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作為蘇州市歷史最為悠久、人文積淀最為豐富的城區街道,姑蘇區雙塔街道有著縱橫交錯的街巷,千年的歷史文脈。徜徉在街巷里弄,聽一篇前世今生的法治故事,憶一段法潤民生的如歌歲月……近年來,雙塔街道司法所緊扣“文化+法治”“趣味+普法”,通過文化搭臺、法治唱戲、花式普法,推動依法治理與江南文化、姑蘇風情、小巷煙火相融合,讓法治融入群眾生活,極大調動了居民參與法治建設的熱情。
藝術搭臺,昆曲遇上民法典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近期,在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為老服務中心里,雙塔街道司法所聯合蘇和法律服務中心、蘇州幔亭曲社,為轄區的老年朋友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法律”跨界對話。
昆曲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又來源于生活,法律事件時常出現,為全劇平添了生活氣息和戲劇沖突。雙塔街道的法律工作者、律師志愿者和曲社老師別出心裁地給轄區群眾帶來了一場“昆曲+法律”盛宴,從《民法典》的角度帶領觀眾一起“追劇”“追星”。通過《牡丹亭·驚夢 》《長生殿·哭像》等膾炙人口的曲目演唱,挖掘其中的法律知識點,結合《民法典》“總則”“婚姻家庭篇”“侵權”等內容,解讀貼合日常生活的典型案例,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社區居民了解法律知識。活動結束后,聽眾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來自蘇和法律服務中心的律師,同時也是昆曲愛好者、普法志愿者戴愛華說:“昆曲和法律的異曲同工之處就在于追求社會的和諧美。我們會以群眾樂于接受的形式,搭文藝舞臺、唱普法大戲,努力讓普法宣傳更加接地氣、順民意、得民心。”
趣味普法,手偶劇演繹反詐
“有時候投資和詐騙,只在一念之間,你以為是低風險、高回報的內部消息,實際上是一場有預謀、有計劃的騙局,讓投資‘新手’一步一步跳入早已備好的陷阱……”為提高轄居民和外來人員的防詐騙意識,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打造“無詐雙塔”,雙塔街道司法所聯合蘇和法律服務站抓住短視頻風口,推出了“小蘇防詐騙”系列手偶劇,將反詐法律知識浸潤到三五分鐘的手偶小故事中,通過手偶演繹還原真實案例,結合律師的現場講解,用詼諧幽默的段子、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語,將原本枯燥晦澀的反詐法律知識演繹得淺顯易懂、活潑生動,簡單又直接地以案釋法,讓人秒懂防詐騙中的“為與不為”,進一步提了高居民對各類詐騙的防范辨識能力,既滿足了中老年普法需求,又拉近了與年輕觀眾的距離。社區居民小王說:“寓教于樂的手偶劇教我們看清了騙子的套路,掌握了法律武器,以后看到詐騙信息,絕不會輕易上當。”
花式文創,國潮風代言法治
“大家好,我是法律明白人蘇小白,我有很多化身: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援助引導員、法律法規講解員、法治創建監督人、法治活動組織員、社情民意傳遞員,我將和大家一起,用法律的力量、正義的光輝照亮隱秘的角落……”
為增強法治宣傳的標識性,提升普法宣傳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吸引力,雙塔街道司法所結合當下流行的國潮風、民族風、昆曲風,設計并發布了“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即喜聞樂見的二次元卡通形象“法治天團”——“蘇小白”“蘇小解”。以昆劇人物杜麗娘以及現代都市女青年為原型的卡通形象,手捧《民法典》,身穿調解服,背倚法治橋,體現了學法、守法、用法、護法主題,拉近了法律和群眾之間的關系。同時,依托“法律明白人實訓基地”,通過媒體融合發布開發一系列文創產品、短視頻,打造IP“聚人氣”,讓二次元卡通既成為百姓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普法引路人,也為學校青少年普法課堂提供輔助參考,讓高深的法律知識看得見、摸得著,使轄區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精神的熏陶和洗禮。下一步,雙塔街道司法所將打造《“蘇小白”“蘇小解”說“法”擺“理”》專欄,實現法律宣傳的精準投送,進一步推進法治品牌效應。
開門立法,子城號進“村”入巷
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是現代人的通勤必備,但一些隱憂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痛和累。
近期,雙塔街道司法所的“子城號”立法民意直通車又一次開進了姑蘇小巷。司法所的工作人員、社區法律顧問、人大代表、公交車司機代表、網約車司機代表、群眾代表、大學生代表共聚二郎巷社區,就《江蘇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廣泛開展立法民意征集。社區法律顧問林鑒瑋律師詳細解讀了該條例的立法初衷、基本條款,司法所的工作人員統一制作發放立法民意征集卡、反饋表,引導基層群眾暢所欲言、建言獻策,變“單項說明”為“雙向溝通”,提高了群眾參與立法的熱情。
作為“子城”所在地,雙塔街道持續推進立法民意征集“搭臺”“建庫”“立制”相關工作,積極打造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子城號”立法民意“直通車”,并深入轄區宣講立法民意征集工作,引導群眾關注相關立法草案,提高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的群眾知曉度和參與率,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發揮好立法機關和基層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治理,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雙塔街道致力于用傳統的藝術、易懂的載體、趣味的方式解讀科普法律知識,讓轄區群眾在體會國潮之美、感受江南文化、體驗趣味普法的同時,共同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通過文化和法律的趣味碰撞,讓群眾秒懂并點贊,切實將依法治理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演繹出法治統攬、社會和諧、民生幸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