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麟
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發展的重要特征,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實現課程教學和信息技術的高效整合,是創新、推動體育課程發展的基礎內容,對于提升體育的教學成果具有重要實踐意義。本文將針對高校體育課程,簡要闡述幾種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于教學實踐的整合策略。
1 引言
將信息技術整合于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有效顛覆了傳統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率,更能夠實現學生的多元化與個性化發展,做好體育內容、教學形式和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是實現體育資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的必要途徑,對于培養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發揮出了重要的引導與啟發作用。
2 基于課件制作,豐富教學內容
制作體育教學課件是實現體育教學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常見方式之一,這是提高教學的實際效率,豐富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有效推動下,高校體育的教學實現了有限時間內,多樣化呈現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更加便捷地理解基本內容,掌握動作的關鍵點,深化對體育動作的認知與理解。
在高校的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視頻、圖像或者音頻等多元化的形式,將教學的內容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不僅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呈現,有效調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內容的認知好奇,還能將教學內容從多個維度進行詮釋,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體育知識,拓寬認知視野。例如,在籃球的基礎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體育教學中的難點內容轉化為動態知識,利用信息技術,通過播放NBA等比賽片段,有效激發學生對于籃球學習的向往,并采用3D等動畫形式,對關鍵的三步上籃等技術動作進行詳細詮釋,同時,用紅色的字體對身體關鍵部位的運動加以注解,使學生對于動作的轉換產生基本的認知,準確理解動作的基本原理,從而優化對于籃球學習的認知水平。
3 借助錄制視頻,創新教學形式
視頻是基于信息技術,實現體育教學動態轉化的有效形式,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方式。通過錄制教學視頻,將理論知識和動作實踐進行全方位演示并錄制,不僅有效創新了教學的形式,同時也豐富了相應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夠根據學習需求選擇慢放或者反復觀看等形式進行針對性學習,尤其是復雜的動作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體育教學中的蹲踞式跳遠為例,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將跳遠的過程進行錄制,以視頻的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注意在助跑和起跳,騰空以及落地等四個環節中的動作技術,并用影片剪輯等技術功能對視頻進行一定教學加工,使學生清楚看到助跑環節中,加速度的數值變化,同時,對于關鍵動作中的起跳與騰空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控制視頻的播放速度,以慢放、暫停等操作,使學生清楚觀察細節動作,掌握各個動作的技術要點,并了解不同的動作幅度對于整體完成情況的影響,從而增加對于蹲踞式跳遠的整體性認識。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動畫演示、圖形動作以及引導途徑等多樣化的功能,將教學視頻按照教學需要進行一定的編輯,呈現其落地過程的曲線過程,并運用比較等方式,通過改變一定的運動定量,將不同起跳、騰空狀態進行對比,使學生清晰了解不同的變化對最后跳遠距離的影響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運動傷害等。
4 利用網絡微課,優化教學互動
網絡微課已經成為高校體育開展線上教學的主要工具,也是實現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將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以網絡作為主要平臺,以視頻教學或者直播教學為主要形式進行資源共享,從而實現體育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效果。微課多以短小的理論或者實踐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以提問、行動任務等形式實現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是促進學生有效獲取體育知識的創新方式。
以體育教學中背躍式跳高的教學過程為例,由于跳高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學生無法正確認知跳高動作時,不宜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練習,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微課形式,組織學生提前對背躍式跳高進行系統學習,提前將教學內容以視頻形式上傳,按照慢動作對其進行詳細解說,尤其針對過桿的動作技巧、背弓打開的要求等重點內容,可以對其加以重點標注,在學生完成視頻學習后,可以基于微課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等形式,針對視頻中的重點知識以交互方式進行測試,全面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設置問題反饋部分,使學生將自學過程中所出現的疑問等進行及時反饋。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做好教學內容調整,并在課堂中強化學生的實踐指導。
5 巧設線上打卡,強化教學督導
鞏固練習是提升體育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但由于教學時間限制,課堂練習時間通常較短,利用信息技術和體育教學的整合,可以進一步借助線上打卡等方式,強化教師對于學生課下練習的督導,同時也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練習樂趣,優化參與效果。
體育教師可以定期向學生發布練習任務,由學生采用錄像形式進行反饋,學生需要按照練習任務要求,完成相應體育動作,將其錄成視頻上傳至微信群進行打卡、提交,教師可以線上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有效提升學生的練習質量。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