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
摘要:贛南采茶戲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是贛南客家民俗文化發展的重要藝術產物。在采茶戲發展早期,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唱歌,使他們帶來樂趣,之后融入多種多樣的唱腔,使歌唱更加多元化。而贛南采茶戲的舞蹈表演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常見的舞蹈表演形式有矮子步以及扇子花等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有著不同的表演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藝術特色。為了可以更好地促進贛南采茶戲舞蹈穩定發展,必須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來展現其舞蹈藝術特色。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了贛南采茶戲的藝術特征,而且分析了贛南采茶戲的舞蹈表演藝術特色,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關鍵詞:贛南;采茶戲;舞蹈表演;藝術特色
贛南采茶戲在我國江西省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戲,其表現內容以及藝術形式都與贛南客家人的生活習俗以及生活方法等有緊密的的關聯。并且其發展總共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采茶歌,第二個階段是采茶燈,第三個階段是采茶戲。贛南采茶戲有多個劇目,其來源途徑是以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主,主要是用方言進行演唱。就采茶戲的舞蹈來看,通常應用矮子步以及扇子花等等。
一、贛南采茶戲的藝術特征
(一)音樂聲腔
贛南采茶戲的特殊主要體現在表現形式,其中,音樂聲腔表現非常特殊。在贛南采茶中聲腔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而且音樂不同,充分利用背景音樂能夠將喜劇想要表達的生活態度和情感表現出來。音樂結合強調,運用每種樂器,展示的功能都是有差異的。音樂聲腔通常可以劃分成多種類型,主要包括茶腔,還有路腔等等。贛南采茶戲的表現方法是以采茶戲為主,利用自身比較歡快的語氣將喜劇的幽默全面表現出來,而且具有鄉村氣息[1]。每種聲腔表現的意義也是有差異的,比如:就燈腔來講,通常表現的高亢,讓人覺得十分狂野,使觀眾能夠感受到當時的環境背景和人物性格。并且與傳統樂器相結合,使戲曲的氣氛可以得到烘托,讓聽眾體會到戲曲中包含的豐富的情感,振奮人們的心靈,感受山區人們的精神面貌;就路腔來講,顧名思義,其由來是在路上唱歌,其作用在于為主腔調表現的特征起到輔助作用們可以在主腔調的特色更好的襯托。其實,任何聲腔表現,其在襯詞中普遍應用。
(二)伴奏樂器
戲曲的伴奏樂器是以民間傳統樂器為主,比如:勾筒、還有嗩吶等等。在戲曲伴奏中展現的藝術特色存在差異。在演奏中合理利用客家話以及贛南方言進行展示,形成相對獨特的戲曲文化。每個角色都應該使用適合的伴奏樂器進行體現,也能便于觀眾正確區分。通過伴奏樂器能夠營造出戲曲生動形象的氛圍,而且利用民間古樸的樂器可以將贛南人們樸實生活特征充分體現,使戲曲有著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
(三)表演形式
由于贛南戲曲非常有特色,主要是歌舞戲重復進行表演,有著獨特的表演特征。表演形式是通過對動物的日常動作進行模擬,將人物性格體現出來,采茶戲的全部劇目都將勞動人民的平時生活體現出來[2]。并且采茶戲中滲透各種各樣的舞蹈以及歌唱,主要是受到演變歷程帶來的影響,以自然而然形成表演的特色。并且在采茶中表現方法是十分獨特的,主要包括扇子花以及矮子步等等。這些具有特色的表現形式,都將贛南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聰明智慧表現出來,在戲曲中將其審美以及對生活的態度展現出來。
二、贛南采茶戲的舞蹈表演藝術特色
(一)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矮子步
1.矮子步形成的主要原因
就矮子步來講,其形象特征是模擬最原始的登山步。贛南地區有很多山,地比較小,交通不方便,客家人依賴山,將山地墾荒用于種茶,大部分勞力都需要人力背[3]。因為采茶工作坐久了,演變出很多特殊的姿勢,在戲曲中融入平時生活中采茶中熟悉的動作來表演,與生活非常貼近。矮子步和茶館園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在戲曲中充分展現采茶人的形象以及動作。在茶葉交接過程中男子必須要蹲著接茶葉,呈屈膝動作,久而久之,便形成所謂的矮子步。
2.矮子步的風格特征
對于贛南地區的戲曲來說,矮子步是十分普遍的形態。矮子步的表演方法通常是結合平時活動中人們的動作演變成。矮子步中每個動作都有著不同的名詞,而且矮子步往往將每個人物的性格特色充分表現出來。利用漫長的發展,矮子步已經逐漸形成多個流派,在矮子步中,就形象來講,女生必須要高于男子,這樣可以體現出女子的地位比男子高。矮子步利用多種方法將戲曲特點全面表現出來,比如:身體滑稽,還有夸張的步伐等等,使人物形象以及主題都可以得到突出,讓戲曲看似更加藝術風趣。其實,矮子步屬于滑稽的表演方法,將人物的詼諧吐出來,與正、丑形成強烈的對比[4]。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每個重要表演動作都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剛柔相融合,所有眼神都不能毫無深意,而且對整體表演的要求相當嚴格。
(二)千變萬化的扇子花
1.扇子花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古時候扇子起著關鍵的作用,也是書香文人的常用道具,而且在戲曲中是不可或缺的。對于采茶戲來說,扇子是比較特殊的表演形式,動作種類各種各樣,比如:扇花的遮日扇、拋用扇以及避風扇等等,不同的動作,其表現力是有差異的,然而讓人感覺十分鮮明。前人積累的藝術方法和藝術形式將采茶戲中扇花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現出來。在采茶戲中扇子花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來說,在采茶中必須要熟練掌握技巧,才能讓茶葉始終保持新鮮,而且迅速采摘,在扇花表演中也必須要采用相同的技巧。在采茶中扇子便起到關鍵的作用,能夠防止采摘后的茶葉出現藏熟的情況,保證茶葉口味良好。并且制作茶葉的 工藝,很多都是手工作坊式制茶,使用的工具時鐵鍋。要想讓茶葉不燙保證茶葉是非常純真的,必須要用一只手連續用大蒲扇扇著大風。種茶的人在休憩時通常為了解暑,使用扇子為自己扇風。在采茶中扇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結合采茶的動作特征,產生扇子花。
2.扇子花的風格特征
就扇子來講,不僅是擁有傳統韻味的物品,而且扇子的使用方法有著技巧,在戲曲中進行表現時,人們往往使用各種指法,比如:二指,還有三指等等[5]。不同種類的扇子也能使觀眾見到戲曲中各種人物,感受戲曲人物的不同特征。
(三)獨特的單袖筒
1.單袖筒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采茶中單袖筒是主要的動作,是種茶人在采茶中因為身體十分疲憊,利用自己身上衣服的袖子進行解暑的過程。而贛南地區大部分都在干農活的同時唱歌,進而使工作更加輕松,這樣一來,就在戲曲中運用單袖筒。
2.單袖筒的風格特征
在我國戲曲表現中注重成對,意思是成雙成對。在采茶戲中的確有袖筒。在原來的采茶舞中單袖筒專門用于生與丑。單袖筒的刷袖筒有很多動作,主要包括飄、遮、甩、抓以及拖等等,動作多樣化,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色,將人物的具體特征和戲曲主體都展現出來。在刷袖筒過程中力度都是有差異的,比如:抖袖以及抓袖等等。
結語:
贛南的采茶戲將古時候人們的聰明智慧展現出來,在各種角色以及人物形象中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特色。茶的文化對戲曲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們利用對戲曲的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將優秀文化大力傳承。因為每種戲曲,采茶戲都將贛南人們的民俗風格展現出來,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慧梅,劉卓琳,成明明.試論贛南采茶戲與紅色文化的融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3):292-294.
[2]歐陽劍.論贛南采茶戲的舞蹈表演藝術特色[J].藝術品鑒,2019(26):189-190.
[3]李俊玲.贛南采茶戲中的“旦角”舞蹈表演[J].福建茶葉,2018,40(03):358+361.
[4]毛建舟.論贛南采茶戲的舞蹈表演藝術特色[J].音樂時空,2014(09):49+59.
[5]黃文華.贛南采茶戲丑角表演中的舞蹈略談[J].作家,2011(20):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