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雷 王慧 謝欽 石友彬 田秀云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工作需要融合時代發展的特征,教師應當結合互聯網的優勢開展廣泛、全面的調研活動,無論是針對教材內容的調研,還是針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研活動,都需要同步開展,使得對應的教材編寫工作能夠有側重點。同時,物理教師還需要根據專業的特征對教材內容進行系統性的編制,盡量使得大學物理教材在教學內容選取方面能夠滿足當下專業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大學物理;教材出版;編制
引言:
當下,針對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出版工作,最主要的是要融合企業發展以及學生自身需求作為主要方向,同時在當今互聯網大背景下,學校與企業之間需要開展廣泛的交流和溝通,使得對應的教材編制工作更加高效。
一、大學物理專業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符合高校特色的專業教材不夠
當今大學物理專業教材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借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其次是沿用過往在進行物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專科以及中專教材,而最后是由學校部分院校教師自主聯合編制而成的物理教材。當下大學物理教材多數偏向理論化,主要還是以教師講解作為教學的開展方式。其中,在形式上還是沿用傳統的紙質教材作為大學物理教材的主要承載體。在進行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往往是針對物理教材進行系統性的知識講解,同時對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教學也是大學物理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方向。然而,此類教學方式嚴重的忽視了大學生在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從而不能凸顯出當下高等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學生在此培養模式下很難以發揮自主創新創造能力,很難適應當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材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不符合
當下高等院校在進行物理教材的編制工作中,往往注重編寫教材自身的內容,而針對物理教材編寫的內容選取標準,與當下企業崗位要求嚴重不符,同時大學生在進行物理資格證考核,以及技能鑒定資格證書均與社會對專業性人才需求的標準不一樣。總體來說,當下大學物理教材在內容方面還過于單一、陳舊,并且無法與現階段社會實際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三)教材內容重復
大學物理教材在進行編制過程中,編寫教師往往只注重自身專業課程內容的搭建和構造工作,而忽視了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內容方面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從而導致高等物理教材內容重復或者與當下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無法做到有效的銜接。例如針對網線水晶頭的制作內容,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進入物理世界》、《大學物理實驗》、《電子電工技術》等相應的高等教材中均出現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造成學生重復性的學習。當今高等院校教師在進行教材的編寫工作中,往往是出自于對自身職稱的評價以及教學考核作為首要考量的部分,從而使得許多物理教師為了達到教材編寫的標準,盲目的借鑒其他教材的編寫內容,造成了大學教學課程嚴重重復。
(四)實踐教材不足
大學物理是一門講究知識理論以及技能應用的學科,然而當下專業教材知識內容的配置方面更多的是偏向理論化,而未有效的讓學生開展實際的實踐學習。因此,當下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方式,無論是內容還是教學大綱都無法滿足社會提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五)教材建設規范
同時,當下高校在進行教材編寫或改寫的工作中,缺乏相對較為統一的評價標準,從而致使物理教材編制工作出現相應的混亂。此外,由于個別教材出版社工作不認真負責,對一些教材進行隨意的更改,使得教材編制工作很難以滿足當下教學需求。
二、問題分析
(一)教材編寫者自身局限
由于當下高等院校中大部分教師均是由應屆畢業生進行擔任,而對于此類教師來說,缺乏對社會、教育直觀全面的理解,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同時隨著當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致使學校在進行教師的招聘環節沒有對教師的硬性要求過分的注重。同時,部分院校中教師年齡偏大且相應的學歷偏低,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知識體系都較為陳舊和老套,跟不上當代高等教育的教學需求。此外,在高等院校中也不乏存在一部分由企業一線技術人才進入到高校進行物理教學的,此類技術人才往往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專業教學的工作中往往不善于言辭和表達,同時此類專業應用人才缺乏對大學物理職業崗位以及各項專業知識的系統性、科學性的理解,缺少必要的課程理論作為教學的支撐,此類人才在進行大學教材編寫工作中,很難以滿足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缺少對企業的了解和溝通
總體來說,當下高等院校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很少進入到企業中進行相應的實踐。此外,尤其是在我國經濟不發達的區域進行校企合作的成本也較高,因此致使當下高等院校與企業很難開展有效的交流合作,高校的教學工作存在閉門造車的現象,以至于最終編寫出來的教材往往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造成了教材內容的選取與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嚴重不符。
(三)缺乏對系列課程教材的編寫
當下,在進行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寫工作中,往往是由教師自主的開展相應的工作,針對自身的學科專業進行有效的編寫,但是未做到專業性的整體規劃。從而導致在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內容重復缺失的現象。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教材建設中問題解決方法
(一)提高師資力量
高等院校教學工作能夠有效開展的前提是具備專業素養較高的教師隊伍。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綜合教學水平,是作為當下高等院校重要的工作開等方向。具體在當前大學物理專業教材的建設工作中,要不斷的強化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其次,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工作要全面圍繞著專業的建設,對于其中所需要的師資力量進行優化,力求建設出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此外,全面注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工作,以滿足當下雙師型教師教學的需求。最主要的是,還應當盡可能的派遣教師到一線企業中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全面了解一線企業的實際運轉狀況,為學生往后的工作環境進行全面了解,以此來進行大學教材的合理編制。
在當下互聯網背景下,針對大學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要融合互聯網的優勢,學校與學校之間可以開展有效的教師互動,分享各自的教學經驗,以此來使得教師全面的成長和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中,教師在進行自我學習自我能力提升環節也需要融合網絡平臺,廣泛學習網絡資源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
(二)加強校企合作
大學物理教師為了進一步落實教材的出版、編制工作,必須要加強對于企業有效的交流溝通。高等院校應當盡可能的創造出條件,確保教師能夠投到企業的實踐工作中。使得教師能夠對企業的發展以及行業的變動進行及時的了解。同時,學校也應當聘請企業家到學校開展相應的專題講課,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在學校進行教材具體的編寫工作中,學校需要與企業的工程師或一線技術人員一起研討教學教材內容的選取和編制,同時教師也需要全面的深入到當下企業進行廣泛的資料搜集,對于教材編寫工作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教師需要與企業專家進行細致的探討,當教師完成初稿內容的制定以后,再與對應的企業家完成對教材后續的修改和優化。
總體來說在進行校企合作環節,免不了大量的校企溝通的過程。因此有效地融入互聯網技術,實現數據信息的及時共享,盡可能的為當今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工作提供相應的便捷。企業可以為物理教師提供有建設性的視頻文檔,同時也可以全面融合社交軟件平臺的辦公軟件,實現企業與學校在進行教材編制過程中的全面合作,打破傳統時間和空間上對于教材內容編制工作的限制,進一步提升教材編制工作的效率。
(三)著重教材質量
在進行大學物理教材編寫工作中。高等院校除了要建設優良的教師團隊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明確高等院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然后教師再結合相應的目標來做出具體的教學培養方案。因此需要相應的教材編寫教師做好物理教材的整體編寫規劃工作,在進行教材編寫環節,盡可能的以教師研討的形式來開展相應的工作。在教材具體的編寫內容方面,要全面遵循當下高等院校的教學目標,將知識理論作為基礎編寫的內容,同時指引學生全面掌握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必要的實踐性知識內容。重點突出學生在知識方面的應用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工作。
在進行教材的實際編寫環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編寫流程開展對應的工作。針對理科類物理教材的編寫工作要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相結合,融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開展統籌性的教材編輯工作。例如,理工科類大學物理教材編寫應當注重于較強理論化的教材編寫,盡可能的增加一些基礎的物理學知識,比如《質點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等,盡可能地體現出理工科物理教材的教學側重點。同時,針對天體物理學專業方面的應當著重對《經典力學》進行講解。而針對航空專業來說,盡可能的將《熱學》課程中對《氣體動理論》進行細致的講解。總體來說,針對大學物理的教材編制工作,要側重結合學生實際的專業學科性質來開展必要性的課本編制工作。
此外,在當下互聯網背景下,在對教材質量進行把控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落實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難度的物理教材編寫工作以外,在教材的實踐操作環節,還需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例如可以有效地融合互聯網絡平臺,由教材編寫教師向在校大學生以及往屆的畢業生開展相應的調研,結合當下行業的發展動向以及學生對于物理實踐操作的知識興趣點,來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的編制。具體教學內容的設定要全面融合專業的特色以及社會的需求。例如,針對當前機電專業學生,在實踐型教材編寫工作環節,盡可能的將《電磁學》相關的原理進行細致的講解;而針對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在進行物理教材的編制過程中,盡可能將《振動與波》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總之,結合互聯網絡平臺,開展全面的調研活動,同時結合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廣泛調研,來對當下的物理教材進行細致的編寫,使得對應的實踐型教材的編寫工作既能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需求,同時又能滿足社會對于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
四、結束語
總體說,當下大學物理教材的編制工作需要融合互聯網的特征,對應的教師需要開展全面、廣泛的調研活動,確保對應教材的編制工作能夠更加全面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雷曉玲.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教材出版實踐探究[J]. 大眾標準化, 2020, No.318(07):49-50.
[2]王麗麗, 曾可.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教學的改革及實踐[J]. 文理導航(中旬), 2019(8).
[3]姚尚彬.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創新與探索[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 2019, 000(010):112.
作者簡介:陳春雷,男(1962.4—),漢族,黑龍江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物理教學與創新教育。
課題:
1、2019年度廣東省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立項項目:教學內容改革和課程建設項目,編號:PROJ1143405256181420032
2、中華農業科教基金:以“能量“及”力“為出發點的大學物理教材內容安排的改革探索,編號:NKJ20180-2033
3、廣東省2020年度一流課程建設改革示范項目:大學物理,項目編號:粵高函{2020}16號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省湛江市 5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