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秀 馬鳳英
摘要: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課程建設也不斷的向著信息化教學的方向發展,現階段,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計算機網絡課程要積極的進行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加快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對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了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路徑,從而不斷的提高課程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信息化教學 ?平臺建設 ?路徑
1 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的心態問題。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且不能較為熟練的掌握應用計算機軟件,因此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使得學習效率較低。
其次,教學內容不合理。對于計算機網絡課程而言,體系結構、網絡層次、協議等內容一般通過系統的參考模型為基準,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互聯網主要應用IP協議集,因此學生不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因此不能深入的理解相關的課程內容。另外,由于計算機技術更新發展的速度較快,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可能存在內容滯后等問題,使得學生不能及時的了解到最新的技術或者體系結構。
最后,課程結構需要優化。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課時較多,而上機實驗部分的內容較少,所以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不多,動手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另外,由于受到課時的限制,教師將授課時間進行壓縮,且缺少學生自主上機練習的時間,不僅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學生深入的掌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基礎知識。
2 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
2.1 教學資源管理模塊
對于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工作而言,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是核心的工作之一。資源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統一管理、資源檢索、資源分類以及用戶管理等幾個方面。
第一,開展資源的統一化管理工作。主要面向于資源的上傳者以及審核管理員,能夠完成教學資源的上傳、修改、刪除以及審核等任務。其中,上傳者一般為教師或者學生等,審核工作者主要包括系統的管理員以及教師。第二,檢索功能。針對不同用戶對檢索的各種需求,設置相應的檢索使用權限,確保用戶可以準確、迅速的檢索到所需內容,有效的解決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三,要對系統平臺當中的各項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管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第四,對于用戶信息而言,也要進行資源的管理,從而完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2.2 學生學習模塊
把計算機網絡課程當中的教育元素和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融合,利用信息化技術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滿足學生個性化教學的需求。學習模塊的設置使得學生能夠突破時間以及空間的制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登錄系統之后,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選擇,合理的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并且根據教學目標自主的完成和提交作業,而系統也會及時的進行教學反饋,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優勢,從而完善學習方式,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學習模塊的設計主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水平和基礎,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設計完成目標,科學的選擇學習方式,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
2.3 教師教學模塊
信息化教學方式使得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不僅成為了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指導者,教師可以在教學模塊當中給學生分享資料,講授學習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教學模塊的設計主要包括5個方面,在線指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在線教學,為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學習過程的設置:教師需要把教學理念充分的結合到學習過程當中,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的指導;批改作業:通過此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反饋。教師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審閱及批改,能夠及時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以便制定學習計劃;師生交流以及師師交流:教師及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在線聊天、博客交流等等,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之間可以對教學方式、教學經驗等進行交流,進而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2.4 教學成果評估模塊
教學成果評估模塊加快完善了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主要對信息化教學的成果進行評估與反饋。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學習成果、學習過程以及學習表現等幾個方面。其中,學習成果一般為測試、作業等內容,當學生在平臺上上傳作業之后,教師需要進行批改和檢查;學習過程主要為討論、答疑,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實施檢查,并且及時的進行評估;學習表現主要是看學生的系統登錄情況、在線學習時間以及活躍程度等等,從而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態度。通過對各項學習成果的評估,教師可以對指標進行加權操作,從而對學生進行整體的評價。
3 總結
本文通過對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有效路徑的研究,使我們了解到了,在網絡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能夠極大的優化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育理念。針對現階段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高校需要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在教學資源管理模塊、學生學習模塊、教師教學模塊、教學成果評估模塊等幾個方面完善平臺的建設,從而提高課程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陶偉. 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J]. 中國新通信,2017,19(3):138.
[2]趙湘民. 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J]. 卷宗,2020,10(27):284.
[3]胡亮,匡哲君,解男男,等. 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1):142-146,156.
[4]余夭貴. 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12):211.
作者簡介:
伊秀(1973.11-)女,漢,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研究生,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信息化,教育培訓管理,檢驗檢測。
馬鳳英,女,漢,(1967.8-),山東聊城冠縣,本科,高級講師,教育培訓,信息化管理,檢驗檢測,計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