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立蕓
摘要: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政策支持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人民幣國際化將成為一種趨勢。從國內來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固定資產投資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內需不足、產能過剩、通脹居高不下等都表明我國迫切需要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外投資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使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有效配置全球資源,緩解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通貨膨脹率,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國際化水平。本文以人民幣國際化為背景,從多方面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對外投資;機制;對策
1、人民幣國際化概念
人民幣國際化通常指的是人民幣能夠達到跨越國家界限,在境外實現完全的 流通,最終成為得到國際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誠然,由于貿易的發展和資本融資的需求,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規模迅速擴大。然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大進展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已經完全實現了國際化。在儲蓄、支付和結算方面,使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是必要的。
2、對外投資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反作用機制分析
對外投資促進國際貿易,而國際貿易是貨幣國際化的主要推動力。對外投資促進了本幣參與結算的頻率和規模。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增長有利于促進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頻率和規模。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布居周邊國家之首。同時,中國對亞洲的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半以上。海外直接投資必然涉及到機械設備等生產資料的需求,其中很多將通過國內進口來滿足,因此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將有所提高。此外,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項目,特別是在東盟國家,是由其勞動力成本低,優惠的財稅政策和豐富的原材料。但仍以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投資期內,項目將根據與中國的貿易情況,以人民幣取得主營業務收入,投資利潤后,也將以人民幣增加,這將有助于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規模。此外,境內企業境外投資產生的投資利潤構成東道國對華債權,東道國為國際支付的需要,提高人民幣在官方儲備中的比重。因此,對外投資有利于人民幣價值儲備功能的實現。對外資提高了金融機構的效率和國際化水平,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3、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那么在對外貿易中就可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這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大有裨益。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各國匯率很不穩定,特別是美元和歐元,而人民幣的匯率卻相對穩定,因此,中國的貿易伙伴國企業用人民幣來結算就可以有效降低用其他貨幣結算的風險。
近年來,“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施促進了我國和周邊地區和國家的邊境貿易發展的越來越快。我國周邊的很多國家市場上供給稀缺、自然資源卻十分豐富,和我國相比正好互補。人民幣國際化對于 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邊境貿易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目前,人民幣在我國周邊的一些地區和國家使用范圍有擴大態勢。然而,因為法規的不完善,難以掌控在這些地區和國家人民幣的使用規模。
4、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防止大起大落。劇烈的波動將動搖外國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信心。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不僅可以拉動全球經濟走出困境,也有利于穩定國內就業水平,讓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信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人民幣的世界地位。
發展債券市場,進一步放寬金融管制,積極穩妥地促進跨境資本流動。市場參與者越豐富,可交易的金融產品越齊全,相關配套服務越完善,人民幣回報機制才會不斷完善。如果人民幣要市場化,只有海外投資者持有大量的人民幣投資產品,特別是債券,人民幣國際化才能不僅僅停留在跨境貿易的結算層面,中國才能真正享受到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利益,否則只能提供服務而已。2010年8月,央行宣布允許三類境外機構以人民幣資金的形式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這三種類型的機構有: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這意味著海外人民幣回流渠道將拓寬,人民幣也將由貿易結算貨幣升級為投資貨幣。
解決人民幣的流動性問題。由于人民幣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境外積累的人民幣無法回流國內市場進行投資。因此,需要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目前,香港銀行已通過各種渠道的資金融通或貨幣互換,向境外銀行提供大量人民幣流動性。但是,我們也需要在企業融資層面大力發展人民幣海外貸款,這有利于促進人民幣在第三國之間的交易,而不僅僅是中外商業實體之間的交易。允許外商以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民幣的流動性問題。在國家層面,增加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數量,特別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數量,才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舉措。
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要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出發點,完善相關配套服務政策,取消不必要的審批和限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人民幣國際化也是理所當然的。因此,需要一些清算銀行或機構對境外投資貿易活動進行業務清算。
結論
人民幣國際化與對外投資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人民幣依靠對外貿易的規模和數量來加快國際化進程,而對外投資的增長也依賴于人民幣的支付結算功能。人民幣國際化雖然對發展對外投資有利也有弊,但從總體上看,利大于弊。因此,我國應繼續出臺相應的政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我國的對外投資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長江,劉駿民.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以及風險探析[J].理論學刊,2010,(2):44-47.
[2]涂永紅,趙雪情.貿易格局變迀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新機遇[J].國際經貿探索,2014,(11):19-29.
[3]劉瑋.淺析人民幣國際化現狀與利弊[J].商,2013,(4):74.
[4]周盛來,現代國企對外投資風險與應對[J]中國集體經濟,2020
[5]肖兵,欒萬方.SWIFT系統簡介[J].中國金融電腦,1996,(7):66.
江蘇大學財經學院 212013