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國農村土地的規劃提出了新要求。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搞好農村土地的規劃有利于提高農村經濟水平,促進農村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搞好村域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規劃好農村生活、生產以及生態這三者的空間,以促進農村的和諧發展。在規劃過程中要注意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和實施策略。本文將對在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如何做好農村土地規劃的發展目標與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農村土地;規劃對策
近年來,我國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國土空間規劃的背景下,做好對農村土地的規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建立和諧美好的新農村。要想做好農村土地的規劃,就必須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農村生活、生產以及生態環境的空間規劃,做好對耕地的保護、村莊的建設以及環境的保護,不斷完善各種基礎設施,為村民們提供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一、制定發展目標
要對農村土地進行規劃,首先要明確農村的發展目標。在進行農村的土地規劃之前,要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對農村的現狀以及發展前景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和分析。首先要對村莊所處的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城鄉要素供給、市場需求進行的充分的調研,同時也要對周圍的城鎮、村莊發展狀況進行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還需要了解當地的村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費結構以便能夠分析市場需求。其次,要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重點關注村民們比較關心的產業及其運作模式。最后,要了解本村的資源種類、分布以及規模,包括各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將這些調研的結果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評價,最終制定科學合理、符合民意的發展目標。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發展目標要符合當地的實際,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依托自身的優勢來帶動可持續發展;第二,要能夠增加農民和村集體的收益,建設現代化的農村,促進農村人口的就業,實現增收創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第三,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促進農業產業方式的轉變,發展特色農村經濟,并注意生態環境和經濟的同步增長;第四,要保護農村的傳統文化,保護各種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這些文化遺產和農村產業的融合。
二、制定土地規劃的策略
(一)堅守底線
為了促進農村產業的發展,需要將農村發展的目標和國土空間規劃結合起來,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在促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經濟的增長,而忽視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在制定產業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要深入了解村莊的資源條件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的一系列剛性約束,打好農村發展的基礎。首先,要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嚴格遵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并配套良好的水利設施,保證田間的道路通暢,提高農田的質量和生產能力,實現農產品的增收。其次,積極促進非永久基本農田的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增加其生態景觀、服務等功能,賦予非永久基本農田新的產能,促進農村產業的升級。另外,也要根據農村自身所有的農業資源考慮各種農業建設的綜合效益以及可行性,采取有效措施使農業早日實現規模化、高效化、品牌化、生態化生產。
(二)統籌發展
農村土地規劃要全面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的“全要素統籌”以及“全域覆蓋”的理念,把生態因素、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等全部納入到農村土地規劃中,推動農村各項產業的融合與發展。在進行農村土地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比較有特色的自然景觀、民俗文化、風土人情相結合,通過運用產業集聚和聯動以及技術創新的方式,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的深加工、銷售、農村旅游服務以及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與相互促進。通過統籌發展,使農村產業的結構更加豐富、具有特色、并呈現出規模化和專業化的特質。
(三)土地規劃的靈活性
進行農村土地的規劃,一方面要注意保護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產,清退一批有污染、不利于農業發展的產業;另一方面,也要在保證遵循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約束時,注意土地規劃的靈活性,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根據農村的經濟發展情況、產業形態、自然條件等發展靈活多樣的農村產業,同時在布局相關的產業以及決定產業運作的模式時,也可以進行靈活的調整,使農村產業發揮自身的活力,帶來更大的效益。
(四)確保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
確保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如果沒有可操作性,那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從而影響農村的全面發展。為了保證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可以利用制定近期行動規劃以及設置保障機制,來保障土地規劃的順利、有序進行。在做近期行動規劃時,需要根據任務目標,統籌管理人財物等資源以及村民的需求,明確近期需要落實好的項目的位置、資金、規模、責任部門以及建設進度,運用保障機制督促、監督以及評估相關土地規劃利用的情況,以保證土地規劃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并完成,促進其早日實現效益。如果在規劃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應該積極對其進行研究,并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使農村土地的規劃更加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以利于農村的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國土空間規劃的背景下做好對農村土地的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進行農村的土地規劃時,要從多方面考慮,為農村發展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并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堅守底線,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的相關規定,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文化遺產以及生態環境,并統籌規劃農村的各個要素,靈活的進行土地規劃,同時也要保證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建立適合農村發展的土地規劃,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笑穎.加強農村土地利用規劃,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04):72.
[2]陳慧.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20(31):43+48.
作者簡介:林娟娟,出生年月:1988年4月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安徽省馬鞍山市 學歷:研究生 職稱:土地規劃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土地規劃、復墾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