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長。小學生由于生理和心智都尚未發育健全,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傷害。為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游泳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強健的體魄為小學生的持續的學習提供可靠的保障,促使他們能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學習知識。因此,本文主要就游泳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作一些淺略的探討。
1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特點
身體素質包括肌肉力量、心肺、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處于兒童期,是實施體育教學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小學生的動作速度、反應速度、位移速度、耐力等發展較快。從骨骼、關節、肌肉而言,軟骨成分多,不易骨折但容易變形;關節伸展和活動度大,但容易脫位;由于肌肉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肌肉耐力較差,但恢復較快。以上這幾種因素共同導致小學生的肌肉力量素質較差;從氧運輸系統而言,血液總量較成年人更多,心率快,呼吸頻率快而通氣量少,心肺系統較差。從訓練角度而言,這一階段是最適合培養少兒運動員的階段,因為這一階段少兒骨骼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強。從新陳代謝角度講,小學生的新陳代謝旺盛,當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他們需要從外界攝取更多營養物質,以保證正常生長的需要。從柔韌素質而言,兒童的關節的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的運動幅度比成人大,所以柔韌性相較成人來說會更好。
2 游泳運動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影響
2.1 游泳運動能夠提高肌肉力量
有相關研究指出,游泳可以促進青少年力量的提升以及腹肌爆發力的發展,長期參加游泳運動有助于肌絲增粗、韌性增加,肌絲的良性發展促進了肌肉線條的形成,而肌腱韌帶的延伸伸展,對發展自身的力量有明顯的作用。力量發展作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得到不斷加強。游泳運動是重復運動的周期性的高耗氧運動,對發展青少年的心肌壁擴張和骨骼肌有特別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的乳酸耐受尚未發育完全,不宜過早進行大量的無氧訓練,如進行大負荷的負重訓練會導致青少年的骨密質增厚,骨骼提前骨化。因此小學生運動應以有氧訓練為主,無氧訓練為輔。經過有氧能力的提升后再去發展無氧運動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心肌力量和骨骼肌力量,從而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
2.2 游泳能夠促進心肺的健康發展
游泳能夠促進心臟健康,這是因為長期進行長距離的游泳運動對心臟的刺激會使心室腔內徑擴大并使心室肌肉增厚,此外還能降低安靜時的心率和動脈血壓,心臟的靜脈回血心量增加同時心室容量和心率都會有明顯升高增多的現象。血液流動的速度加快給心臟帶來負荷,使心臟在運動過程中跳動頻率加快,從而使心肌力量得到加強。小學生長期參與游泳運動會促進心肌的有力伸縮使心肌形態發生變化,血管壁發生厚度增加、彈性增大的變化,提高了心臟的承受能力。
游泳運動對于增強肺活量也有積極的顯著作用。肺功能一直作為體質健康的重要標準,而心肺能力的強弱也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況。游泳的時候,人在水中呈俯臥姿勢時,會比在陸地上承受的壓力更大,在游泳中完成換氣動作要克服比陸地上更大的壓力和阻力,通過以口代鼻的呼吸方式來增大呼吸量和呼吸深度進而增大了胸腔的容量。經常進行游泳運動在增加肺活量的同時可以減少呼吸頻率,吸氧量大使得呼吸深度也會變深,小學生的肺通氣量得以增強進一步能夠促進機體高效的氣體交換,有利于促進小學生胸部的正常發育,延緩肺活量功能的衰老退化。
2.3 游泳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柔韌性
有多項研究表明,青少年女學生參加完一組長距離的游泳鍛煉后,受試者身體的坐位體前屈指數對照訓練前有明顯的進步。這能從側面說明有計劃、有系統的游泳鍛煉能夠提高人體關節的靈活性,有效改善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功能狀態。通過肌肉拉伸的練習動作,在水中完成劃臂和打腿時需要充分地使肌肉拉長伸展,使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得以增強,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有利于刺激全身肌肉共同運動和骨骼關節之間的參與協作,從而有效提高肌肉的延展性和柔韌度。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對于年老時的心肺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影響青少年柔韌性的幾個重要因素就在于體能的迅速發展、骨骼內有機物適中與肌纖維彈性較大,正是這些因素對小學生的柔韌性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小學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多參加游泳活動的訓練,以促進關節的靈活運作和軟組織的正常發育,對于小學生的長高也是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游泳對于增強小學生的肌肉力量、改善小學生的心肺力量和提高小學生的身體柔韌性都有顯著的幫助,除此以外,游泳還能緩解焦慮抑郁心理,推動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家長和老師在讓小學生進行游泳運動時還應向他們多普及一些安全的常識,這些注意事項能夠預防小學生在接下來的游泳運動中意外事故的發生,讓小學生既能享受到游泳的樂趣,又能促進身體各方面素質的加強。
(作者單位:中山市實驗小學藍波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