晰溫暖的聲音墊在背景處。此處使用了兩個過渡和弦:“云海茫茫”“幻變無?!闭脤松什煌拇?、小三和弦,由波瀾壯闊轉向靈動詭譎,為下一句“夕陽”二字所在的1-3-5-7大七和弦做鋪墊,準備將歌曲向著大開大合的B段延續。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身負男低音標簽的王晰,在和聲加入處“夕陽”的真聲音高就達到了四字組的C,預示著高潮部分還有更大的驚喜。
間奏部分,二人共同完成了一段40秒的吟唱,非有相當高超的美聲基礎不可為,整首歌曲的張力由此拉開。銜接處我們可以聽到底鼓微微漸強類似滾奏的聲音,引入二人漂亮的二聲部旋律。其中,Vitas的聲音代替了提琴織體的作用,花腔高音連升3個Key,串連起50余個音節,令人嘆為觀止。此段巧妙在表面上看是一個三度的合唱,其實Vitas相當于高八度的演唱,這就形成了大六度的關系?!盎米儫o?!?,更是假以為的大三度和弦,實際上是小六度,增加了更多的緊張感?!叭鐗粢粓?,飛向夕陽”開始產生了“主”與“輔”的配合,王晰通過低音的逐漸渲染,將Vitas推向高音。
此部分,如果說Vitas是向上開花,那么王晰則代替了弦樂的根音,負責向下扎根,一段巴洛克式花腔男低音展示,華麗中不失端方?;ㄇ荒械洼^之男高,發聲方式有所不同,無法通過對腔體氣流的控制將音高頂上去來體現技巧,而是純靠強大的肌肉控制實現,若功力不夠,則聲音中會難以避免粘連感,進而影響歌曲的聽覺美感。王晰在此段的技巧使用中,將自己的音色把控得流暢又富于顆粒度,使得聽感出現美聲中不常見的金屬質感,這種將美通唱法融會貫通的處理,效果堪稱完美,否則這首歌曲就很容易變成炫高音的競技之作。
歌曲進入B段,開始呈現龍驤鳳矯的氣象。二人都是收放自如的歌者,既不奪他人之美,又不失自身之格。一位用花腔女高的旋律在和弦上方翩飛,一位用花腔男低的聲線在根音婉轉吟唱,表現不分伯仲,均很見功力。Vitas在“前世難忘”四個字的控制力上非同一般,在假聲的高音處還能產生明顯顫音,作為一個已非盛年的歌者而言,對于聲音的把控力已經是極佳的了?!奥吩匍L,一個人流浪”這里二人采用相同的旋律,產生類似男女生音區的天然八度,配以管風琴、底鼓和弦樂,給人以在困難重重下,人們依然信念堅定的感覺。該段第四句“今夜蘭陵酒香,和誰分享”,Vitas通過逐步上揚的高音,將情緒由一個高點繼續向高推進。而王晰的難得之處在于,從聲學角度來講,本身人耳對于聲音的高頻就比低頻更容易捕捉,男低音也因此向來在合唱中不占優勢。與Vitas這樣高音區哨音堅厚的歌手“對陣”,低頻就更容易被淹沒,但王晰一段15秒的花腔男低絲毫不輸Vitas。能把低音唱得清晰已非易事,更何況達到旋律節奏和音準同時在線的水平,絕對是大師級別的演唱水準。
此段結尾處人聲結束,將主題交給背景音樂,底鼓力度加重、速度加快,弦樂出現,人聲由以“a”元音無詞的方式來主張這種情緒,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歌曲層次情緒再次轉變:在無盡的底鼓、弦樂的焦灼,以及人聲的對抗中,節奏與旋律同時創造出的緊繃感在一瞬間像繃斷了的琴弦般脆生生泄壓,一切緊張“唰”地消失了,全曲又回到了同A段略帶壓抑的旋律中。不同的是配樂不再是鋼琴,而是弦樂和鋼片琴,顯得底子鋪陳得更厚,因為這畢竟不是開端的引入,而是暴風雨后的平靜。就像歌詞說道,“回憶泊岸,前事難忘”——我們無法回到平靜的過去,無法復原,就算是表面的安靜祥和,也會留有心底的悲傷。
到了副歌的重復,歌曲轉到升c小調,全曲升了一個key,并且用了一個慣用手法,即先出現人聲,瞬間全部配樂mute掉(靜音),但很快全體配樂作突現,幫助歌唱者宣泄歌曲的情緒。由“從懸崖~”到“~找尋方向”,Vitas的最高音到達G(?6),咬字依然清楚;“回憶泊岸,前事難忘”一句,王晰的低音從C2下探到A4,共鳴仍保持得很好。雖然音域有所差異,但由于二人音色質感的圓融契合,意外產生了互補的意境,像用聲音織起了一張大網,將聽眾包裹在濃濃的情感中。這樣的battle,才是我們所期待的強強聯合、高手對決。
又一處令筆者拍案叫絕的是,整曲的結尾,如果以二人高低音分明的形式收束,可能會顯得無甚新意,甚至產生“井水不犯河水”的隔閡感。但是,王晰就在此處給出了一個真聲高音音階,從“學會堅強”四個字開始,到“找尋方向”之后的情感助詞“ye~~”,由三字組G向四字組G躍進,完成了全曲最有力度的支撐,配合Vitas的假聲高音,真正實現了水乳交融的一場碰撞。在這里,二人又從極具差異的個體變成了并駕齊驅的戰友,共同完成歌曲的行進,收束到最后一句“張開眼,原是夢一場”,兩人都默契地選擇了氣聲唱法處理,極盡溫柔,給人以期盼——黑暗凜冬終將過去。
太過癮了。
其實這次王晰與Vitas的合作,從聲音特點的客觀因素看,并不占優勢,對方的聲音太有侵略性。但是,在這場對決中,王晰以穩定厚實的低頻音色和力量感強大的真聲,把握住了自己的氣場,平分秋色是絕對當得起的。可見,內功深厚的歌手不怕比較,向下扎根的踏實感,同樣給人以欣欣向榮的生命力。Vitas在出道20周年的這張充滿紀念意義的專輯中,選擇與王晰一起記錄這個重要時刻,想必就是看中了他與己互補的音色和同樣扎實的功底吧。
總結一下,此曲之所以被稱為“神仙合唱”,妙就妙在王晰和Vitas的組合。Vitas擁有驚人、結實的高音,而王晰在中低音區的音色咬字又是那么清晰,二人的基本功都如此之好,全曲又正好為二人設定了非常合適的角色,使王晰的低音清晰穩健,Vitas的高音洪亮結實,形成了非常好的對比和配合。再看整曲,并沒有直白表達“抗疫”“艱難”“道阻且長”這樣的詞匯,而是更多地運用一些能讓人感受到溫度的詞匯,如“太陽”“翅膀”“飛翔”。同時,全曲也不斷告訴我們,無論路途多么艱難,云海茫茫,幻變無常,我們也要記得家的方向,因為家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是我們應該念念不忘的地方。
聽聞這首歌曲是二人疫情期間身處異國、隔空錄制的。在成品誕生之前,恐怕沒人能斷言會產生這樣奇妙的化學反應,會達成這樣震撼的效果。冥冥中,這似乎竟也契合了戰疫的走向:當疫情突襲,無數抗疫戰士并不知道他們會和怎樣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有什么樣真本事的人們并肩作戰,也不能清晰預見戰果,他們只是投入進去,傾情傾力。但最終,他們都會像歌中唱到的那樣,學會堅強,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