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名君
新時期,小學足球教學為了切實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教學模式不斷發生創新與變革,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元。在足球教學行之際,需全面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力爭激發學生足球興趣。但不可否認,目前大多體育教師依舊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未曾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工作,導致學生喪失足球學習興趣,足球教學成效日益降低。為此,加大力度研究小學體育足球課堂的有效構建模式,儼然已迫在眉睫。
1 小學足球教學現狀分析
1.1 足球教學方法略簡單
目前,小學足球教學方式過于單調,普遍以基礎拉伸訓練及跑跳運動為主,要求學生學習運球技巧、控球技巧。一般來講,教學方式普遍以教師演示為主,指引學生向其模仿。即使這種學習方式在短時間內能取得效果,但無法確保學生保持專注力,不利于學生提高個人體育水準。
1.2 缺乏差異化教學意識
足球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運動天賦等提出了嚴格要求,長時間受應試教育影響,大多學生并不重視體育訓練,致使其身體素質日益變弱。此外,大多體育教師都熱衷于“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評價方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運動天賦,為學生的足球學習帶來了諸多困擾。
2 構建生動小學體育足球課堂的方法
2.1 降低動作難度,樹立足球信心
小學生對足球技能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有人認為足球課就是玩耍、做游戲。為了促使廣大小學生在足球課上能收獲更多足球技能,教師應適當降低足球動作難度,幫助學生打消其對足球運動的排斥情緒。在為學生全面講解、示范足球技巧后,要幫助學生樹立足球學習的信心,吸引其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活動,確保足球教學任務能順利進行。例如,教師要帶領學生加強準備活動訓練,全面考慮小學生身體素養,適當放低動作標準。首先,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要求學生做“靜態運動”,例如伸展運動、頭部運動等,幫助學生在完成足球運動前做好熱身準備,避免其在劇烈的運動中受到傷害。同時,在做準備活動時,教師應細致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標準、到位,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準備活動的實際價值,促使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舒展身體,為日后參與足球運動夯實基礎,避免動作失誤帶來傷害概率。
2.2 尊重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成長經歷不同,身體發展水平不同,導致大多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與身體素養都存在一定差異,這也就意味著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無法收獲統一化的效果?;诖耍處熢谧闱蛘n堂上要認真考慮學生的身體素養差異狀況,切記不要采用統一的方式實施教學活動。在足球教學任務推進中,教師應適當采取分層方法,為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與關懷,對于一些體能偏差、無法參加劇烈運動的學生,引導其參與簡單的體育活動。同時,對于一些有特殊足球愛好、足球天賦的學生,教師應對其展開個性化培養方案。例如,在講解“足球帶球跑”技巧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接收狀況及運動情況。由于部分學生常常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教師就應讓這一部分學生進行“帶球小跑”練習。對于體能偏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帶球快跑”練習。由此一來,便能保障不同體能素養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掌握更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足球技能。在采用分層教學法之際,教師還應在做就課堂上盡量挖掘學生體育潛力,推進專業化培養工作,以便能確保足球教學活動內容、技巧真正被學生吸收,全面激發學生參與足球課程的興致及能動性,從而促使足球教學活動越發朝向“人性化”方向發展。
2.3 規范講解技巧,傳授足球技能
在足球課上,體育教師既是足球知識的傳遞者,也是足球活動的引導者、管理者。在推進體育項目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充分講解步驟,并示范動作。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分解知識,促使學生掌握更多技巧。與此同時,為了激發學生對足球的學習欲望與實踐欲望,教師還應在講解足球理論內容時,融入一些幽默話語言,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練,最終令學生全方位掌握足球技能。例如,在學習足球“傳球”時,由于這個項目對起跑動作的要求偏高,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足球理論,還要配合動作技能的演練。首先,教師應為學生講明足球比賽規則,以此增加學生對足球的學習信心。其次,教師要一邊講解理論一篇規范動作要求,確保學生能將所學的足球技能理論應用到實踐中,靈活地動用肢體動作“傳球”??傊粩嗵岣邔W生體育技能獲得更多傳球力量。通過細致的動作講解與示范,學生能更加直觀地掌握足球技能,找到學習足球的訣竅,在比賽中進一步展現自身特長。
綜上所述,伴隨小學體育教學機制不斷完善,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在保證學生身體安全的條件下,要完成體育技能的教學任務。在現代化足球課程中,教師應考慮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身體發育情況,充分尊重學生身體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傳授運動技巧,切實發揮小學足球課程教育優勢,不斷提高學生體育水準及身體素養。
(作者單位:長沙市岳麓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