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羿
摘要:科技的發展,各領域的技術水平逐漸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的今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企業進行審計是企業正常運行的發展和保障。審計指的是企業在生產運行中結合相關審計的專業法律,對所涉及到的運轉資金和財務往來進行監督和有效的控制,是確保企業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審計有效監控了企業資金的財務往來,有助于企業長遠的發展。企業在審計的過程中要理清內審的重難點,從而幫助企業形成穩定的運行模式。
關鍵詞: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引言
從目前的企業控制審計體系來看,很多審計人員都沒有熟練掌握審計流程和方法,對審計和控制之間的關系不明確,大部分企業對控制審計存在抵觸情緒,種種問題都導致審計部門的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企業控制審計體系是勢在必行的。
1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
1.1審計工作中未能體現獨立性
審計工作的特點決定了審計過程中要保持獨立性,但我國大多數企業內部審計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部門,也存在著上下級隸屬的關系,這樣的機制導致企業審計缺失獨立性和權威性,大多數企業的審計機構一般與監察部門合作,或者由會計人員兼任,這樣的工作模式導致審計工作進行時,審計人員的相關工作變得困難重重,未能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導致企業出現了審計風險。
1.2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法過于單一
內部審計結果運用的水平和層次高低,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效果,然而許多企業雖然也運用了內部審計結果,但是卻存在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往往是形式化或照搬照抄,缺乏信息整合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一旦內部審計對象發生改變,那么內部審計結果的運用就會失去效果。
2企業審計存在的對策
2.1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在保證審計工作獨立性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企業的審計體制。隨著企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只有不斷完善企業的審計制度,才能在保證企業審計時效性的基礎上,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在確保審計工作獨立性的過程中,還要轉變現行的審計工作體制,將傳統的雙重領導體制轉變為垂直領導體制,消除各種外在因素的干預,進一步加大企業審計部門的控制力度。要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使之能夠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獨立自主進行審計工作,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審計工作的最終結果受到影響。
2.2創新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法
創新是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得以發展的動力源泉,內部審計部門唯有不斷創新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法,才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適應企業在新的形勢下的發展。內部審計部門應首先對內部審計工作模式加以創新,推動建設信息化內部審計建設,積極探索多方式結合、多視角分析、多類型融合的內部審計組織形式,并通過對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和運用來查找不足、綜合分析、判斷評價、高效實施,對內部審計結果提煉應用加以強化。通過對內部審計結果傳統運用方法的不斷疊加、積累及改進,對內部審計結果的再運用進行多角度的挖掘,創新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法。通過建章立制、宏觀管理決策、審計信息服務、管理建議書、風險警示單等等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方式,來內部審計結果實現多維度運用,提升內部審計結果的指導性和時效性。
2.3加強內外部審計資源的整合
要有效地建立審計制度,就要采取更多聯合審計的方式,補充企業內部審計力量,讓審計能夠擁有更大的范圍、更寬的領域、更強的力度,從而提高審計效率,幫助降低審計工作人員的審計壓力。企業可以通過會計事務所聘請外部注冊會計師,開展以內審為主的共同審計。內審部門針對審計項目實現全面管理,而會計師則負責現場的部分審計工作。在挑選參審會計師的過程當中,需要經由內審部門對會計師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行全方位的評定,這樣才能夠確保聯合審計有一個較為良好的效果。在選定會計師之后,審計部門應該與會計師開展深入充分的溝通,讓中介機構的專業優勢能夠在內審工作當中發揮出來。除此之外,還可以共同聯合其他部門進行一些企業審計項目,如法律部門、財務部門,實現企業的協同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2.4形成完善內控機制
企業項目相關預結算具有較為明顯的伸縮性特征,而審計人員手中通常也掌控著相對較大的伸縮性。為此相關審計部門需要立足于工作操作規范、操作程序和組織管理,從企業內部入手加強控制管理,幫助企業全面堵塞內部發展漏洞。除此之外,還需要和企業內部其他各個管理部門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彼此之間進行積極地聯系溝通,能夠爭取到更多同盟,幫助提升整體審計執法效率。企業想要順利創建科學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需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出內部審計價值,為此需要保障內部審計報告的科學性和客觀性能夠針對企業財務以及企業當下經營發展狀況進行準確反映。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能夠和其他部門之間有效獨立分離開來。
2.5完善監管法律體系
首先,完善的監管法律體系能夠為審計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一方面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中能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促進審計工作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起到約束作用,特別是能夠規范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提高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性,從而間接降低審計風險。其次,針對企業監管要制定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加大治理會計信息失真、財務造假等行為的力度。嚴厲打擊財務舞弊行為,嚴格按照審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審計對象進行處理,提升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
結語
企業審計更需要不斷的論證和規范,從而形成一套管用、實用的審計模式,不斷提升企業內控安全,為企業發展做出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溫琳.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商論,2018(04):111.
[2]李園園.淺談我國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當代會計,2016(03):39.
[3]徐湘蕻.我國企業審計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商論,2017(10):118.
[4]陳彬彬.國家審計機關開展國有企業審計的幾點思考[J].審計與理財,2018(07):129.
湖南工商大學 湖南 長沙 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