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光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多年來,我國一直強調“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針,這對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與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的管理水平任然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已經關系到行業的興衰,企業的命運。
(一)質量管理的概念
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即質量是由一組固有的特性組成,并且這些固有特性是以滿足顧客及其它相關方所要求的功能特性。施工質量,是指建筑物、構筑物或構件符和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建設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它屬于全面管理中的產品質量,它的好壞取決于工序質量和工作質量的管理。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通常包括制訂質量方針和。
(二)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靠質量樹信譽,靠信譽拓市場,靠市場增效益,靠效益求發展”,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鏈。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把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把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公司各級領導所認同,“內抓現場質量領先,外抓市場名優取勝",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的經營戰略已被廣泛采用,建筑市場的競爭已轉化為工程質量的競爭。而工程質量形成于施工項目,是公司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質量必須從施工項目抓起。而項目質量管理是公司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公司深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設部提出抓工程質量要實行“兩個覆蓋”(即:要覆蓋所有的工程項目和覆蓋每一個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也是著重強調了抓項目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三)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工程質量“通病”嚴重影響使用功能。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構件幾何尺寸和鐵件位置不準;澆筑振搗不密實,漏漿失漿,蜂窩,露筋,鋼筋焊縫咬邊、夾渣、脫焊、焊不透現象;錨桿支護中錨桿任意放大尺寸,孔深不足灌漿不實,噴射混凝土強度低,厚薄不勻,支護不牢而出現片幫冒頂;在整體施工過程中,土建工程與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之間的預埋件、孔洞不作預埋、預留,而造成到處打眼打洞,使建筑物強度受損。
2、由于開放建材市場,各種不合格的建材,特別是劣質鋼材和水泥用在工程上,給建筑物的安全帶來了明顯的隱患;農村建筑隊承(分)包的工程“粗制濫造”以及不合理的承包,缺乏技術人員,不遵守操作規程,偷工減料的行為增加,給工程留下隱患,使工程質量事故可能突然發生,也是當前突出的問題。
3、企業缺乏專門從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工作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企業質量保證能力低。在崗的質量專業人員缺乏系統的質量專業知識和及技能培訓,素質參差不齊。人員素質不高,許多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缺乏技本的質量管理知識。
(四)質量管理的控制要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領導者的素質,操作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違紀違章等。施工時首先要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因為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施工人員應當樹中五大觀念即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用數據說話的觀念以及社會效益、企業效益(質量、成本、工期相結合)綜合效益觀念。
2、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影響材料質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點有:1)優選采購人員,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挑選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忠于事業的人擔任該項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3)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止常施工。4)加強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5)抓好材料的現場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試驗、檢驗工作。據統計資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費用占總投資的70%或更多,正因為這樣,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為謀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術規范要求的品種、規格、技術參數等采購相關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購人員素質低下,對其原材料的質量不進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從中收取回扣和好處費。還有的企業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約束機制,無法杜絕不合格的假冒、偽劣產品及原材料進入工程施工中,給工程留下質量隱患。
3、方法因素;
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含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引順利實現。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此外,冬雨期、炎熱季節、風季施工時,還應針對工程的特點,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業等,擬定季節性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干裂、沖刷等的危害。同時,要不斷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盡可能減少施工所產生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實行文明施工。
總之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層次和施工現場的每一個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自然環境影響因素多等特點,決定了質量管理的難度大。因此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覆蓋所有工程項目和每個項目施工的全過程,我們要站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工程質量的重大意義,堅持“以質取勝”的經營戰略,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以此推動企業拓寬市場,贏得市場,謀求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希進主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2]薛振清主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與管理》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