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我國作為世界上的人口數量大國,耕地面積、產量及糧食問題非常突出,確保國民糧食安全對我國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很重要。尤其是在某些適合開發經濟建設的區域和比較優質的耕地重合度很高的地區,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制度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和影響很大。在進行的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我們必須嚴守整體的耕地紅線,對于規劃中的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制度,務必落實好,從而去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本文對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問題,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土空間;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國土規劃
一、國土空間規劃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重要性
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我國優質耕地的保護,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很大,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保護,我國的糧食安全就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在現代耕地保護和轉型過程中,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非常關鍵,其中永久基本農田的數量和布局是否穩定是政府規劃中耕地保護工作的第一職責。
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國民剛性需求,對保護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意義重大。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是耕地保護制度中的核心內容。永久基本農田制度可以穩定我國耕地整體的數量以及分布格局,能夠確保糧食豐收滿足國民生活需求,但同時也使建設占用的成本更高,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
能夠實現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保護,就能永久地保護住人民群眾的口糧,這個任務很重且過程艱巨。永久基本農田,如同鑲嵌在我國美麗且廣闊的土地上的一塊綠色寶石,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們非常有責任并且有義務去把永久基本農田工作規劃好,將永久基本農田的產能作用發揮到最大。
永久基本農田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口糧田,保護它就能保證我們將飯碗穩穩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保護永久基本農田也能夠保命,保護它能將我國的糧食戰略儲備工作進行很好的落實。從資源潛力上來看,要對優質的耕地進行重點保護,將其生產的潛力開發到極致,研究市場需求,然后針對市場需求來提升糧食產量和質量。從對使用權以及經營權的持續改革改善方面來分析,要不斷提升永久基本農田的最大利用率,將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進行加強,并且提高永久基本農田制度改革過程中的效能,釋放出最大的生產力。
二、國土空間規劃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路徑
1. 健全保護監管機制
從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的性質上來看,永久基本農田是我國的戰略性資源,在保護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數量,還有質量也得進行關注,并且需要加強有關部門對永久基本農田資源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機制中有一些基本原則在工作中需要遵循,主要是需要滿足對數量進行有效保障、對質量進行提升、能夠對生態增效等方面的要求,從而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任務進行落實,在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去進行工作,對于沒有獲得過批準或者并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建筑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用地或臨時用地等已經占用了永久基本農田的,需要要求其整改,并且盡快恢復農田種,保護永久基本農田不被浪費或占用。要對永久基本農田從生產潛力的動態變化趨勢進行嚴格監控和定期檢查,防止優質糧田的產量和質量下滑。
2.建立永久儲備農田
目前,在我國的國土資源規劃中,關于永久儲備農田方面的政策還不全面和完善。在規劃中需要對永久儲備農田政策做進一步的完善。在已經規劃為永久基本農田的區域之外,如果仍然存在一些質量比較好的耕地,可以對其劃分出一定比例或范圍作為基本農田儲備區,日后用來作為國家或地區另外規劃的其他重大項目、生態環境建設、民生或基本設施項目工程的補充規劃空間,這樣不至于后期需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去為這些項目提供空間。因此,在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可以劃分部分區域作為永久儲備農田。
3.開拓邊界管理機制
永久基本農田的格局分布主要是連片并且集中,這非常有利于對農田組織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的整體規模收益,務必要避免農田分布的細散化。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對于城市以及鄉鎮開發邊界內的那些零散永久的基本農田,將它們納入城市農業公園或者其它項目,來對其進行管理。當然,這些都是在不破壞基本農田耕作層的基礎上去實施的,不能顧此失彼,需要盡量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發展兩個方面的協調與共同可持續發展。
4.創新監測技術手段
我國永久基本農田的特點是面積很大、分布比較廣,這種情況對永久基本農田的監控工作提高了難度,但是,監控工作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應用先進的技術監測和信息手段去對其進行監督,有利于定期檢查工作的開展。應用GPS、GIS、無線網絡以及衛星遠程遙感等這些新科技技術手段或設備,能夠及時并且準確地采集到永久基本農田的信息,這些信息在保護過程中是動態變化的。有關部門采集到信息之后,對基本農田的占用和重新規劃等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這樣能減少重復及錯誤作業。從農田利用的水平以及使用的技術手段來看,要關注“人”“機”“化”的重視程度,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提升機械使用水平,并且應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和無人機監控等技術手段,去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高度信息化的監管。
三、結束語
在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十分關鍵。我們不僅要完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制度,還要建立儲備農田,并且在已經規劃好為永久基本農田的區域外,去開拓邊界優質農田,并且對其進行耕作或者管理。最后,要加強對永久基本農田的監控程度,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和設備,能夠準備并及時的監測農田的動態信息變化,從而可以及時更新農田信息,這樣有利于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方便進行和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代冬梅,楊皋伶,田鋒.發展權受限角度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中補償價格的測算——以重慶市為例[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21(02):32-33.
[2]祝金燕,李鑫.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實施評價與政策啟示——以中國東部XX地級市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1(04):06.
[3]梁鈺珮,王文昌.永久基本農田后期管護中農民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21,37(05):149-155.
[4]陳愛梅,羅燦培.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輔助建庫軟件設計與實現[J].礦山測量,2021,49(01):104-108.
朝陽市自然資源局 遼寧朝陽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