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深度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主要目的是強化小學體育教學實效,嘗試將任務型教學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對任務型教學內涵及其特點進行分析,發現任務型教學的可拓展性較強,符合現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為此,要嘗試探索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實踐新方向,制定可行策略,讓小學生的成長空間得到延伸。
1 引言
在現代教育環境中,小學體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但從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情況出發,所展現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要嘗試去搭建深度學習課堂,讓任務驅動的價值突出展現。以任務為核心做好體育教學實踐,讓小學生可以收獲良好的學習體驗,感知體育課堂的獨特魅力。在任務完成后增強學習自信,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習慣。
2 任務型教學內涵及其特點
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內涵豐富,特點鮮明,要嘗試對該方法具體明確,讓研究方向得到拓展與延伸,展現出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2.1 內涵
任務型教學是體育教師通過任務的設置與安排來組織教學,學生通過任務的履行和具體實踐,在參與、體驗、互動、交流以及合作當中充分增強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學習的主動性,在“做”中學,“用”中學。通過任務的設置與安排,貫穿小學體育教學的整個實踐過程,對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體驗有積極意義。
2.2 特點
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將其融入到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起到的是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讓體育課堂實踐過程更加緊密、有效。任務教學法的自身特征鮮明:其一,目的性。任務的設置與創建,本身是服務教學所需,讓學生可以通過任務的完成來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其二,開放性。任務的履行和實踐的過程本身都是開放性的,任務的達成效果等等都是不可預知的,這也使得任務驅動的教學環境更靈活;其三,互動性。圍繞小學體育課堂的任務履行情況,強調以合作互動為核心,在實踐中共同完成任務,收獲成長。
3 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實踐策略
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拓展性較強的項目,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推動作用明顯。要嘗試圍繞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探索教學實踐策略,從任務類型選擇、任務實施以及任務評價全過程出發,讓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價值凸顯出來。
3.1 精選任務類型
任務型教學更強調活動的價值,相比于傳統的以知識為核心的實踐方式,任務型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任務類型的調查發現,涉及到問題任務、作業任務、指令性任務、神秘性任務、選擇性任務、技能性任務、創造性任務以及游戲任務,不同的任務類型的特點不同,涉及到的活動方式也有所差異。教師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對任務類型的選擇,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要素:其一,教師自身要素。教師對哪一項任務類型的掌握更充分,則最先選擇哪一種任務類型,確保其可以更充分的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其二,根據學生自身需求選擇。小學生的個體特征鮮明,任務類型的選擇要以可實施性、有效性為前提條件,從而確保任務類型的實施符合學生的基本需要。確定基本要求,精選任務類型,讓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有序展開。
3.2 開展任務教學實踐
任務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前提則是要精選任務。如選擇游戲任務,這一項內容更符合小學生的個性學習需要,游戲任務的吸引力更強。將拓展訓練中的游戲任務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當中來,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體育的深度課堂得以搭建。拓展訓練作為新興體育項目,其中涉及到的拓展項目類型多元,資源豐富。選擇“無敵風火輪”項目。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人數控制在5-8人。準備好廢棄的報紙、膠帶等基礎任務實施的器材,讓學生動手制作“風火輪”。風火輪要能夠保證在站立狀態下裝下小組成員。在“風火輪”制作完成之后,小組成員進入其中,以坦克行進的方式讓“風火輪”滾動起來,以競速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實踐,極其考驗學生的默契程度。整個任務的實施過程學生主動性較強,能夠有效完成任務要求,達成任務目標。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負責組織和引導工作,讓學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有效應對,確保任務的價值可以持續發揮。
3.3 實施任務教學評價
任務型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環境的全面革新,是深度教學的探索過程。為了進一步檢驗任務教學的實施效果,嘗試對整個任務教學實施的全過程進行評價。一方面,對任務教學實施全過程的評價。包括任務的設置與安排是否完善、細節要素是否明確、任務可實施性以及可行性等等,最終讓任務實施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另一方面,對學生體驗和反饋回來的結果進行分析。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和任務的組織者,要對小學生在體育任務執行中的全過程表現進行細致分析,了解學生反饋回來的結果,在根本上了解學生對任務型教學的看法,為后續任務型教學實踐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任務型教學實踐是深度教學的一次探索,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主動地融入到小學體育課堂實踐中來,讓任務型教學的價值突出展現,為學生成長提供必要支持。
(作者單位: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