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江濤
摘要:幼兒品德教育是學期教育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幼兒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愛國主義熏陶,懂得感恩知恩為長輩分擔憂愁,懂得關心體貼他人,學會分享和謙讓;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尊老愛幼,守規矩;培養誠信誠實的品質,知錯就改;具備勤勞節儉的品質,懂得用勞動來創造財富,形成一定的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懂得與人和諧相處,具備基本的交往品質;形成活潑、開朗、堅強、勇敢的性格,具備參與各項集體活動的自信心等。
關鍵詞:親子繪本;繪本;閱讀;品德;幼兒
前言
3——6歲的幼兒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手眼口協調發展。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幼兒思維、智力、品德個性的形成。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來說具有極大地教育價值,繪本故事內容豐富,新穎獨特,形象生動飽滿。父母通過親子繪本閱讀的方式傳授幼兒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幼兒從繪本作品中汲取知識的養料,形成可貴的思想品質。
一、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品德養成的教育價值
(一)親子繪本的情感性促進幼兒道德判斷發展
情感教育有助于道德教育的促成,繪本故事貼近幼兒的情感經歷,貼近幼兒生活場景,親子繪本閱讀過程中幼兒的情感能夠得到釋放,繪本閱讀有助于幼兒情感的發展。幼兒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道德評判標準依據自身的情感來決定,幼兒同情誰,哪些就是好人好事,幼兒討厭誰害怕什么,那就是壞人壞事,說教式教育對幼兒收效甚微。親子繪本閱讀故事中情節曲折精彩,夸張擬人的手法能夠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在情感故事熏陶下幼兒更能理解其中的道德蘊意。
(二)親子繪本的情景促進幼兒道德認知發展
親子繪本閱讀這種道德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兒道德認知的發展。繪本故事為幼兒構建了一個個的故事情景,為親子互動交流搭建了一個平臺,實際的德育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繪本故事閱讀中幼兒能夠在具體的人物形象和情景故事中受到環境暗示,促進幼兒道德認知的發展。繪本故事的情景真實、自然,親子繪本故事中豐富的語言和生活情景更有利于幼兒理解其中的情節,促進幼兒品德的發展。親子之間進行情感的交流和互動,一起交流其中的故事情節,在相似的情景中運用誠實、分享、互助等各類美好的品德,進而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實現幼兒道德自主構建,完善幼兒的品德行為。
(三)繪本道德榜樣利于幼兒觀察和模仿
觀察和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各種社會行為的形成都是從中而習得。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個性性格和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幼兒進行良好道德行為教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們善于想象和幻想,他們通過一系列思維活動認識、理解、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親子繪本故事中為幼兒構建一個個榜樣形象,幼兒可以體驗到不同的人物角色,感受到人物身上各種可貴的品質。幼兒渴望模仿自己崇拜的人物,希望自己擁有優秀人物的可貴品質,會在潛移默化中要求自己按照正面人物的形象來做事情,因此,親子繪本閱讀教學中,角色體驗有助于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幼兒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繪聲繪色的給幼兒描述人物形象,幼兒將其作為自己的道德模范,當幼兒設身處地至于那樣的情景中自然而然的會帶入情感進行類似行為的模仿。
二、親子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品德行為養成的策略
(一)挖掘繪本中的內容,提升幼兒道德認知
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主要負責引領、指導和點撥,家長解讀繪本故事的方式,甚至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加深幼兒的印象,促進幼兒理解繪本故事。家長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要從繪本故事中提煉德育教育的元素,讓學生認清真善美,假丑惡,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幼兒最初的道德意識萌發來源于家長的有效引導,家長從中尋找道德榜樣,讓幼兒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有助于幼兒理解自己的義務和責任,遵守相應的規則。例如,在《大衛惹麻煩》親子繪本閱讀過程中,家長讓幼兒對照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具有跟大衛一樣的不良行為習慣,讓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對大衛敢做敢當,誠實守信的行為給予充分肯定,促進幼兒在實例中促進幼兒良好品格養成。
(二)親子游戲活動,提升幼兒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也是提升品德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徑,幼兒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過程中以游戲的方式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具備積極向上的道德品格。優秀的親子繪本作品中貼近幼兒日常生活,具備豐富的道德內涵,還具備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等。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可以加深幼兒的而理解,讓幼兒進行創造性閱讀,發揮繪本教學的價值。在《好餓的毛毛蟲》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跟幼兒一起動手制作各種道具,讓幼兒扮演毛毛蟲進行表演游戲,幼兒模仿毛毛蟲的動作,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表演,逐漸了解人的成長也需要經歷磨練和付出,從而理解繪本故事所傳達的情感。
(三)道德行為實踐,增近親子關系
家長和幼兒共同堅持完成大量的親子繪本閱讀之后,還要幫助幼兒在生活實踐中聯系繪本中的故事情節,進行良好品德行為實踐,讓幼兒將抽象的道德品質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增加幼兒道德實踐經驗。親子繪本閱讀是一種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重要途徑,親子繪本閱讀中父母與幼兒之間以此為紐帶彼此與彼此之間的距離更近了。父母在親子繪本閱讀中融入情感通過自己的眼神、動作、表情、言語等對幼兒進行撫觸和愛護,通過繪本故事中大量的語言信息將自己的人生閱歷或者情感態度體驗告知給幼兒,幼兒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親子感情也逐漸升溫。在《猜猜我有多愛你》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和幼兒分別扮演大小兔子,家長發揮主觀能動性跟幼兒一起創編兔子舞游戲,改編故事中的內容,讓孩子直觀的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包容。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愛意。
優秀的繪本故事中想象力豐富,內容生動,具有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無法經歷的情景,親子繪本閱讀可以彌補部分家庭教育的不足,幫助家長轉變育兒觀念,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淺談家庭教育與繪本閱讀的有機融合[J]. 湯歡. 新課程研究. 2019(17)
[2]幼兒園隔代親子繪本閱讀的反思[J]. 王燕. 文教資料. 2019(16)
[3]3歲-6歲幼兒親子繪本閱讀的現狀調查[J]. 陳雅麗,鄒顯林. 文教資料. 2019(01)
[4]幼兒德育教育特色化實施的初步探索[J]. 歐隴娟,王喆. 當代家庭教育. 2020(34)
[5]重德育,傳文明——對幼兒德育與傳統文化節日相結合的教學思考[J]. 姚若云. 教師.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