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作 莊芳芳
摘要:在城鄉供水系統中,水資源通過輸水管道進入城市千家萬戶,保證了人們在城市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水資源經過長距離輸送后,自來水水質存在二次污染的風險,這將對水質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也導致水質監測對我國城市供水安全的嚴重威脅,因為水質監測與凈化技術是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供水質量和安全,本文對城鄉供水過程中的水質監測與凈化技術進行了探討分析,加強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管理,對控制和提高城市飲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供水;水質管理;凈水技術;應急處理
1城市供水水質安全要求
1.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城市供水中可能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或蟲卵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當你喝這些不健康的水時,你很容易生病。盡管城市供水消毒后,由于需要通過管網遠距離輸送,水質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證,特別是在消毒過程中加入凈水劑,容易產生藥物殘留,產生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危害人民健康。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控制凈水劑的使用。
1.2水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在城市供水水源管理過程中,明確要求在集水區100m半徑范圍內的水域,嚴禁捕撈、養殖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就地下水源而言,水井周圍30m以內不得有廁所、化糞池和廢物儲存等污染物。
1.3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日常生活飲用水是自來水廠凈化的水,通過凈化水去除水中的雜質、色素和異味,因此飲用水的定義是無色、透明、無味、無味的液體。
2城市供水系統中水質控制管理
2.1完善水質處理管理制度
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嚴格禁止在進水口和進水口100米之內積聚廢棄物和其他有害物質,并且禁止建造有害和有毒的工廠或礦山。公司的進水口必須有保護標志。進氣點需要關閉以進行管理。在人為污染水的情況下,如果存在水污染,必須立即停止取水,查明污染原因并加以糾正。它制造迅速,只有在水質通過測試后才能使用。
2.2推進水管網的沖洗消毒工作
水管網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清洗,防止沉淀造成二次污染。水管網在使用前要徹底消毒,在使用中也要定期進行消毒沖洗工作,杜絕細菌滋生從而造成二次污染。
2.3設置水質采樣點,做好水質分析測試
為了充分了解水質狀況,我們需要在供水源,供水設施和供水網絡中建立水質采樣控制點,并根據國家采樣和測試計劃進行實驗室測試。需要對自來水廠廢水的水質進行某些管理評估,以確保所有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
2.4城市供水系統改進及管理維護對策
水質標準是指用戶水龍頭排放的水質;在用戶用水達標的基礎上,為保證管網用水達標,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嚴格控制和管理,避免廢水污染物特別是糞便等廢水污染物進入供水系統。嚴格控制和盡量避免的措施是:用戶的污水不能通過自來水管道或回流管道回流至供水系統;每一個干凈的水箱必須及時覆蓋,避免動物糞便等污染物直接進入。通風孔和排水孔內側應覆蓋白色網紙,以防昆蟲直接進入;對于供水系統,應始終保持足夠的供水壓力,以避免地下水直接滲入;低壓水或無負壓水時,應防止地下水直接滲入;新建給水管道的清洗消毒必須符合要求;供電中斷后對供水管道進行維修時;特別是供水管道發生爆炸時,要盡量避免任何污染物直接進入或及時清洗消毒。② 每年對管道水箱、屋頂管道水箱、地下管道水箱進行12次清洗污水消毒。③ 灌溉供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灌溉排水管道。為了改善灌溉網的水質,有必要定期對其進行沖洗。④ 如果管網中有金屬超標,要定期對金屬含量超標進行檢測,找出幾個需要重點改造區段。⑤ 如果管網發現耐熱大腸桿菌或大腸桿菌,應進一步檢查分析,認真檢查重復或合格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其他相應措施。
3城市供水凈化處理技術分析
3.1應急處理技術
目前,國家建立了一批專項應急處置項目的應急凈化技術。城市供水建筑應急處理技術體系,已經形成了一批水質監測體系。通過相關的水空間分析技術,在供水行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在水質安全問題上為技術檢測人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該系統的存在可以幫助水質監管機構及時有效地進行準確的水質監測,提高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3.2常規水處理工藝
由于各種人為因素與自然環境因素的密切關系,天然人工原水往往含有復雜多樣的化學雜質。因此,城市飲用水廠主要是去除水中的各種細菌、膠體、礦物質、懸浮物等雜質,這些物質非常危險,不能完全滿足廣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目前,自來水廠采用的是常規的污水處理工藝,包括混凝、沉淀、過濾和污水消毒。原水全部進入鋼筋混凝土水池后,加入凈水器與水混合,形成較大的膠體顆粒,然后絮凝沉淀。整個過程稱為凝固過程。目前常用的凈水劑有三氯化鐵、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等,在重力作用下,將水中的混合沉淀物與絮凝物分離。然后將其輸送至澄清池,在澄清池中,水流過由石英砂和其他物質組成的過濾層。通過分層粘附,可進一步有效去除水中的化學雜質、膠體細顆粒等有機物,進一步有效降低地下水濁度。同時,對雜質的滅菌去除也能使室內殘留的各種病毒、細菌等雜質連接器或其他保護物被滅菌過濾器去除,為下一步雜質滅菌過程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消毒不需要意味著完全消滅所有的人和微生物,但也不需要完全消滅所有的病原體和微生物,以滿足飲用水微生物指標的要求。通過氯消毒,用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劑去除城市管網連接末端的余氯,以控制細菌生長,保證水質安全。
3.3活性炭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工藝
在地下水處理技術中,臭氧層和活性炭更為常見。在空氣凈化和廢水處理中,活性炭不僅對水中的異味和色度污染有良好的凈化效果,而且具有高效合成洗滌劑的功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有機物。一般情況下,新老活性炭初次使用時,需要在水中浸泡24-48小時。浸泡后,可能還需要用水反洗,以去除舊活性炭中可能殘留的碳粉、焦油等化學雜質。根據污水處理廠廢水的實際使用水質,可以準確判斷污水反沖洗次數和處理后排水濁度。另外,在確定粉狀活性炭在水中的用途時,應根據處理后的水質進行粉狀活性炭吸附活性試驗,以確定粉狀活性炭的實際使用量和水中所需粉狀活性炭的材料種類。在實際使用前,應特別注意將氧化碳粉末壓入活性炭漿中,均勻或定量加入水中,以達到一定的凈化效果。
3.4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分析
膜材料分離化學技術水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物理材料分離化學技術,具有合理的分離孔徑,可以從水中分離出所有有害及其他有毒化學物質。膜水分離技術為各種傳統工業飲用水處理設施的設計提供了條件,保證了水的生產過程。目前,過濾原理主要用于物理物質的過濾,利用反分子滲透技術、超濾技術、天然氣、礦石等多分子通道實現水、雜質和病毒的分離。其中,反滲透膜分離技術已成為現代膜離子分離材料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
4結論
城市水質監測預警系統是城市供水的眼睛。一旦出現水質安全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理技術,確保城市居民生命安全,消除引水對城市供水的影響安全威脅。供水企業必需重視供水水質安全的重要性,新建或擴建的水廠,一定要按高要求、高標準投入建設。對大部分的老供水企業,著力從飲用水水源衛生防護、凈化處理各環節技術、管網改造、水質實驗室檢測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選擇適合自身環境條件,逐步完善技術和更新設備,全力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參考文獻
[1]趙艷艷.城鄉供水水質檢測凈化和處理技術分析[J].陜西水利,2020,89(10):89-91.
[2]李雪蕊.荷蘭PWN供水處理廠利用高級氧化技術凈化水的典范[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6,32(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