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要: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是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人員,是從事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中堅力量。教育不僅是一項寶貴的事業,還是一門科學,一種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良好地心理素質,還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意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涵。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過程,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所謂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指的是根據社會的道德標準,樹立相應的道德意識,不斷地改造自己的行為與思想,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1]。對于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分別為政治素質修養、合作品質修養、人格修養、思想修養、創新品質修養。從本質上看,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一系列過程,不僅包含內在的品質修養,例如,熱情、誠實、善良等等;還包含外在的修為,例如,穩重、整潔、大方等等。對于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分別為教書育人、學術研究、服務社會。
二、職業道德修養對促進教師發展的重要意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在評價人的社會貢獻大小,主要根據它的道德價值觀、道德體系來作出判斷。高校教師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他為國家培養所需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培養接班人,他們的道德思想主要體現在平時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呈現在具體的行為習慣上。在我國,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之路已經經歷了多年,從一開始,我們就敬畏師德:“始終堅信身教比言傳重要的多”對于“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其實指的是教師要遵循相應的道德規范。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更多人加入到了這一隊伍,所以,必須盡快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因為社會上存在嚴重的不良風氣,對教師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導致缺乏較高的道德水平,為了更好地落實自己的職責,為社會主義培養接班人,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
(一)高校教師師德修養是高校加強師德整體建設的需要
所謂校風,指的是一種精神狀態,通過這一指標,能夠很好地衡量教師的道德水平,它主要體現為領導和機關的作風、教風、學風三方面。而在師德建設過程中,也會影響著高校的校風。如果具有較高的師德水平,那么對于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幫助,也有助于加快學校改革,更好地實現戰略發展目標,因而,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師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必須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師德整體水平,加強教師整體的職業道德品質,才能為營造良好的校風提供保證。
加強高校的整體師德建設關鍵在于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精湛、樂于奉獻的隊伍,關鍵在于建立一支優良師德師風的教師隊伍。而高校教師的師德不是天生的,它依托于教師在教師、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中自我修煉;高校教師的師德不是空泛的,它取決于教師在思想道德素質、業務水平、工作態度以及人生價值等方面的自我提升。
(二)高校教師師德修養是高校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越來越高,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也非常快,傳統的職業素質關已經無法適應時代,高校教師需要建立符合時代的職業素質觀。高校教師的專業應涵蓋教學、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幾個方面,目前高校教師職業晉升制度一般只局限于專業知識與研究能力的提升,忽視了教學技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青年教師而言,雖然決定了學校的創新水平,卻整體缺乏較強的實力,依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因為過于看重成果,而在教師職業角色扮演上失衡。所以,要使高校的職業素質能力滿足于時代需求,需要采用合理地措施,盡快解決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高校教師師德修養是高校教師服務對象----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1、大學生在道德上具有極強的向師性。正所謂“師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師在專業知識領域大都有不凡造詣,在學生眼中,教師代表著知識權威,是正義的化身,他們的知識才能、個性傾向、生活態度,很容易被學生模仿。而青少年正處在道德品質的成長期,這種模仿很可能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痕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影響學生一生的精神面貌。
2、大學生在心理上具有極高的發展欲望。與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具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自我意識強,他們不滿足于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死氣沉沉的書本知識,卻要求教師提供一個探索、研究和實踐的寬松環境便于自身充分發展。因此,教師應樹立時刻為學生發展著想的意識,用自己高尚的職業道德面貌引導學生和發展。
結束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水平,、專業的知識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成才。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道德水平、以及專業的知識能力,明確教育與民族、國家發展之間的關聯性,把青春夢與中國夢緊密地結合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的努力奮斗。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水平,才能作為學習的榜樣,才有助于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鄒順康.《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重慶出版社,2007.1(2012.7再版)
[2]金雪瑩.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3]金雪瑩.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