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
在疫情的大考中,我們看到了社區治理的重要性。事實上,無論是防控新冠疫情,應對臺風等災害天氣,還是豐富基層社區文化,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作為城市最小的“細胞”,社區充滿生機與活力,城市才更能煥發魅力。
斜塘街道轄區星洲灣社區、新東苑社區與東韻社區等主動對接服務,提升社區生機與活力,營造和睦鄰里氛圍,也助力非凡園區更有魅力。
法治文化深度融合社區文化
法治文化陣地是法治宣傳的重要載體,是法治教育的直觀體現。近期,星洲灣社區積極用好“樂活法治文化長廊”和“樂活法治文化園”,充分發揮社區法治文化陣地作用,不斷促進法治文化向基層、向群眾延伸。
亭臺樓閣相映,小橋流水相依。“樂活法治文化長廊”就坐落在轄區蝴蝶灣花園北苑古色古香的園林里。漫步長廊,一張張與法治有關的展報映入眼簾。居民不僅能了解到法治建設先賢的事跡,也能學習到我國憲法發展歷程、基本內容等知識。
法治文化要經過長期培育和涵養,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星洲灣社區以因地制宜“造景”的方式,利用空置陽臺打造“樂活法治文化園”,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法治文化氛圍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居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文化素養。
為進一步擴大法治宣傳教育,星洲灣社區堅持“學用結合、普治并舉”的工作原則,積極開展“法律顧問進社區”等法律援助活動,為居民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結合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時事熱點,舉辦大型普法宣傳活動;積極組織紅色管家志愿者、網格員等工作人員發放普法宣傳材料。此外,社區充分調動“樂活學堂”社區文化載體力量,鼓勵和引導轄區青少年兒童創作法治相關的書畫作品,并在“樂活法治文化長廊”的文化墻上進行展出。
立足于“一廊一園”兩大法治文化陣地,星洲灣社區以宣傳展示、活動參與等方式,積極地將法治文化與社區文化相融,使法治文化成果惠及民生,法治精神理念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包制作體驗傳統文化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鄰里和諧,7月28日,新東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社區青少年親手制作艾草香包,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用手中的針線表達對家人、對朋友最深厚的感情。
從了解艾草的文化、生長環境、功效、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到學習怎樣折香包、上絲線、掛吊墜、裝艾草……社區的青少年們操著不太熟練的針線活,一針一線縫制出飽滿的香包,互相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一針一線,串起的是社區與群眾的距離,艾草飄香,聞到的是文化底蘊的芳香。新東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相關人士表示,會繼續積極對接相關社會組織、吸納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居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真正做到“為居民服務”,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積極應對“煙花”,保障出行與安全
日前,臺風“煙花”登陸,為防范和應對極端天氣,把臺風“煙花”對社區的影響降到最低,東韻社區、新東苑社區等提前部署、壓實責任、深入轄區,全面做好防汛、防臺風工作。
東韻社區收到臺風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利用社區電子屏和知社區短信平臺對轄區居民發布預警提示。隨后,社區聯合物業項目部完善應急預案,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對小區內公共場所設施物品、樹木、供電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并在第一時間將窨井蓋上的樹葉等雜物進行清掃,保證排水暢通。
東韻社區通過采取這一系列有效行動,切實履行防臺責任,確保居民的出行暢通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區的正常運行秩序。
暴風雨來襲前,新東苑社區工作人員就積極開展了防汛工作。通過一系列排查、檢修,及時撬開窨井蓋,疏通排水溝,對簡易圍擋重新加固,確保社區居民出行安全。防汛應急小分隊更是24小時待命,第一時間響應可能出現的搶險、搶修,實時關注小區情況,加大巡樓頻次,隨時應對異常情況。
狂風暴雨過后,新東苑社區工作人員與保潔人員顧不上休息片刻,迅速趕往現場,對社區道路上的淤泥、雜物、折斷的樹枝等進行清理,并對社區內的玩具、桌椅等休閑設施進行擦拭,以最快的速度為居民還原一個整潔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