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田建良是領秀金品社區轄區內的一名網格長,日常工作就是忙忙碌碌,兢兢業業。他所在的白洋灣街道轄區總面積約18.5平方公里,劃分成5個聯動工作站,轄區內常住居民3.6萬戶,9.7萬人,劃分為綜合網格101個,專屬網格26個。
社區網格員經常直接面對面接觸群眾,幫助完成社區管理與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促進和諧。借由田建良的工作視角,可以一窺社區網格的一部分工作內容。
認真排查違建隱患 耐心協調鄰里糾紛
“私搭亂建”的危害不言而喻,社區也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從源頭控制私建風,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有效消除安全隱患,靚化社區環境,更為提高社區鄰里之間的生活質量。
轄區內,有居民在天臺私自搭建了一個花園,被田建良在巡查中發現。天臺是公共空間,歸全體業主所有,私搭花園不僅侵犯其他業主權益,破壞了整體環境,最重要的是,它占用消防通道,由于小區屬二次供水,險情發生時,通過連接天臺的消防水箱對高層火災進行撲救,這樣的私搭亂建存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田建良所在的領秀金品社區基礎網格,立刻聯合白洋灣街道第五聯動工作站、金閶新城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社區民警以及物業等,對該處居民的私搭亂建進行了強制拆除。
“私搭亂建”的最初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但往往同時又損害鄰里關系,適得其反。小區內有位居民,在陽臺私建衛生間破壞了房屋結構,致使樓下陽臺滲水。樓下居民多次嘗試聯系樓上居民無果后,到社區尋求幫助。
經田建良核實、溝通后,樓上居民雖答應會妥善處理,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他便邀請兩戶居民到社區面對面調解糾紛。由于未能就賠償金額談攏,協調陷入了僵局,但田建良不愿意放棄,不斷給雙方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與韌勁之下,兩戶居民最終達成一致,田建良也圓滿完成了此次調解。
細心排查除去險情 暖心化身談判專家
“幸好你們及時發現并叫醒我,再晚一點都不知道會怎么樣!”朱阿姨見到田建良和司建文激動地說道,回想當時,她就不住地后怕。
當日,田建良和另一位網格長司建文正在小區巡查住戶嚴重亂扔垃圾的情況,突然聞到一股燒焦氣味。兩人搜尋發現有16樓煙霧繚繞,氣味濃烈刺鼻。預判可能有火災險情即將發生,兩人迅速沖上樓,鎖定險情發生的住戶,大力拍打敲門,撥打119火警電話,“我們拍門時都急出了汗,就怕家里沒人耽誤了時間,腦海里不斷思索其他應急方案。”幸好不久大門便打開,出現的是睡眼迷蒙的朱阿姨。
此時屋中已濃煙滾滾,幾乎看不清內設,他們捂住口鼻沖進屋子,確定就是廚房灶臺冒煙后,迅速關掉爐火,同時打開所有門窗通風散煙。原來朱阿姨在燉肉時睡著了,此時肉食已燒成焦炭,鍋底近乎燒穿。田建良嚴厲地批評教育了朱阿姨。
不僅阻止類似火災隱患,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網格員們偶爾還要臨時上陣,挽救想要輕生的生命。一次,一位小區居民因家庭感情糾紛意圖輕生,穿著單薄的睡衣,裸露著雙腳坐在危險的窗臺上不停哭泣。田建良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率先敲開房門沖入當事人家中,安撫當事人情緒。經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勸說,當事人卸下了部分心防,愿意訴說心中委屈。待到公安和消防到達現場后,田建良將情況一一轉述,眾人協同努力,歷時2個小時,成功勸導住當事人,避免了悲劇發生。
熱心助居民遷移戶口 幫助居民尋找失物
有些事,在旁人看來是小事兒,但對當事居民而言就是一件大事。在網格,只要居民有煩心事兒、憂心事兒,事無巨細,都不會被小視,網格員是真心實意為居民解難幫困,居民們也深切感受到網格的溫暖和真情。
居民宋師傅是一位獨居老人,戶口不在居住地領秀金品花苑,很多事情辦起來不方便。他想把戶口遷到住地,無奈自己年紀大了走路不便,又無子女在身邊,此事一拖再拖,一日看到家中擺放著的社區民情聯系卡,他撥通了卡上電話。田建良立即趕到宋師傅家中,了解需求和難處,擇日開著車帶著宋師傅去派出所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困擾宋師傅很久的事情終于被解決了。走出派出所,宋師傅久久地握著田建良的手。
又一日,居民王阿姨焦急地跑到社區,急切地找到田建良投訴:“我家門口的鞋柜、地毯全部不見了,房門上的門鈴也被扯掉了,是不是被你們社區搬走了啊?”“我就出去買了點菜,回去門口東西全不見了,鑰匙也開不了門,我剛剛動過大手術,跑進跑出身體要吃不消的,剛買的菜還放在家門口呢,你們一定要把我家的東西還給我。”
覺察到一些不對勁,田建良安撫情緒激動的王阿姨,陪同她一起回家察看。不翼而飛的鞋柜、地毯、門鈴又回來了,剛買的菜卻不見了。田建良想到,這里前后兩幢樓很相似,加之阿姨剛動過大手術易疲勞,會不會是走錯了樓?他趕緊跑到另一幢樓搜尋,果然發現了阿姨買的菜,取回交到阿姨手中。
這些便是社區網格員平凡而不平凡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