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裴晶晶
基于運動發(fā)展理論和社會認知理論,探討體育游戲對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影響。選取10名5-7歲孤獨癥癥狀為中度的兒童作為樣本,進行6個月的體育游戲干預后,樣本的位移運動能力、物體操控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較試驗前均有顯著性提高。研究認為,體育游戲能提升孤獨癥兒童大肌肉動作水平和社會交往能力,可以作為促進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1 研究背景
孤獨癥(Autism)是一種發(fā)生于兒童早期的具有神經基礎的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研究表明,社會交往障礙是孤獨癥兒童的核心缺陷之一,體育游戲干預不僅可以改善孤獨癥兒童體質水平,還對孤獨癥兒童的社會動機、社會反應等關鍵社會交往指標有顯著作用。孤獨癥兒童體育游戲干預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集體性對干預效果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尚存在患兒運動干預針對性、有效性不夠,干預內容及形式有待創(chuàng)新等問題。因此,提高訓練水平,設計合理有效的體育游戲方案在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干預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長春某特殊教育學校進行,在征得特殊教育學校負責人及患兒家長同意后,選取該校經醫(yī)療機構診斷為孤獨癥癥狀為中度,并排除患有其他并發(fā)癥的10名5-7歲孤獨癥兒童作為研究樣本,其中女孩2名,男孩8名。
2.2 試驗法
2.2.1 體育游戲選取依據
孤獨癥兒童不僅存在社會交流障礙、重復刻板行為,在運動方面也存在發(fā)育遲緩,如運動技能、平衡和姿勢控制等,而運動問題又反過來限制了孤獨癥兒童參與游戲和身體活動,并進一步影響其未來的社會交往和運動技能的發(fā)展。有研究表明,大肌肉群動作技能是運動發(fā)展的基礎及完成復雜運動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大肌肉動作不但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的發(fā)展,還可以促進更多復雜運動技能的學習,幫助兒童盡早學會獨立、建立自信心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本研究體育游戲的選取以大肌肉群運動為主,提高孤獨癥兒童身體基本活動能力,進而發(fā)展孤獨癥兒童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2.2.2 試驗設計
本研究將試驗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基線期:未實施本研究試驗干預之前的階段。通過對特殊教育學校負責人、老師及家長進行訪談,了解研究樣本的基本情況。此階段不進行試驗干預,只觀察研究樣本的社會交往行為,并做好記錄,為期2周,每周3次,每次記錄上課及課外活動時間各30分鐘,同時由特教老師填寫大肌肉動作發(fā)展測試第3版(The 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以及社交反應量表(由Constantino和Gruber于2005年編制)。干預期:研究中進行試驗干預的階段。針對孤獨癥兒童對運動動作的學習和掌握時間較長的特點,結合基線期的調研情況,將試驗時間定為6個月,共24周,每周一至周五在特教學校進行每天下午兩學時的試驗干預,周六周日休息。 穩(wěn)定期:試驗干預后的階段,為期2周。此階段結束試驗干預,通過對研究樣本的追蹤觀察以及與老師、家長的訪談,獲取試驗干預后的情況,同時由特教老師填寫試驗干預后大肌肉動作發(fā)展測試第3版(The 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以及社交反應量表(由Constantino和Gruber于2005年編制)。
2.2.3 試驗步驟
干預順序為:先進行以強化動機、認知能力為主的位移反應游戲,再進行物體互動類游戲促進其肢體能力、行為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其認知與知覺水平,強化社會動機,最后進行集體游戲的綜合練習。首先,位移反應游戲干預進行2個月。從簡單位移反應動作逐漸過渡到復雜位移反應動作的學習,通過重復示范的方法讓孤獨癥兒童充分理解游戲方法與規(guī)則,為孤獨癥兒童動作技能的形成和更好地完成體育活動打好基礎。每個月游戲內容由3部分構成:第1部分是爬、走、跑等游戲;第2部分是蹦跳、單腳跳等游戲;第3部分是登臺階等游戲。位移反應游戲干預的目的在于發(fā)展樣本運動素質,增強認知反應能力,強化社會動機。其次,進行物體操控互動類游戲2個月,每個月游戲干預內容由3部分構成:第1部分是二人夾球走、持球接力跑等游戲,第2部分是雙人協作跳繩等游戲;第3部分是同伴拋接球、砸鴨子等游戲。最后,進行集體游戲綜合訓練2個月,在強化大肌肉運動能力的同時進行集體協作練習,促進樣本運動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試驗前后孤獨癥兒童位移運動的發(fā)展水平變化
統計顯示,體育游戲干預對孤獨癥兒童位移運動能力發(fā)展有顯著性影響(P<0.01)。試驗干預前,樣本的蹦跳能力最差,單腳跳和前滑步能力較差,跑的能力最好,其次為立定跳遠和側滑步能力。試驗干預后,樣本位移動作指標均有提升,具體見表1。
3.2 試驗前后孤獨癥兒童物體操控運動的發(fā)展水平變化
統計顯示,體育游戲干預對孤獨癥兒童物體操控運動能力發(fā)展具有顯著性影響(P<0.01)。試驗干預后,樣本物體操控各動作指標均有提升,其中,樣本的腳踢球和肩上投球能力提升空間最大,其次是下手拋球、原地運球、擊打反彈球的能力,進步幅度最小的是雙手接球和擊打固定球(表2)。
3.3 試驗前后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水平變化
數據顯示,通過6個月的體育游戲訓練干預,樣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變化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試驗干預前,樣本社會交往能力各項指標較差。試驗干預后,樣本社會交往能力各項指標均有提升,其中,溝通能力提升最大,其次是動機和行為能力,提升幅度最小的是認知和知覺的能力(見表3)。
4 結論
(1)體育游戲干預可以提升孤獨癥兒童的位移運動能力,試驗前后孤獨癥兒童位移動作水平變化產生顯著性差異。(2)體育游戲干預對孤獨癥兒童物體操控能力有顯著性影響。(3)體育游戲干預能夠有效的促進孤獨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4)體育游戲可以作為促進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