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黃紱,字用章,明朝時貴州平越(今貴州省福泉市)人。歷史上,黃紱的名氣并不大,但他晚年卻有一段火速的“升職”經(jīng)歷。
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黃紱成為平越第一位進士,當時他年僅二十六歲。不過,他得到的第一個官職卻是“行人”,這是個明朝特有的官職。顧名思義,行人是一個專門在各個大衙門之間跑腿的崗位,也是真正的九品芝麻官。
但黃紱業(yè)績出色,后來到了南京擔任刑部郎中,負責管理當?shù)厮痉ㄊ聞蘸椭莞酞z。當時南京有一個背景復雜的譚千戶,仗著權勢強占百姓蘆場,官吏們竟不敢追究,相互推諉。但黃紱卻深入追查,最終將譚千戶侵占的萬畝蘆場奪回來還給了百姓。于是,當時百姓送給黃紱一個外號——“硬黃”。
或許正是因為太“硬”,年輕時的黃紱在官場打拼多年也沒有太快升遷。直到成化九年(1473年)才調(diào)任四川左參政,這時黃紱已經(jīng)五十多歲。黃紱雖是“硬漢”,卻不是大老粗,相反,他很細心。黃紱曾下縣巡查到崇慶(現(xiàn)四川崇州),當時崇慶城外有一座寺廟,寺后有一口大池塘,過往行人經(jīng)常詭異失蹤。
黃紱前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廟中竟無香火,佛像上也沾滿灰塵,主持是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寺中的煮茶鐵鍋還沾有葷腥之味,這些跡象表明這些人不可能是真和尚。于是,黃紱迅速調(diào)遣兵卒緝拿這些和尚,終于真相大白。原來,寺中和尚經(jīng)常在夜間殺人并沉尸塘中,然后瓜分劫掠來的財物,甚至還在寺內(nèi)的洞窟中藏納婦女,這樁驚天大案最終在“硬漢”黃紱的手中了結。
此后,黃紱升任湖廣布政使,其間正趕上明朝南北兩京搞維修工程,當時湖廣地區(qū)攤派了籌集白銀二萬兩的任務,按慣例,這些銀兩都得由湖廣地區(qū)的老百姓分擔。黃紱卻沒有給皇帝面子,直接以府庫結余的錢支付維修任務款。后來,湖廣當?shù)氐姆踝嗾堖w祖墳,黃紱擔心這樣的工程會侵擾沿途百姓,便堅決不同意,這件事在黃紱的抵制下最后不了了之。
不給皇室面子的黃紱卻沒有因此斷送自己的仕途,反而開啟了火箭般的升職之旅。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黃紱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北疆的延綏地區(qū)。黃紱看見戍守邊疆士卒的親人們衣不蔽體,嘆息道:“邊防健兒家貧至此,我有何臉面居其上位?”于是立即預支三個月的兵餉,并親自撫慰士卒。
此外,黃紱還彈劾了參將郭鏞、都指揮鄭印、李鐸等一大批違法亂紀的官僚,并將這些人全部繩之以法;同時增建了墩臺、城堡等邊防設施,明朝北疆防務為之一新。
弘治皇帝登基之后,準備再讓黃紱升職。當時的官員都很懼怕黃紱,便對皇帝說:“黃紱這幾年升官太快,不合常規(guī)?!笨匆姲俟俚姆磻?,弘治皇帝竟直接將黃紱提拔為左都御史,這可是正二品的都察院長官,管的就是監(jiān)察、彈劾的事情。
這下朝廷里的官員可炸開了鍋,更加賣力地在皇帝面前吹風,說以黃紱之履歷尚不足以擔任左都御史。弘治皇帝卻當眾將黃紱的履歷簿給燒了,然后說:“任事貴在得到合適的人選,按資歷功勞的遠近大小授官,并不是朝廷設官的本意?!笨梢姡艘娙伺碌摹坝矟h”黃紱正是皇帝心中最合適的監(jiān)察官!
黃紱為官四十余年,而他的升職過程也是由慢到快,最后終成朝廷大員,得到了百姓和當時統(tǒng)治者的肯定。《明史》在評價黃紱時說他有性急和缺乏寬容心的缺點,遇到事情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沒有什么顧慮。
的確,“硬漢”黃紱敢于碰硬,不懼權貴,對貪官污吏、黑惡勢力嫉惡如仇,嚴懲不貸,從這點看,他確實性急而且缺乏寬容心。但在百姓眼里,他卻是“鐵漢柔情”,是一位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的“斗士”,他那剛直清廉的品格和為民情懷也正是他得以升職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