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昊
美好的一天都要從鍛煉身體開始,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生要在兼顧學業的同時,還要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因而教師在對初中體育進行教學時,要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并能在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得到發揮,因此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了繁瑣的文化課之后,能使自己的大腦得到放松。因此就需要教師更加重視對初中體育的教學,教師還應該把中考的一些體育項目充分融合到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能在考試過程當中輕松應對,并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1 把中考的內容落實到體育課
中考對于每位學生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學生都不希望自己平時的努力付諸東流,都希望自己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從而能步入重點高中,這也是父母所期望的。因此,體育作為中考的一門重要學科,在中考當中體育要考的項目也有很多,因此,教師可以在平時的練習上把中考的項目融入進來,從而不僅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鍛煉,還能讓學生提前認識中考體育,學生就會了解到哪些項目會加入中考體育當中,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那么平時練習的次數多了,學生在考試時就沒那么慌張了。
例如,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學生中考的其中一個項目是長跑,女子需要跑八百米,而男子需要跑一千米,也就是說跑道若是400米的話,那么女子跑兩圈,男子是兩圈半。之后學生在跑步之前,教師先讓學生提前做熱身,以防在跑步當中有腿部抽筋以及崴腳等現象發生,做完熱身之后教師讓學生開始跑步,并為學生計算跑八百米以及一千米所花費的時間,之后每節課前都要進行熱身活動,之后讓學生進行長跑以及計算花費的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在跑步過程當中所花費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并能夠接近中考規定的時間段,因此就會使學生的長跑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2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
以往的教師在對體育課程進行教學時,有的教師會為學生講解理論性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口述過程當中無法使學生提升興趣,并感覺到體育課是枯燥乏味的,從而就無法激發起學生學習體育的動力。要想避免這種現象不再發生,那么就需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當中做一些游戲,并能了解到相互合作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學生就會在課堂當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例如,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融入中考的一些項目,比如說可以引入拋擲實心球這一門項目,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講解如何拋擲實心球,教師就會告訴學生:“在拋擲實心球時,腳前面有一條線,在拋擲的過程當中腳不能過界,若是腳過界了那么成績就算為作廢,實心球要雙手舉到頭頂的上方,在拋擲時,身體要向后仰,腿部要彎曲,之后使用胳膊的力量把實心球拋擲出去。”教師為學生講解完之后為學生示范正確的動作,之后讓學生分為兩人一組進行訓練,學生兩個人使用一個實心球就可以了,之后學生按照教師示范的動作進行互相投擲,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情況,學生要有動作不規范的地方教師要進行及時指出,并再次為學生示范正確動作,學生在多次的練習之后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3 改變傳統的體育鍛煉思想
學生在步入初三時,教師在對體育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就會時常為學生強調中考,并讓學生一直按照中考的體育項目進行練習,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覺自己的心理負擔逐漸加重,因此,教師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師應該為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人要想在一天當中充滿精神的去做某件事情,那么就需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因此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去進行鍛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學生要使自己的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從而去進行適當的鍛煉,從而也可以使自己的體育成績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跳繩時,首先可以把跳繩的好處在多媒體上為學生進行演示,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來到操場上為學生示范正確的跳繩動作,學生在對一些基本的技巧掌握了之后進行練習,教師還能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給獲勝的組員發放獎品,從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并感受到體育是一門有趣的課程。同時要認識到,集體鍛煉對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健康心理有好處。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是兒童早期社會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不能接受集體教育的孩子,將是終生難以彌補的缺憾。同時,由于孩子離開父母來到學校生活,需要培養集體意識和競技意識,在與同學交往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體育技能指導,讓他們健康成長。
無論何時何地,學生都應該加強自己的身體鍛煉,從而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方面發展,因此,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使自己在上完煩瑣的文化課之后身心能得到放松,從而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漣水縣淮文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