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同民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已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而是一種具有時代精神的嶄新的教學思想。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人們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小組合作學習”引進我們的數學課堂,并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學習效果;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策略 ,它有利于學生思維、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它的效率遠遠高于個人學習,并有利于學生思維、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載體和單位,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合作意愿
人的行為往往是受到觀念意識的支配的。所以,要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必須先要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合作學習的觀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積極合作的因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合作的意義;然后在積極的組織一些合作學習的活動,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觀念。通過組織這些積極地合作學習的活動,一方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小學生們在合作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要以一個管理者、促進者的身份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并參與到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
二、營造和諧氛圍 ,激發合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激發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只有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了興趣,想說了,才會覺得上課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首先,放下教師的架子。“嚴師出高徒”的確,我們在有些事情上對孩子們必須嚴格要求,堅持原則。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時時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威嚴的樣子。讓孩子們在心里對老師有了畏懼,讓孩子們感到老師不可親近,那他們還愿意說嗎?我們要試著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孩子們成為朋友,讓他們愿意向老師傾訴心里話,讓孩子們能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來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學會賞識孩子們。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們都需要別人的賞識。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都能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力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節課中,你無意表揚了某個孩子,這節課,這個孩子都會自信滿滿,愉快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時常提出一些問題,可孩子們的回答和常常和我們預設的不一樣。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回答的可取之處,然后引導他們回答得更好。老師一句真誠的表揚,就能夠帶給他們無窮的動力。反之,簡單地否定和批評則會挫傷他們說的欲望。
三、設計合作模式,增強學習責任感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先要建立學習小組,分組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等等??傊〗M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引導大家學習的引路人。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有一種學習者的成功體驗。久而久之,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同時激發了孩子們更強烈的求知欲。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和對組內成員學習的關心。在以往的課堂上,因授課方式過于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松、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于學生相互幫助、相互鼓勵。
四、科學有效引導,提高合作效率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自始至終都做好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身份。雖然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但是教師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有時候對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指導小組分工,時刻監督者小組的合作的情況,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思考、討論和交流。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課程的安排合理的調整教學的計劃,根據資源組織一些學習情景,給學生提供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和平臺。此外,教師還需要及時的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合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保證語文學習的質量??偠灾龠M學生之間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每一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學生自我調控的能力。因而,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程中,要準確的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積極的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寬松愉悅自由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提高素養。
五、合理安排時間,注重交流評價
一節課高效的課堂教學,不能流于形式,更要注重實效。首先,給學生足夠的合作探究時間,提高合作質量。既然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就應該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探討學習。要保證小組合作的質量,就必須讓每個成員都在小組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按照每節課的內容、目標、要求進行教學步驟的整合,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讓學生先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回憶,從而指導新知識的學習。其次,注重交流評價。教師的評價對于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數數學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只是簡短地對學生合作得出的答案進行評價,忽視了激勵性評語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從一般意義來說,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引導棒。因此,在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得出學習成果后,教師應該秉著“堅持目的性、科學性、全面性”的原則,制定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評價體系,在語言評價過程中,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問卷調查法是一種可以有效結合學生感受,對合作學習進行充分評價的方法,今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借鑒這種評價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與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然后有效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合作教學操作全手冊》李春華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6
[2]《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最主要的學習方式》蔡祖泉著.2018.6
[3]《小組合作學習與評價研究的結題報告》張標著.2019.5
本文系鶴壁市教育科研2019年度課題(核心素養下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JKLX-080。
??h衛溪街道辦事處南關外小學 河南 鶴壁 45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