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茜
中國排球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女排精神為核心的排球運動的發展,激勵了幾代中國人不遺余力,奮勇爭先,將整個國家的排球運動推向了新的高度。學校一直以來都是發展排球運動、培養排球人才、擴大群眾基礎的重要陣地。高校排球運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對大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長期受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高校排球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水平較低,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情沒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就新時期高校排球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問題進行了探討。
素質教育的改革,不僅要求進行文化課程改革,還要求進行體育課程改革。高校排球運動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體育教學質量,這不僅說明了排球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排球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程度。但是從目前高校排球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而且影響了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1 高校排球運動開展現狀
1.1 排球運動發展落后
排球是從西方引進的一項體育項目,國人對排球了解不多,中國女排的組建開始讓人們逐漸認識到排球運動,與乒乓球、羽毛球不同的是,排球一般是六人制,也使得訓練難度加大,需要全隊高度配合才能打出漂亮的比賽。高校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但是,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少有學生進行排球運動訓練,學生大多是踢足球、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因為排球運動需要更多的人,需要更大的場地,而大多數高校并沒有排球場地,場地不夠大,不利于排球運動有效開展。
1.2 學生排球技能不足
相對于足球排球,排球技術更簡單,更容易掌握,便于普及和推廣。但是排球這項運動的特點是一開始不能有失誤,一旦犯錯就會給對方送分,換句話說,個人的技術要求很高,不允許有持球、連擊、出界等動作。如果學生沒有專業水平,短期內就會出現失誤,失去興趣;排球是典型的團隊合作項目,不允許個人連續觸球,每次擊球都要為同伴創造有利條件,或者給對手制造足夠的困難,這就要求同伴之間長期合作,形成默契。受體育課開展模式影響,學生合作意識、默契能力難以形成,排球技術難以得到提高。
1.3 排球教學模式落后
在目前大學排球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導致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學生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第一,排球教學內容單一。大多數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只注重對學生進行速度和力量的訓練,沒有把排球運動的競技性、娛樂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更沒有把學生的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造成整體教學效果不佳。第二,教學方法落后。教師在教學中仍占主導地位,將理論知識講解作為教學重點,學生學習方式單一,重復性強,缺乏師生互動環節,導致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敷衍了事,對排球運動缺乏全面了解。
2 高校排球運動訓練創新發展策略
2.1 引入文化知識,加強理論教學
排球運動歷史悠久,無論在世界范圍內還是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都涌現出了無數優秀的排球運動員,產生了許多不計人數的排球故事,而排球運動過程中,需要運動員有較高的理論素養,才能有效應用排球戰術,因此,在高校排球教學中,應著重加強大學排球運動的理論教育,這不僅是針對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注重技術訓練而忽視理論教學問題的做法,而且對提高大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認識,加深對其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體育教師應將排球文化知識引入高校排球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排球運動的起源、發展、歷史以及中國女排精神等綜合知識傳授給大學生,使大學生對排球有更深的認識,提高高校排球教學價值。
2.2 開展排球俱樂部,促進排球運動發展
排球教學想要得到有效開展,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因此,在高校實現排球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學校要重視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這是高校排球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第一,高校應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科學確定學分,確保學生在參加大學排球比賽中能夠獲得一定的學分,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參加排球俱樂部的積極性。第二,要保障排球俱樂部有一定的場地,為俱樂部式排球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提供良好的條件;第三,要重視校園文體活動和學校排球俱樂部的協同發展,進一步推進學校排球俱樂部化教學。第四,積極吸引社會企業加大對高校排球運動的投入力度,以更好地促進高校排球俱樂部的發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合理運用俱樂部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俱樂部排球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在實際進行排球俱樂部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組織建立高素質教學隊伍,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實現教學資源優化,排球俱樂部教學模式有效實現,最終達到促進高校排球運動發展和進步的目的。
2.3 開展分層教學,培養學生排球能力
一個班集體的學生,所掌握的排球知識和能力各不相同,許多同學熱愛排球,因此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排球教學活動中來,但有許多同學并不具備排球基礎,而且對排球的相關知識也不了解,因此在參加排球教學活動中會出現不愿主動學習或不能掌握基礎內容的現象。針對全班學生排球掌握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體育教師應及時調整體育排球教學內容,使全班學生都能通過體育課堂學習掌握排球基本技能,避免忽視全班一部分學生,從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老師應對班級學生排球基礎水平進行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及個性狀況,以分組方式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的排球教學,選擇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排球教學難度展開教學,有利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輕松,不會給學生增加負擔,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
2.4 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學生排球能力
對學生排球能力進行培養,除了學生自身條件外,教師也是排球人才培養中的關鍵角色,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發展。具體而言,教師素質的提高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崗前培訓,提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發揚創新精神,為教師提供進修機會,有需要時請排球專業教練給予教師相應的指導。二是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許多學生對排球一竅不通,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外,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快樂學習,提高效率。三是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排球教學中,教師積極與學生交流,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排球教學順利進行,能夠提高排球教學效率。
3 總結語
排球運動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嚴重影響了排球教學質量,制約著排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高校排球運動要想獲得新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改革。所以,大學排球教學應針對其現狀,分析影響大學排球教學改革的各種因素,明確大學排球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然后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唯有循序漸進,才能保證排球教學改革取得成功。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高校要在正確把握影響高校排球教學改革因素的基礎上,加強趨勢分析,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為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身心素質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鄭州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