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
隨著人們對初中生體能素質的重視程度的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在整個初中教育階段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漸提高,加強愛國主義精神、理想信念、集體意識等思想內容在應在教學中的滲透。在當前的教學中,許多初中體育教師仍然缺乏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相融合的思想,未能加強對學生運動過程的監督與指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體育課程流于形式的問題。因此,筆者結合德育教育內容,對初中體育教學進行研究,以期提升教學效率。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對學科教學發揮著比較強的引導作用。德育教育是教師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塑造學生精神品質、提升學生思想境界的教育過程,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學生增強綜合素質。基于此情況,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推動學生傳承優良道德品質和文化精神。
1 利用信息技術宣揚優秀精神
體育運動中蘊藏著優秀的體育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信息技術能夠將文字內容直觀地展現出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使學生認同和傳承優秀的體育精神。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內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等信息設備向學生展示些能夠體現體育精神的圖片或者視頻,以此來創設體育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圖像情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感受體育運動中的拼搏精神、競爭精神、團結精神、愛國精神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講解《體育與自尊自信的培養》的知識,向學生展示各級運動員參加比賽的相關圖片,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一些運動員在受傷后仍然堅持完成“比賽”的真實案例,傳達給學生勇于拼搏、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以此來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的意識。另外,教師可以講解《體育與意志品質的培養》的知識,利用多媒體播放“殘奧會”的相關比賽視頻,帶領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感受運動員身上體現化出來的堅強意志和優良品質,向學生講述運動員刻苦訓練的真實故事,教導學生發展勤奮刻苦的優良品質。通過利用信息設備展示圖片和視頻,教師能夠強化學生對體育精神的真實體驗。
2 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目標
課堂學習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應當達到的高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引導和推動作用。對于初中生來說,課堂學習目標就是其近期的理想信念,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樹立理想信念的習慣。因此,在結合德育教育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的目標,使學生知道自己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掌握哪些知識、獲得哪些運動技巧,以此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通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教師有利于強化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實現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體育學習的目標設置》時,可以直接向學生講解“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如何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等知識,提升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的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運動項目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目標。以《體操運動》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標準和具體的體操動作,幫助學生樹立“掌握肩肘倒立接單肩后滾翻成單膝跪撐平衠動作”、“通過學習體操動作提升肢體動作的協調性”等學習目標,通過這些學習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確定學生刻苦練習的自信心。這樣,教師能夠發揮理想信念在教學中的作用,將理想信念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
3 將游戲和體育教學結合起來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游戲是沒有抵抗力的,游戲對他們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游戲和體育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魅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主動地參與到體育的鍛煉和學習中。因此,需要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設計各種游戲,在打造輕松愉快體育課堂的同時,讓學生對體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和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也一定會提高。
4 設計合作與對抗類的體育比賽
初中生正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滲透體育競技精神有利于學生增強學習意識、提升承壓能力。合作與對抗類的體育比賽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將好勝心轉化為學習動力。另外,學生在參與比賽時,能夠與其他同學加強交流,進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所以,為了更好地貫徹體育精神,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與對抗類的體育比賽,引導學生在比賽中進行合作與競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球類運動》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結合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的相關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比賽和足球比賽,引導學生在比賽中合作與競爭。在開展比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興趣選擇比賽項目,然后對選擇不同比賽項目的學生的人數進行調整,使籃球比賽和足球比賽都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分隊,讓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隊伍參賽。以籃球比賽為例,教師可以同時扮演裁判和教練員的角色,一方面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公正的評判,另一方面糾正學生在傳球、運球、投籃、攻防戰術方面的失誤,推動學生提升攻防轉換速度。在學生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能夠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與隊友的配合,向學生宣揚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
5 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5.1 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鍛煉的意識
以誠信和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學中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體現敬業精神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運動員身上的敬業精神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發自內心地認同體育鍛煉的好處并在學習過程中傳揚敬業精神。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教師在教學《自覺參與體育鍛煉》時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同時發揮教材內容和體育精神的教育作用,充分激發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
5.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是重要的培養任務。對于高中教育來說,體育教學能夠豐富學生在運動項目方面的知識儲備、提升體能素質,德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愛國意識、勞動意識等,二者的結合則有利于學生全面提升文化、運動、思想道德等素質,充分展現高中教育和體育課程的價值。在結合德育教育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向學生宣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帶領學生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踐行團隊意識和體育精神,進而推動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比如在講解《培養社會適應能力》時,教師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提升在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力、學習體育道德知識,同時發展文化素質、體能素質和道德素質。
5.3 有利于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
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的結合符合新課改的發展趨勢.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動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在滲透德育教育時,體育教師首先能夠明確教學的情感與價值觀目標,符合新課改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的概念其次,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精神教育能夠體現生本理念是圍繞學生需求而展開的教學措施,有利于推動教學內容的改革與豐富。再次,在德育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能夠設計較多體現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訓練項目,有利于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教師培養具有優秀品質的社會人才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初中體育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繼續深化對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的認識,了解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發展需求,探究積極有效的德育教育滲透策略,努力推動德育教育和體育運動的融合。
(作者單位:廊坊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