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鑫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民工已經成為推進建筑行業發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主力軍,但是,也清楚的發現,這支巨大的農民工大軍存有很多問題,比如說:自身方面:知識技能薄弱、安全意識不足等;社會方面:實名制管理困難、欠薪情況較多等。如何改變諸多問題,順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成為我們不斷摸索的一大課題。
關鍵詞:農民工;條例;實名制管理;工資支付
引言
目前,我國的農民工總數已達2億。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農民工數量不斷增加。當國家對農民工弱勢群體給予高度重視時,農民的權益保護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建筑工程領域,拖欠農民工的工資問題不僅侵犯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施工期的農民工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 農民工及其現狀
1.1 農民工的含義
“農民工”一詞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張雨林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它是指在當地鄉鎮企業或城鎮工作的具有農業戶口的人。農民工是我國獨特的城鄉雙重制度的產物。一個特殊的社會團體出現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農民工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講,農民工包括兩類人,一部分是在當地鄉鎮企業工作的農村勞動力,另一部分是當地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狹義上的農村勞動力主要是指后者。簡而言之,所謂的“農民工”實際上是指“從事農業戶口的農民,從事城市的非農業勞動”。
1.2 農民工的現狀
1.2.1 信息不暢
農民工缺乏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正確指導,而且大多是探索性的。沒有明確的就業指導方向,也沒有關于農民工技能的工作需求信息。信息匱乏導致農民工尋找親戚和朋友,聽取意見,臨時工作,甚至被黑中介和勞務派遣公司所困。更嚴重的是,無法找到適合自己技能的工作,導致無法調整工資和專業技能,并嚴重影響了農民工的收入。
1.2.2 務工環境惡劣
加大繁重的簡單勞動,惡劣的工作環境,較高的工作強度,較弱的社會保障措施,缺乏基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措施以及最低限度的勞動,醫療,就業保護措施以及勞動權利監督和保護措施。結果,農民工收入低,工作辛苦,與工作有關的事故不能及時得到處理,農民工拖欠工資和其他侵犯其合法權利的情況并不少見。
1.2.3 子女教育難
農民工外出打工時,其子女將成為留守兒童。依靠老人照顧孩子,不僅不能及時指導孩子的家庭作業,還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對于沒有足夠精力來撫養自己的孩子并使他們的孩子安全的老年人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簡而言之,不能保證對兒童的教育與關懷。
1.2.4 討薪難度大
一些農民工辛苦了很長時間,但無法得到應得的報酬,存在許多拖欠工資的案件。這些應得的工資基本上是家庭的所有收入來源,沒有這些收入,就無法保證他們的生活。盡管國家已經為農民工的工資做了很多保護,但拖欠工資的事件仍屢有發生。
2 社會各界對農民工的管理辦法
2.1 中華全國總工會
為了繼續促進農民工協會數量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并有效地提高工會對農民工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凝聚力,《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計劃》制定了中華全國總工會農民工工作規劃(2016-2020年)》。主要目標是建立“ Internet +”服務員工平臺,實現農民工管理,就業經歷和技能水平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規范農民工管理,充分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簽訂勞動合同,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深入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計劃,每年為300萬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培訓,并不斷提高農民工的素質;提高穩定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能力,使他們在城市定居,與城市居民合作享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順利實現“三億人口”的國家目標。
2.2 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19年12月4日第73次常務會議上通過了《保證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該規定于2020年5月1日生效。這些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并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取工資。本條例規定了工程建設領域的工資支付方式,工資清算,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特殊規定等形式和期限。
3 建筑工程對農民工的管理
3.1 進場前安全教育培訓
目前,在建設工程項目施工中,首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項目經理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規定,農民工進場前需要熟讀《進入施工現場作業施工安全風險告知書》,然后由安質部進行進場前安全教育培訓,在培訓結《崗位安全質量責任書》、《三級安全教育記錄卡》等,管理人員查驗、收集安全協議、特殊人員操作證件、體檢報告、身份證復印件、保險單等方可進場。
3.2 施工時技術要求規范
進入施工現場時,農民工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并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在2米以上的高空作業中,沒有安全設施的情況下,必須系緊安全帶和安全鉤。安全帶必須低空懸掛使用,禁止低空懸掛使用。在高空作業時,不允許將物料和工具扔下。各種機電設備必須具有可靠且有效的安全接地和保護裝置。嚴禁不懂電器和機械的施工人員使用或玩弄機電設備,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起重區。吊裝機必須處于良好狀態,并且必須事先仔細檢查吊索以確保其合格,懸掛物體的承重應滿足需要。當吊物掉落時,應警示施工人員迅速撤離。四口”和“五個邊界”沒有保護或不符合要求的區域不允許施工。禁止穿拖鞋,皮鞋,高跟鞋或短袖衣服進入施工現場。嚴禁喝酒后上班,禁止在工作時間開玩笑,吃飯或看手機。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或夜間施工時,應提供足夠的照明。配電箱中的電氣設備應完好無損,并配有特殊的漏電開關,并且一個漏電開關必須按照城鄉建設部的標準控制一個插座。
3.3 實名制管理及工資結算
用人單位對農民工的勞動和就業實行實名登記管理,用人單位應當與農民工訂立書面協議,或者通過法律規定的規章制度規定工資支付標準,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等。在建設項目領域,建設總承包商或分包商應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依法進行就業實名登記,有條件的行業應通過相應的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進行就業實名登記和管理。未與總建筑承包商或分包承包商簽訂勞動合同并注冊了真實姓名的人不得進入工程施工現場。分包商應直接負責實名制的管理和所雇用的農民工的工資考勤、支付。此外,工資應以貨幣支付,而不應由有形物品或其他形式代替。工資計算方法可以是小時工資或計件工資。支付日期應依照用人單位與外來務工人員之間的書面協議或依法制定具體的工資支付日期。
4 其他管理辦法
4.1 專用賬戶制度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要求,一般建筑承包商應為農民工工資開設專項賬戶,用于在建設項目中支付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或者其他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變相扣留農民工自己的社會保險卡或者銀行卡,該銀行賬戶只用于支付農民工的工資。該系統將人工成本與項目資金分開,并保證單位首先從資金來源中支付農民工的工資。
4.2 總包代發制度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在工程建設領域,應當在工程建設領域實行分包給建筑總承包商的農民工工資轉包制度。總建筑承包商按照分包商制定并確認的工資支付時間表,通過外來工的特殊工資賬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外來工的銀行賬戶,并代表分包商向分包商提供付款證明。通過專用賬戶減少了工資支付的環節,可以有效降低工資被扣留和扣減的風險,并確保工資直接支付給農民工的賬戶。
5 存在的問題及看法
5.1 進場前安全意識不足
一方面,農民工受教育水平較為低下,安全意識薄弱,注重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建筑企業對民工教育培訓不夠看重,安全教育培訓形式單一。我建議,首先,實施分層次安全教育,根據農民工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施工時間、不同的工種進行與之對應的安全培訓,掌握自己所在工種的安全技能;其次,出臺相關建筑業安全培訓政策,明確要求建筑行業提升安全培訓意識;最后,建筑企業應采取多元化的的安全培訓模式,改變傳統枯燥的課堂教育模式,提高安全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多加強安全教育考核,促進大家的積極性。
5.2 實名制管理困難
目前,大多數建筑業都實行勞務分包模式。勞務公司對勞務人員的實名制管理不是很認真。其次,勞動服務公司分配團隊來完成各種任務。隨著施工的進行,勞動人員將緊隨其后的更換工作造成了較高的流動性和管理困難的局面。同時,在當前的建筑市場中,員工數量嚴重老化,其素質技能相對較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整體勞動成本在上升,拖欠工資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根據以上情況,有必要依法要求勞務分包單位,并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花名冊,身份證,勞動合同文本和工作技能證書應提交總承包商備案,人員,花名冊,證書,合同和技能證書應一致。如果人員變動,請及時申請退場或新的進場人員申請,并更新其他信息,例如花名冊。沒有身份證,勞動合同和工作證明的“三無”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勞務隊還應升級了軟件和硬件管理設施,建立掃臉、刷卡機等。進入施工現場的勞工工人必須佩戴一張工作卡,其中要反映出他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工作類型和分包商。不佩戴工作證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分包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名冊編制出勤表,每天進行出勤考核,逐人記錄工作量的完成情況,并定期制定考核表。考勤表和評估表必須報告給總承包商以備記錄,勞動服務公司必須根據勞動人員花名冊準備月度工資記錄臺帳,記錄工資支付的時間和金額,在簽署并確認支付工資后張貼公告,勞動人員的工資臺帳必須記錄在案。總承包商需要轉包核實單位提供的工資信息,并使用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支付農民工的工資。付款完成后,將保留公示付款憑證,并安排勞務工資發放管理專員每月進行一次現場核查。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國內外各種類型的工程建設項目非常多,對施工人員的需求量非常大,為了滿足工程建設需求,農民工紛紛涌入到城市建設工作中,成為推動建筑行業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因此,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提高農民工的工資管理水平十分關鍵,這是保證農民工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與農民工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還提升整個施工的安全質量,同時也影響了用工單位的利益。因此,不管從生活上來看,還是從工作上來看,都要充分重視對農民工的管理,關注其社會保障管理,這樣農民工們才能更好的為城市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北京,[2020]
[2]中國青年報,中國農民工維權成本調查報告,北京,[2005],12-13
[3]王毅杰,成都市在城農民現狀調查與分析[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19]
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