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摘要:泰山風景名勝區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自古以來中國人最為神圣的山。正因為這樣的象征性,歷代中國的帝王們還在這里舉行了祭祀的封禪儀式。智異山國立公園于1967年在韓國首次被指定為國立公園,雄偉而幽靜的山勢被稱為"民族的靈山"。本研究從觀察一個國家的野外休養資源管理方式與相應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的角度來看,具有研究意義。對國立公園管理方式的比較研究可以為我國實施國家公園管理及開發提供實務性啟示。
國立公園是能夠代表國家重要的自然生態系、自然及文化景觀的地區,不僅具有保存價值,而且作為國內外游客野外休養活動的場所,具有重要價值。我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公園事業全面發展。我國于1982年首次指定風景名勝區,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相當于韓國的國立公園,被定義為"觀賞、文化或具有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相對集中,環境優美,可以向人們進行游覽或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第二條)。
韓國最初引入國立公園制度是從1967年智異山被指定為國立公園開始的。此后到2016年為止,韓國共指定了23個國家公園,與發展國家公園管理體系的發達國家一樣,韓國也制定了《自然公園法》,以保護資源和直接利用為目標管理國家公園。
一個國家指定國立公園并管理的方式根據該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社會文化情況會有所不同。例如,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在國立公園指定或管理方式上可能會存在差異。另外,根據指定管理國立公園的歷史或經驗,國家之間在國立公園的管理方式上可能會存在差異。觀察國家間國立公園的管理方式的差異和相似點,并查明其原因的研究,不僅有學術性上的趣味性,更有研究的意義性。而且從實務角度出發,也能為國立公園的管理提供啟示。迄今為止,研究內容中雖然對其他領域的國家間比較研究和國家內國立公園間的管理方案進行了比較研究,但幾乎沒有對具有不同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背景的2個國家以上國立公園進行比較的研究。
本研究從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以我國著名國家名勝風景區之一的泰山風景名勝區和韓國代表性國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為研究中心,分析我國和韓國的國家公園管理方式的相似點和差異,并將此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因素聯系起來進行討論。本研究將特別從法律、經濟、設施、教育等方面對這兩個公園的管理方式進行比較研究。本研究從觀察一個國家的野外休養資源管理方式與相應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的角度來看,具有研究意義。不僅如此,對國立公園管理方式的比較研究可以為我國實施國家公園管理及開發提供實務性啟示。
本研究以對國立公園管理的理論和先行研究為基礎,比較泰山風景名勝區和韓國智異山國立公園的資源及訪客管理方式的相似和差異,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我國風景名勝區管理改善方案。本研究為了達到研究目的,對國立公園的法律、經濟、設施及教育性管理方案進行先行研究并研究相關文獻,同時通過對泰山風景名勝區和智異山國立公園的現場調查及訪問相關公園管理事務所收集了相關資料。比較泰山風景名勝區和智異山國立公園資源及訪客管理方案后,總結如下。
首先從法律管理的層面來看,泰山風景名勝區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和泰安市自行制定的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以及其他許多條例和規則等運營。智異山國立公園是在大韓民國國會制定的"自然公園法"的單一法律下進行公園管理。可以說,我國通過各種條例管理國家公園,反映出我國至今對國家風景區管理賦予的價值較低。智異山國立公園還通過指定用途地區進行公園管理,對野營場所避難所的事前預約制、進山時間指定制等為了公園資源保存和游客管理的制度。泰山風景區在調研時還沒有實行這樣的制度。另外,雖然泰山風景名勝區和智異山國立公園都實行了特別保護區制度,但是智異山國立公園比泰山國家公園更多,而且對大面積的保護區制度也在實行。
第一、從經濟管理方面來看,泰山風景名勝區征收120元的入場費及較高的索道使用費。而智異山國立公園在2006年取消了入場費,原因是我國風景區要靠門票收入來充當人工費和管理費等,韓國取消門票,一方面引發了游客數量的劇增,也帶來了環境破壞問題,與此同時我國近幾年因門票價格過高,引起了國民的不滿,對文化資源的平等享有也提出了問題。
第二、從設施管理的角度來看,泰山風景名上去和韓國智異山國立公園在探訪方案內容、停車場等數量上并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泰山國家公園的公共衛生間和垃圾桶比智異山國立公園多,智異山國立公園比泰山國家公園的探訪路和指示牌更多。另外,智異山國立公園內設有避難所和露營地等設施,而泰山名勝風景區內至今還沒有具備這些設施。可以看出,我國的管理重點是垃圾回收和便利設施設置等,而韓國的管理重點是通過徒步旅行或野營的活性化來提高游客的探訪經驗質量。
第三、泰山風景名勝區設有3條纜車路線,而智異山國立公園沒有設置纜車,可以說這體現了市民社會團體在國立公園管理上的影響力。雖然韓國有在國立公園內設置纜車的動向,但由于環境保護團體強烈反對在公園內設置纜車問題,韓國政府大部分都沒有在國立公園內設置纜車。泰山國家公園設置纜車的過程中,雖然我國自然科學家的反對聲有些微乎其微,但考慮到經濟收入及訪客的便利,設置了纜車。
最后,泰山風景名勝區和智異山國立公園都在實施導游解說管理方面都是采取了自愿的原則。但是,泰山風景名勝區的資源解說員與智異山國立公園的解說員相比,在解說內容方面,智異山國立公園正在進行生態解說或文化解說等主題的解說,而泰山國家公園是一般性普通的解說。我國在游覽時,文化接受方式一般以觀看為主,在韓國通過野營、生態體驗、環境教育等反映出實際探訪型文化體驗項目正在發生逐步增加。
以本研究結果為基礎,提出我國風景名勝區改善方案如下。
首先,在管理條例方面,應加大包括指定用途地區、指定特別保護區和實行自然休息年制、入山時間指定制等相關條款。指定用途地區或特別保護區的指定及自然休息年制的實行等制度不僅在韓國,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國立公園也為了公園資源保護和游客管理而廣泛采用,因此我國也有必要將相關條款加入到風景名勝地條例中。在此過程中,韓國國立公園的自然公園法將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第二、我國在日后國家公園的經營方式上,像韓國及美國國立公園一樣,追求國家承擔一定部分管理所需資金的方向是值得提倡的。正如前面所討論的那樣,景區通過向游客征收高額門票及索道使用費用等用維持景區的發展,這限制了人民享有國家公園的權利,同時也會導致國家公園的商業化。
第三、從設施方面來看,我國風景名勝區考慮到今后探訪游客的旅游觀念的轉變,可以擺脫以設置衛生間或垃圾桶為主的基礎情況,可以考慮設立探訪路和指示牌的先進化、避難所和露營地等探訪設施。在設置纜車時,也可參考韓國國立公園的國民監督體系,構建我國風景名勝區的市民監督體系,市民監督機關也可以聽取政府或專門機關對國家公園的意見,最終形成可持續的國家公園管理環境。
最后,我國可參考韓國在資源解說員的選拔、教育訓練及運營系統,為今后吸引高學歷人才并實施專業訓練,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解說服務。今后,在以登山為主的文化中住宿,進行徒步旅行或以生態文化體驗為主的游客會越來越多,從這一點來看,這也是必須考慮的事項。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