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作為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從小橋流水發展而來,國際化形象日漸突出,她擁有底蘊深厚的歷史遺存、星光璀璨的文化藝術、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以及首屈一指的營商環境。2020已過,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蘇州經歷了疫情大考,也一直在奮勇直追。進入2021年的新發展階段,蘇州會在文化、數字化發展、鄉村建設、民生服務、生態環境等等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方面大力突破,絕對能驚艷你的眼球。
文化?高揚江南文化旗幟,打造“蘇州最江南”
文化是蘇州的靈魂底色和精神基因,承載著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進入新發展階段,文化產業已經成為蘇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重要戰略支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響“江南文化”品牌,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促進文化產業規模實現更大突破。
蘇州是“最江南”的文化名城,接下來,蘇州會把江南文化的標識擦得更亮,擴大優質文化供給,打造一批具有江南特色、江南標識、江南內涵的文化品牌項目;把蘇作工藝的內涵挖得更深,加快實施“故宮蘇作工藝重振計劃”,推進國家會展中心“蘇作館”、蘇州博物館西館、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博物館等典范工程建設,加強雕刻、蘇繡、緙絲、木作、蘇扇等工藝美術產業集聚區建設;把“百戲之城”的舞臺搭得更廣,全力推進“江南小劇場”布點擴面,推動評彈、昆曲等地方特色文化進酒店、進景區、進特色街區,全面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同時,蘇州將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持續推進古城保護更新,包括突出歷史文化的延續傳承,堅持保護為先、修舊如舊,呵護古城的肌理和傳統街巷特色;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資源活化利用,讓“睡資產”蘇醒起來、活躍起來,展現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建設區域文化產業帶,精心打造“運河十景”文化地標,塑造高顏值景觀。
科技可以賦能文化。接下來,蘇州將不斷挖掘數字文化消費潛力,加快數字文化設施改造,整合資源組建市屬出版傳媒集團,推動全市文藝院團、演出經紀機構、演出經營場所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一批數字文化產業領軍企業和頭部文化企業。
旅游可以讓歷史悠久的蘇州展現出更為動人的一面。為此,蘇州將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拓寬文化消費增長空間,用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扮靚最美蘇州,展現有腔調的“蘇式生活”?。
數字化?聚焦數字化發展,塑造“永遠在線”的蘇州
當前數字化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和生產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核心力量。2021年,蘇州將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面提升數字治理能力,以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蘇州立足實際,為實現建設“全國數字化引領轉型升級標桿城市”的目標,制定了“12345”數字化轉型推進策略,包括聚力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打響“工業互聯網看蘇州”品牌;聚焦匯聚全球頂尖數字創新資源,聚焦營造國際一流數字創新生態;全面推進“一網通用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主攻數字產業化、 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要素化;堅持數字創新引領,構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府、數字安全五大新高地,放大數字化發展新優勢。
此外,蘇州還將與廣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蘇州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攜手同心打造永遠在線的“數字蘇州”,讓數字化成為蘇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最鮮明的標識、最強勁的動力。
鄉村?聚焦鄉村振興,繪就現代農業農村新畫卷
鄉村是農耕經濟的載體,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之根,它總以黑瓦的房屋,寧靜清新的氣息,承載著人們濃濃的田園鄉愁。
2021年,蘇州立足鄉村實際,將充分利用現有豐富資源,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全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蘇州將通過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大力推進7項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實施農村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慎推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國家級試點;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持續推進“三高一美”建設,優化漁業發展空間,提高重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培育10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10個“智慧農村”示范村,全市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71%,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支持集體經濟抱團異地發展,促進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穩定增收,進一步推動村企合作,加快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升優化農村環境,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配套,加強農村垃圾資源化利用,深入開展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94%;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打造“兩湖兩線”跨域示范區,建設85個特色精品鄉村,建成500個特色康居鄉村;探索推廣運用積分制,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一幅“醇正水鄉、現代江南”的畫卷將在2021年的蘇州徐徐展開。
營商環境?優化“蘇式服務”,助力“最舒心”營商環境
最優營商環境是蘇州閃亮的金字招牌,也是蘊含在城市肌體中的鮮活因子。2020年蘇州向全球隆重推出“蘇州最舒心”營商環境品牌。最舒心服務沒有終點,2021年蘇州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圍繞企業群眾辦事“找最少的部門、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時間、交最少的材料”的“四個最少”為核心內容,精心打造“蘇式服務”品牌,為“蘇州最舒心”營商環境建設作出新貢獻。
深入推進全市“一件事”改革、電子證照應用和“證照分離”改革,這是蘇州今年工作著力點。同時,加快實現讓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加強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加快“12345”熱線“一號響應、一線貫通”,鞏固“一企來”前端“客廳式”專家坐診機制;持續推進各類事項的“一網通辦”,全面推進政務事項網上辦理,利用5G、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不斷提高“企業登記”和“項目審批”效率,實現開辦企業“一表申請、一窗發放、2個工作日內完成”全覆蓋,著力構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大平臺;大力實施“一件事”改革來減少辦事材料的提交,將群眾需要辦理的涉及兩個以上事項,多個部門或者跨層級的“一攬子事”,實現“線上一網”或“線下一窗”受理的“一件事”辦理模式。
持續優化,永不止步,蘇州這個最舒適“棲息地”正在逐漸完善。
民生服務?民生兜底托起百姓“穩穩的幸?!?/p>
民生服務面向千家萬戶,是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做好基本社會服務的重要方面。新的一年,蘇州全市民政工作將著力推動基本民生保障更加聚焦、基本社會服務體系更加完備、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更加精密、社會力量協同參與更加有序,牢牢守護百姓“穩穩的幸福”。
2021年,蘇州將重點探索低保標準與消費支出掛鉤的自然調整機制,進一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政策的協同性,精準識別、靶向幫扶低收入困難對象。同時蘇州將推動基層治理和服務更加精細有序,高質量完成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做好“一肩挑”后村級權力監管和制度建設“后半篇文章”;推動“美麗社區”建設,探索推廣“大全科”“全員全科”模式,進一步暢通社會組織、社工人才、志愿者參與基層治理途徑,加快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深化“智慧民政”建設,推動更多的民生事項“掌上辦”“全城辦”“主動辦”;著力優化婚姻、身后一件事聯辦服務,逐步推進婚姻登記市域通辦;有序推進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鎮(街道),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和異地申請、同城通辦,讓蘇城百姓盡享民生幸福。
實事項目?完善實事項目,筑起人民幸福之基
建立和完善實事項目,對解決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蘇州將牢抓住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辦好民生實事項目,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
公共交通作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張“網”,帶給人們便捷、高效。新的一年,蘇州將試運營軌道交通5號線,建設6號線、7號線、8號線、S1線;實施市區道路通行秩序優化提升工程,對20處交通堵點進行治理,打造20條示范道路、200個示范路口;市區新辟、優化調整40條公交線路;實施平海路、虎丘北P+R換乘停車場建設工程。
老有頤養是蘇州建設更高水平宜居之城的應有之義。今年蘇州將再開工建設10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新建1000張養老機構床位,建成2000張家庭養老夜間照護床位,開展3500戶適老化改造。同時,深化長三角養老服務合作,助力“滬蘇同城化”。
教育和醫療是人們最為關切民生實事,事關城市的發展品質。蘇州在今年將新建、改擴建40所學校,開設30個愛心公益暑托班,建設30家普惠性托育機構;新建、改擴建1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示范化發熱門診16家,建設核酸檢測基地7家;實施蘇州醫保“一卡通”項目,實現參保人員在大市范圍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直接刷卡就醫購藥。
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展現高顏值城市形態
2021年,蘇州將堅持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
蘇州已經進入了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經濟社會高水平發展的新階段,今年蘇州將繼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啟動編制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推進VOCs“夏病冬治”,對全市儲罐、柴油車等使用大戶開展精確掃描定位和專項整治;圍繞氮磷削減,科學排定年度太湖、陽澄湖治理重點工程項目;大力推進支流支浜整治提升、污水收集處置、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全面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完成全市污染地塊“一張圖”;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生態環境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幫扶惠企政策。
在改善人居生態環境方面,蘇州在2021年將新增及改造綠地300萬平方米,提升改造中心城區7條道路及沿線周邊綠化,新建、改建21個口袋公園;實施天平山景區提升工程。高質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四分類小區模式基本覆蓋;持續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啟動增設100臺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