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子
當前,在乒乓球教育中,對于體育課程教學,普遍存在重視度不高的現象,在這種思想趨勢下,嚴重影響了乒乓球技術課的教學效果。圍繞傳統教育理念展開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很多訓練人員運動能力、體力都較差,無法適應乒乓球教學的運動強度。鑒于此,對于體育培訓者的專業知識及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訓者在探索提高體育教學水平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層次教學法,以提升乒乓球技術科的教學效果,保障體育教學質量。本文則主要探究了培訓者在乒乓球課堂應用層次教學法需要重視的要點。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在現代教育體系下,將體育教學和文化課教學相結合,既可以提升訓練人員的知識素養,也可以增強訓練人員的體能素養,這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在乒乓球課堂教學課堂上,培訓者面對的是知識、技術及體力等各方面參差不齊的訓練人員,這要求培訓者不能采用一概而論的單一教學模式,而是應當采取因材施教的層次教學法。這個過程中,培訓者應以對訓練人員素養及能力的提升為目標,幫助訓練人員打好乒乓球運動的基石,進而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做出貢獻。
1 增強訓練人員體育意識
以乒乓球課堂的質量提升為目標,培訓者首要應重視訓練人員體育意識的進一步增強。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培訓者及訓練人員對體育及乒乓球都不夠重視,也忽視了分層教學這一有效方法的作用。若想進一步實現訓練人員乒乓球能力的提升,培訓者和訓練人員應認識到分層次教學法的有效性。該種教學方法意義重大,確立了訓練人員作為課堂主體的首要地位,同時使得培訓者的輔助引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是對傳統教學課堂的一大突破。具體來說,培訓者應在課堂教學展開前認真地備課,對需要教學的知識和方法有到充分且系統的掌握。同時,培訓者應對訓練人員的水平及特征有到充分的了解,結合分層次教學法,最大限度實現因材施教,保障不同水平訓練人員都能夠在乒乓球課堂上獲益,照顧到不同層次水平的訓練人員。再而,培訓者應在課堂結束后,及時進行跟進,保障訓練人員對乒乓球知識及方法的重點掌握,要求訓練人員進行及時、有必要的反饋,培訓者應將該種反饋,作為下堂課教學目標確立的基礎,進而為訓練人員能力提高做出貢獻。
2 豐富教學方式方法
在培訓者展開乒乓球教學、應用分層次教學法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的方式及方法進行創新和豐富。分層次教學法對培訓者要求很高,以訓練人員乒乓球技術及能力的差異為基礎,使得培訓者應對其進行全盤把握,做好差異化教學目標的設置及方案的制定,對不同訓練人員采用差異化、系統化的方法,最大限度激發不同水平訓練人員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具體來說,培訓者可依據訓練人員情況進行個大體的分類,劃分標準主要是訓練人員的乒乓球基礎。結合訓練人員實際,進行三層或五層的水平劃分,對不同基礎的訓練人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基礎比較好的訓練人員,應避開繁瑣全面的知識講授,將更多時間放在技巧指導,技能提升方面,以提升綜合能力,而對于乒乓球技術基礎較差的訓練人員,則應循序漸進從實際出發,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講起,由理論到實踐逐步深入,通過將乒乓球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訓練相結合,確保訓練者能夠更好的理解,以提升乒乓球學習效果。在乒乓球技術課程中,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等全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基礎較為良好的同學,幫助基礎差的同學,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課堂互動的頻率和質量,更能使得訓練人員群體實現乒乓球總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3 提高基礎運動能力
乒乓球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項目,凡體育運動,勢必與訓練人員身體素質和基礎運動能力相關。換句話說,培訓者在教學乒乓球的過程中,在重視理論、經驗與方法的講授與滲透時,更應該重視對訓練人員基礎運動能力的訓練,這不僅能夠提高訓練人員的身體素質與體能,也能進一步實現對方法的良好掌握,為乒乓球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貢獻。目前來看,在很多訓練中存在體育教學的誤區,培訓者通過書本、多媒體等形式,對訓練人員進行理論的講授,這比較傳統教學雖然略有進步,但是卻又陷入了新的誤區。培訓者應認識到體育教學、乒乓球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在傳授方法的同時,更應該從實際訓練中對比方法經驗,找出訓練人員與標準的差距,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同時,現在的訓練人員在物質優越的環境下長大,很多身體素質并不好,甚至連最為基本的體育測試也無法達標,這就要求培訓者在乒乓球教學中,絕不能照本宣科,而是更應該重視訓練人員體力、基礎運動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展開的乒乓球訓練課程中,培訓者應及時進行觀念與方法的更新,從教學內容和訓練人員實際出發,恰好地對分層次教學法進行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培訓者應當尤為重視樹立訓練人員對體育、對乒乓球的正確認知;探索及應用小組合作等新型、互動程度高的教學方法;加大乒乓球實戰訓練的力度,助益訓練人員身體素質及基礎運動能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