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丕用 孫璐鑫
1 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概述
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首先是作為高校體育教師,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不斷豐富自己,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體育教師專業化就是在其教師職業的一生中不斷地學習,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能夠熟練的運用專業理論知識,使自身的專業專業化,是從“體育教師”變為“體育教育者”的一個過程。
2 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時代意義
2.1 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持續提升體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
2.2 是建設高質量體育師資隊伍的要求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提高體育教育事業加強體育師資力量的前提,更是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的基礎。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是建設高校教師隊伍的一部分,對于加強高校體育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的要求。
2.3 是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國夢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強調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作為高校體育教師,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自己的工作正好符合國家需要,因為體育專業的不同,所對應的教師也不同,體育有體育教育專業,此專業的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成為中小學的體育教師。社會體育:也叫做群眾體育,是對企業單位、社區城鎮居民等進行健身、娛樂、比賽的等進行組織安排等工作。運動訓練專業:這部分主要是培養運動員。由此可見高校體育教師與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國名夢息息相關。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建設體育強國至關重要。
3 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因素(內因外因)
葛振斌等人在研究中將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因素分為學校對教師的影響、外界社會對教師的影響以及自己本人的影響這三種,其中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的影響最大的是社會因素,其次分別是學校和個人。這三個因素不是獨立存在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同時對教師的專業化有影響
3.1 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發展的內因
3.1.1 自我主觀能動性不足
高校教師個人對于自身的道德修養方面,對于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教學創新等方面不夠積極,現在這個時代日新月異,信息的產生于傳達都比較快,關于體育的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國內外眾多優秀的學者提出很多的觀點,教師到職業化發展要緊跟時代的步伐。
3.1.2 對于教師職業的認識不夠
應對自身的職業道路進行規劃,符合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的發展,包括小目標(1-2或2-3年的),也包括大的職業規劃(5-10年)。明確教師這個職業的任務,然后細化,明確體育教師的任務要求。
3.2 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的外因
3.2.1 學校方面
首先:學校在聘請教師時的標準,這個直接影響教師的業務水平。第二:教師考核制度不夠完善,應對教師個人職業化的發展進行審視,對教師的教學等進行評價。第三;學校對于教師的在職教育不夠,未能使教師做到終身學習,未能提供良好的具體的手段或者建議。杜春華等人在研究中指出,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入職前的培訓,和入職后的輪訓制度。
3.2.2 社會方面
羅孝軍等人在研究中提到自1996年后,不斷壓縮和取締中等師范院校教師職前的培養的師范教育體系有三級師范向二級示范過度,現如今,隨著國家的發展,學校也不不斷的發展,許多的高等院校(師范類的、綜合類的、理工類的)也建立體育學院,雖然培養了很多的體育教師后備人才,但是在培養質量上跟不上要求,尤其是新課程改革期間。
4 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4.1 從內在出發,提高體育教師職業化。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首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自我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專業技能的練習,加強對體育教師職業的認識,提高對教師職業的渴望,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多想有經驗的老教師取經學習。
4.2 從外部出發,提高體育教師職業化。
控制教師招聘的標準,這是高校體育教師的第一道線,這條底線不能太低,不然直接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的水平。加強職前,在職期間的教師培訓工作,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出高素質的團隊。繼續教育使高校體育教師人生的加油站,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在工作之余多思考、多實踐,通過繼續教育來不斷積蓄能量,為日后的體育教學與教育活動堅定基礎。
5 總結
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應該加以重視,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體育強國的一部分,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關乎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一個重要樞紐。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還在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的發展需要個人、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參與。要想加快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的發展需要每個人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地現身體育教育事業,我相信在不就得將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化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單位:首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