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智銘
隨著社會文化不斷進步,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念深入人心,并通過參加健身運動、球類運動等形式表現出來。同時,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在社會層面為全民健身、全民運動的浪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但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豐富,“眼鏡群體”也逐漸壯大起來,戴眼鏡人數在各個專業、行業和社區中占比與日俱增。在某些運動中,眼鏡會對運動效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例如健身中的反復跳躍、仰臥起坐等等,甚至在一些激烈對抗的項目中,對個體會產生很嚴重的傷害:例如足球中的(包括且不限于)頭球、高球甚至是隊員之間的對抗等等。“眼鏡”不可否認的成為了影響運動效果的一大因素,本篇針對這一大背景,對體育專業的同學們關于佩戴眼鏡的一系列情況進行了調查,并作出分析:該如何針對上述情況對課程進行要求和設計。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取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8級學生共100名,均有運動能力且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1.2研究方法:以寢室為單位,進行走訪調查;調查問卷。
問題形式為:您是否有近視或遠視的情況?如果您存在近視(或遠視)的情況,您會在運動時佩戴眼鏡嗎,運動時佩戴何種眼鏡(普通框架眼鏡/運動眼鏡/隱形眼鏡/角膜塑形鏡)?在配戴眼鏡運動時眼鏡是否會對運動表現或運動效果有影響?在配戴眼鏡運動時是否曾因佩戴眼鏡受過傷,傷勢如何?
2 結果
2.1 關于是否有近視眼的情況:在所調查的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8級共100名同學中,有34人有近視(或遠視)的情況。
2.2 關于運動時是否會配戴眼鏡、佩戴何種眼鏡的問題:其中有15人表示會在運動中佩戴眼鏡,有19人不佩戴眼鏡。15位佩戴眼鏡的同學有8位佩戴隱形眼鏡,5位同學佩戴框架眼鏡,2位同學佩戴角膜塑形鏡。
2.3 關于在運動時戴眼鏡是否會對運動表現或運動效果有影響的問題上,15位佩戴眼鏡運動的同學都認為,在運動佩戴眼鏡會影響他們的運動表現和運動效果。
2.4 關于在運動中是否曾因戴眼鏡受過傷的問題上,8位佩戴隱形眼鏡表示,僅僅出現過眼干等癥狀,并未受過傷;5位戴框架眼鏡的同學都表示曾在運動中因眼鏡受過傷;2位佩戴角膜塑形鏡的同學從未在運動中因眼鏡受過傷。
3 分析
3.1 佩戴框架眼鏡對體育活動的影響
3.1.1 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生理上,框架眼鏡作為一個有曲度的透鏡,在成像時會有一定的偏差,使直觀看到的事物與實際發生物理偏差,一方面會影響運動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有精度要求的運動中,佩戴框架眼鏡會嚴重影響運動表現。另外,在雙眼外側的視野區內,由于框架眼鏡“透鏡效果”無法完全覆蓋,故存在很大視野盲區,對運動效果有很大負面影響。
心理上,在一些需要雙方隊員間身體對抗的項目,同一技術水平下,佩戴框架眼鏡的同學往往沒有未佩戴眼鏡的同學表現優異:對抗來臨時,佩戴眼鏡的同學往往會有更劇烈的肢體自我保護傾向,這種傾向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好的,但在運動場上的對抗中,這種對抗往往表現出動作變形、注意力分散等問題,會影響同學在場上的運動表現;另一方面,由于有“視覺盲區”(上一段所述)的存在,同學在場上的運動表現往往不夠自信,注意力轉向也很分散。
3.1.2 對個體身體的影響
在競技比賽中,佩戴框架眼鏡運動有很大風險,僅滑雪這一個項目一個雪場每年就至少會有5人因框架眼鏡造成眼鏡永久性損傷。運動中存在風險是必然的,但佩戴眼鏡運動會大大提高風險。
3.2 佩戴框架眼鏡的解決方法
3.2.1 治標--合理的選擇眼鏡
在運動時,運動中的個體要根據運動內容、運動強度和運動特點選擇是否要佩戴眼鏡,佩戴什么樣的眼鏡。建議在從事體育運動時,在必須佩戴眼鏡的前提下,更多的使用隱形眼鏡,相對于框架眼鏡其有著很大優勢:隱形眼鏡,全名是角膜接觸鏡,是一種附于角膜的一種用于矯正視力的鏡片,在物理結構上,隱形眼鏡沒有外部框架,在運動中不會出現框架破碎導致受傷的安全隱患;在功能上,因為是全面附著于角膜上,所以提供給眼鏡的成像結果逼真、視野開闊,使同學在場上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心理上,綜合3.1.1中所講,沒有了框架的影響,運動員在場上能更好的更準確的做出動作技術,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3.2.2 治本--做好近視(或遠視)的預防工作
要從社會、學校、家庭和自身四個維度進行:社會要樹立良好的用眼風氣的同時也要減輕孩子課業壓力;學校一方面設施環境要過關,另一方面要定期開展視力檢查,加強用眼衛生的教育,督促學生認真做眼操,盡量減少作業量,還應定期更換座位,最好左中右輪轉;家庭中,在提供良好環境、培養正確用眼習慣的同時,要提供全面的營養;個人方面要做到“自律”,注重用眼衛生和用眼好習慣的養成。
3.3 針對“戴眼鏡”的教學設計
據最新抽樣調查統計,中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學生近視為28%,初中生近視為60%,高中生近視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業越高近視的比例也就越高。同時,隨著我國部分省區放寬了對高考體育生體檢視力的要求,在各省體育院校中,近視學生的比例也逐年遞增。這就出現了戴眼鏡的運動員越來越多的問題,那么針對這一現象,要如何做出正確的教學設計的調整呢?
首先要確定近視同學的人數,在確定近視人數占上課班級人數的一半以上時,就應該將“眼鏡”這個因素在教學設計中增加更多的比重;其次,在針對眼鏡的教學設計中,要體現出三個過程:
(1)在運動前對學生的檢查和提醒:檢查同學佩戴眼鏡的方式;檢查同學眼鏡是否有破損;提醒同學們接下來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選擇是否要摘下眼鏡;提醒同學們在運動過程中要適度運動、量力而為、注意安全。
(2)在運動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保護和指導并合理的安排內容:體育活動難免會受傷,但作為體育老師應做到正確的保護和指導減少受傷的風險。在針對運動中的眼鏡時,體育教師應合理安排練習內容,減少容易造成危害的動作如:足球的頭球練習、排球的接扣球練習等等。
(3)在運動后或課程結束后,體育教師要再次檢查學生的眼睛和眼睛情況,以及時發現潛在風險,眼睛的傷往往帶有延時性、滯后性,體育教師要通過觀察、詢問了解是否有同學在運動中受過沖擊、傷害。
4 結論
在近視同學的數量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如何佩戴眼鏡參加體育活動是逃避不了的話題。在社會、家庭、學校都在致力于保護青少年視力的基礎上,仍有我們需要做的:在學生層面,佩戴框架眼鏡,一方面會影響運動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有精度要求的運動中,佩戴眼鏡會嚴重影響運動表現且存在很大的盲區。可以選擇佩戴隱形眼鏡,在功能上,因為是全面附著于角膜上,所以提供給眼鏡的成像結果逼真、視野開闊,使同學在場上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心理上,沒有了框架的影響,運動員在場上能更好的更準確的做出動作技術,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在課程設計上,在運動前對學生的檢查和提醒:檢查同學佩戴眼鏡的方式;檢查同學眼鏡是否有破損;提醒同學們接下來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選擇是否要摘下眼鏡;提醒同學們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逞能。在運動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保護和指導并合理的安排內容:體育活動難免會受傷,但作為體育老師應做到正確的保護和指導減少受傷的風險。在針對運動中的眼鏡時,體育教師應合理安排練習內容,減少容易造成危害的動作如:足球的頭球練習、排球的接扣球練習等等。在運動后或課程結束后,體育教師要再次檢查學生的眼睛和眼睛情況,以及時發現潛在風險,眼睛的傷往往帶有延時性、滯后性,體育教師要通過觀察、詢問了解是否有同學在運動中受過沖擊、傷害。在這些合力共同發揮作用時,才能真正解決佩戴眼鏡進行運動的種種問題和安全隱患,相信在未來,這個問題能得到很好地解決!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