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楹
摘要:目前,在我國教育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小學逐漸掀起家校合作的熱潮。然而,在對家校合作日益重視的今天,關于我國農村地區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真正現狀,理論和實踐經驗甚少。探究我國農村地區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推動家校合作促進當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地區;家長參與;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最早提法是在國外。目前在我國,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公認的概念。學術界的表達有多種方式,如:“教育介入”、“家長參與”、“家校關系”、“家校交流”、“家校溝通”等。基于本研究的視角,將“家校合作”定義為:為實現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家長和學校雙方主動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竭盡全力地通過一定的溝通聯系方式,并在行動上互相配合、合作的雙邊社會性活動。處于小學階段的青少年兒童,絕大部分的影響都來源于家庭和學校,這就迫切要求家庭和學校要進行密切合作。開展家校合作,有利于學校變更教育模式及教育方式,豐富教育資源,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有助于家長轉變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手段,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形成和諧的親情氛圍。
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城鄉經濟發展不協調困境仍然存在。但是短期內是無法達到與城市成效一致的家校合作。研究者根據農村地區當前的實際情況,力求構建符合我國農村地區家長參與家校合作行之有效的建議與對策。
一、做好相關宣傳和培訓,提高家長參與自我效能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民主政治不斷完善,切實要求我國公民能夠主動參與社會事務,發揮主人翁的參與熱情和動機。作為合作方的農村家長當然也要與主人翁的心態參與并管理學校的事務。另外,將家校合作的觀念及其意義普及至每個農村家長中,使其明確認識到參與家校合作是政府、學校、社區和家長共同的權力和責任,以此激勵農村家長主動參與到家校合作中來。
認知是付諸實踐的第一步。家長擁有參與的認知是采取實際參與行動的前提條件。農村家長對“參與家校合作”內涵理解和認識不到位,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文化程度較低,參與家校合作就感到信心不足。農村家長認識的不到位,是社會和學校對家長參與家校合作不夠重視,宣傳不到位所致。文化程度比較低,說明很多家長缺乏相關的知識,自我效能感降低,學習動機薄弱。提高廣大農村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動意識是至關重要的,而幫農村家長增強自信心是調動家長主動參與到家校合作中的第一步。為此,根據農村地區的情況和特點,必須更新其認知觀念,可以通過家長學校、發倡議書、開設專題講座、黑板報、宣傳畫等途徑加強宣傳力度。
二、建設高素質專業化農村教師隊伍,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在家長參與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是家長接觸最頻繁、最直接的對象。教師的參與態度、觀念和工作方式將會影響到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直接效果。因此,教師的素質及專業化程度是決定是否能順利實現農村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一大因素。改善農村整體生活環境、教學環境,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并全方位建立和完善其社會保障措施,吸引更多年輕的教師到農村就職,為農村教育事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此外,在農村教師就職前,加強對其在入職前教育及進修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培養教師們建立正確、合理的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理念。
三、建立家長監督評價體系,實現更高水平的合作
在實際調查過程中,不難發現農村學校對于家校合作的開展存在極其嚴重的隨意性,致使家校合作形式化,無法發揮其本應有的功能。因此,倘若學校能針對家校合作開展情況,建立一支有效的家長監督評價隊伍,制定出細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估指標,逐步使家校合作的實際實施價值可估量化。這樣既能充分利用家長這一教育資源,又能保證學校對家校合作的落實。
四、加強相關法制建設,保障家校合作有效的開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逐漸重視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事務活動,也出臺了相關方針、政策,以使家長參與家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但由于我國農村與城市經濟發展的差異以及農村自身教育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相關方針、政策未能真正落實。從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家長參與家校合作活動的實際成果來看,頒布和實施相關法律法規是保證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順利實現。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條件已經在逐步改善。當前,建議我國應當借鑒發達國家及地區經驗,結合本國國情,制定和頒布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級政府、學校及家長的職權,切實保證家校合作的貫徹落實。可頒布相關的憲法、普通教育法以及專門法等保障家校合作活動進行的法律法規。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全方位推進家校合作
確保農村家長實現參與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切實可行的組織建設。影響農村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因素比較多,除了家長教師方面的因素外,家長參與的渠道少,組織建設機制不完善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活動,建立健全農村家長參與的組織機制,提供多種參與家校合作的渠道。可通過家長手冊、學校開放日、親子活動、建立家庭互助組、請家長擔任義工等活動,調動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家校的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寧會平.農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山西省運城市部分農村小學為例[D].杭州市:杭州師范大學,2013:1.
[2]趙士亮.農村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阻抑性因素研究——以宿遷地區J中學為個案[D].上海市:華東師范大學,2007:1-7.
[3]寧會平.農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山西省運城市部分農村小學為例[D].杭州市:杭州師范大學,2013: 23-29.
[4]陸春曄.影響小學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應對策略[D].蘇州市:蘇州大學,2010:16-32.
[5]李紅霞.哈爾濱市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2013:41-49.
[6]王燕潔.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以石家莊外國語小學為例[D].石家莊市:河北師范大學,20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